潘家華:以人為本,健康至上|疫情下可持續交通再審視

潘家華:以人為本,健康至上|疫情下可持續交通再審視

潘家華:以人為本,健康至上|疫情下可持續交通再審視

潘家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疫情揭開了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一些出行是不必要的,一些出行是可以採用其他形式替代的。因此,如果不要交通,零交通,或儘量減少各種不必要的交通,是現代意義上最可持續的交通。”

衣食住行用,交通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需求,不僅具有私人物品的表徵,更是有著公共物品的特質;不僅涉及當前社會群體和個人的需求,也關乎人們所依存的環境和未來的發展需要。也正是因為這樣,進入21世紀,可持續交通出行運輸的內涵不斷延伸、豐富。

儘管可持續交通的安全內涵是確定的,但2019年底始發於武漢、2020年初春蔓延至湖北、遍及全國並大流行於全世界,表明交通的健康要義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新冠疫情爆發,交通的通量在許多地區幾乎處於休止狀態,衝擊不可謂不小。這樣一種交通“幾近趴下”且持續達數月的事實,也對可持續交通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提供了批判的素材。以人為本,健康至上,或許才是未來可持續交通的真諦所在。

交通的可持續性內涵需要再深化

交通最為簡單的界定,就是完成人員、信息和物品空間位移的通道流暢。在信息化的今天,“八百里加急”的信息快遞不需要了,烽火臺的狼煙也絕跡了,但信使郵差的渠道依然興旺,貨物配送的市場不斷擴容。農耕文明的交通,“飛毛腿”“快馬加鞭”“木為舟”,顯然滿足不了工業文明的交通需求,那就是快捷、便利、舒適、安全、經濟、高效、低耗。工業文明的內生動因——技術創新和進步,應該說,徹底完勝了農耕文明的交通技術和方式,步行、跑步是鍛鍊身體而非完成空間換位;騎馬跑馬是怡樂、是運動;帆船也多在博物館了。

20世紀的交通,快捷便利不斷提升,而且多元組合,汽車、火車、飛機、快艇;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超音速飛機,速度提升了幾個數量級。舒適安全,性能不斷完善,宜乘性提高,事故率下降,旅途勞頓變為享樂出行。經濟高效,轎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飛機高鐵也成為常態出行方式。低耗是效率的需要,也是環境保護的表徵。這些交通訴求的滿足,無疑是可持續交通的基本要義,因為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效率、社會公平和環境保護,且經濟效率和社會公正對於環境可持續也具有正面效應。更快的速度、更遠的距離、更低的物耗能耗,高效低耗,顯然是環境友好的。

但是,高效低耗並不能夠全面保障環境可持續力。交通基礎設施分割野生動物的活動空間,影響生物多樣性安全,化石燃料燃燒提供的動能,消耗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汙染環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因此,交通可持續性內涵的側重點,是進一步細化、深化綠色低碳的內涵,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避開自然保護區、為野生動物活動留出通道,淘汰蒸汽機車,採用清潔的電能尤其是可再生的風光水電等。

健康應納入可持續交通核心要義

工業文明技術導向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和績效,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指標,也是指向。為了高效便利、快捷經濟,可持續交通的技術路徑是大容量、密閉空間、遠距離、高頻次。工業文明拉動的城市化,使城市規模擴大、人口高度聚集,單體運載工具的密閉性能要好、乘員容量必須要大、運行頻次要高、空間距離要遠、單位成本要低。

進入21世紀,尤其是2010年代後,中國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數量不斷增加,驅使著城市地鐵這一工業文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在眾多城市落地,北京、上海的地鐵運營里程數已經超越早已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的紐約、倫敦、巴黎等特大城市。一些城市地鐵線路,高峰時段因為人山人海而強行限流,排隊等三五趟才能側身擠進;一些客流量大的線路,列車頻次幾乎縮短到間隔只有一分鐘。地鐵線路,短則20公里,長則超過50公里;城際列車,則以百公里計。飛機的載客量也從數十人增加到一二百人,空客和波音的大型客機可容載500人以上,飛行距離超過1萬公里,時間長達15小時。

應該說,從管理的視角,公共交通的健康已經納入日程,並且執行有效。飛機、高鐵、地鐵、公共汽車全面禁菸,旨在保障乘客的公共健康安全;材料選用、通風換氣、衛生保潔也都有環保衛生的規定和要求,而且在不斷提升和完善。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城市公共交通每日消毒,也是為了健康。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再次審視交通健康要義時,發現這些大容量、遠距離、嚴密封、高頻次的交通運載,加速了疫情的擴散,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在人擠人的密閉空間裡,病毒的傳播必然是指數型增長;由於距離遠、乘用時間長,乘客受感染的幾率成倍提高;停留在把手、扶手等乘客必用的器具表面的病毒,存活時間短則數小時,長達三五天。

在一個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社會,高齡出行者數量龐大。根據國家統計公報數據,2019年,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總數達2.54億,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18.1%。老年人出行,動作遲緩、耗時較長,對扶手、把手、密閉電梯等輔助器具使用具有一定的剛性。如果說面對疫情青壯年免疫能力強,高齡老者的免疫力低而且下降,這是自然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部分高齡出行者的健康,亟需引起全社會關注。可以說,

可持續交通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和調整,特別是健康的地位和要求不斷攀升,已經開始從次要到主流、到主導、到決定性的演化進程。

