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原來周幽王竟被我們冤枉了這麼多年

我歷史上記載過許多美女迷惑國君,然後讓國家滅亡的故事,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周幽王與美女褒姒的故事——烽火戲諸侯,我們熟知的這個版本來自司馬遷的《史記》。相傳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非常寵愛一位叫褒姒的妃子,褒姒雖然長得貌若天仙,卻總是不開心,昏庸的周幽王帶著褒姒登上了驪山烽火臺,點燃烽火,使各地的諸侯看到烽火,以為有敵人入侵,帶著兵馬趕來救駕,來到驪山腳下時並沒有見到敵人,只看到周幽王帶著褒姒很高興的喝酒唱歌。褒姒看到千軍萬馬被隨意地召來召去,便忍不住笑了起來,為了褒姒的笑容,周幽王多次使用這個辦法,戲弄諸侯幾次之後,諸侯再也不來了。後來外敵真的如外敵入侵,周幽王點燃烽火臺,卻沒人敢來救駕,最後周幽王在驪山被抓,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原來周幽王竟被我們冤枉了這麼多年

《呂氏春秋》中也有一個戲諸侯的故事,不過這裡的周幽王使用擊大鼓風戲諸侯。《史記》裡烽火戲諸侯廣為流傳,大家便認為這就是真的歷史,是是不是跟狼來了的故事很像呢?不管是點烽火還是擊大鼓,周幽王都戲弄了諸侯,因此失去信任。千百年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被用來告誡人們失信的嚴重後果,可見從古至今,人們一直覺得誠信非常重要。在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中,大家都覺得周幽王和美女褒姒對亡國負主要責任。不過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卻對此提出了質疑,史學大師錢穆在《國民大綱》中認為:當時諸侯在各個地方有遠有近,就算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也不可能同時趕到,而且古代軍隊都有哨騎兵,前面探路的偵探兵,如果發現沒有敵人,會報告後面的軍隊,大軍也不會慌慌張張,不過錢穆的說法畢竟屬於理論,接著我們來看一組出土文物的記載。


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原來周幽王竟被我們冤枉了這麼多年

2012年清華大學在出土的一組戰國竹簡中發現了關於周幽王滅亡的古文字,記載為周幽王主動進攻申國,申侯與戎族合作和他們倆一起同周幽王開戰, 周幽王戰敗被抓,西周滅亡。這個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記載,清華大學的大學教授認為烽火戲諸侯只是小說,可見學習歷史不能僅僅憑藉民間流傳的故事,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另外,合理的推測也需要建立在史料的支撐之下,這批出土竹簡的證明,總算還了周幽王與褒姒的清白。那麼,西周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原來周幽