新冠肺炎疫情的交通衝擊與反思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武漢封城,對外物理通道全部關閉,市內公共交通全部停運。隨後,許多省市縣鄉村也都明令禁止或減少各種交通的供給和使用。根據國家移民局網站數據,2020年2月中旬,有133個國家採取包括停止航班等各種出入境限制措施。進入3月,美國、歐洲等許多發達國家也相繼封閉邊境,公交出行銳減。

一方面,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是巨大的。歷史上是有一次熔斷的美國股市,在2020年3月疫情衝擊下出現4次熔斷。國際機構、智庫和國家政府,也多紛紛下調2020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進入3月中旬,中國政府支持疫情較輕的地區復工,一些地方仍感防控形勢嚴峻而不接納農民工返回工作崗位。另一方面,許多工作似乎依然在進行,例如電力行業幾乎沒有大的影響,機關事業單位也部分正常運轉;學校的教學、遠程辦公、居家工作,網絡會議等,儘管效果或感覺的評判各異,但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是:一些出行是不必要的,一些出行是可以採用其他形式替代的。

工業文明的規模經濟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大型購物中心關閉,集中度高的超大型超市停業等。而一些就近的、分散的,僅靠步行,不用機動交通工具的服務網點,似乎成為最好的交通保障。在互聯網時代,5G技術的運用意味著交通服務的方式和實效需要進行再審視、再評估。

工業文明可持續交通範式再思考

工業文明對於現代交通功不可沒,人人都是受益者;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來看,在疫情的衝擊下,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反面,人們又成為受害者了。

為滿足可持續交通的各種理性訴求,工業文明的高效的技術總是能夠提供解決方案。容量太小?技術手段加大載客員額;速度太慢?信號燈管理、快速通道、地下軌道,即使市內的軌道公交速度,也可高至每小時百公里;節約資源?地上高架、地下開挖、新材料應用、燃油效率標準制定、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安全舒適?安全實驗、保險係數、強制保險、等級席位、配置分級等。可持續性或可持續力,顯然是在不斷提升、完善。

在城市規劃方面,風行全球的TOD(以公共交通導向的發展模式)成為城市規劃建設和運營的成功經驗。大容量交通線路到哪兒,城市功能設施就跟進到哪兒,社區、商業網點、產業、學校、醫院等,大大提升了城市化的速度、規模和效果。以至於為了展示技術的無所不能或鑄造城市“高大上”的標誌物,一些稀奇古怪、過度超前甚至完全不必要的交通設施也紛紛出現。一些城市為了擴大城市規模,把高鐵站建在遠離城市人口的農村地區,有的城市把地鐵線路延伸到荒無人煙的遠郊農村,似乎爭得世界第一就是榮耀,機場規模要世界第一、世界領先;地鐵,其他城市有,我也必須有,至於需要或不需要,那是次要的。

就這樣,我們的交通,在可持續的名義下,採用工業文明的技術路徑,可以“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如果說2003年的“非典”對我們的敲擊不夠狠的話,這次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的猛烈打擊,我們不得不警醒,應重新審視可持續交通方向,思考我們將走向何處?

人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個體不是超級神物。交通越便利越快捷,我們的運轉速度就必須跟上步伐,高速運行。原本5天完成的事情,現在通過各種手段,可以1天甚至半天內完成。有效率?是。但是人作為一個生物學個體,是從自然演化而來的,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許多人所奢求的是慢節奏,是健康、品質生活。快,並不是目的。而且,這些大容量、長時間、高速度的交通工具為病毒傳播擴散提供了便利。我們可以用工業文明的技術手段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例如每一小時消毒一次,病毒是殺滅了,但是殘留的化學毒素汙染環境,最終遺禍的還是我們人類社會。

以人為本的健康交通才是最可持續的交通

可持續交通,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界定,更需要人文內涵。人的健康,應該而且必須是可持續交通的目標指向和最終測度。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給了我們以警示:不論是城市公共交通還是城際遠距離旅行,公共衛生和健康保障,需要納入可持續交通的硬件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從這一意義上講,可持續交通已經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狹義的交通內涵。

第一,如果不要交通,零交通,或儘量減少各種不必要的交通,是現代意義上最可持續的交通。大學在一個校園內,師生上下課生活在一個步行可及的空間範圍,這種不要交通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是不是更符合可持續的要求?前店後廠、職住一體,不要交通,就是零碳零排放。顯然,這不是一個交通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城市規劃問題。

第二,人們的健康需要,出現一些行為悖論。一方面,動用交通工具到很遙遠的地方去鍛鍊身體,然後又開車回來。如果不開車,健步或慢跑,就近取材,既鍛鍊了身體,減少了碳排放,又降低了被感染風險。

一方面,追求出行高速度,另一方面,又要享受慢生活。顯然,這也不是一個交通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心理行為問題。

第三,大容量、高速度、遠距離這些現代交通技術的成果,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但是,對於這些先進的設施和服務,考慮到新冠病毒的災禍和老齡化社會的提速,需要在新型交通工具和運行管理的設計、建設、應用和維護上,給予充分體現,保障健康,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文|潘家華


歡迎親愛的讀者和朋友

訂閱2020年《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

每期30元,全年12期共360元

潘家華:以人為本,健康至上|疫情下可持續交通再審視

1、電話訂閱

聯繫人:王影 電話:010-62116819 13801241296

收款人:《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雜誌社
開戶銀行:中信銀行中關村支行
銀行賬號:7111210182600071438

2、通過郵局訂閱,本刊國內郵發代號為82-520

3、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訂閱電子期刊

潘家華:以人為本,健康至上|疫情下可持續交通再審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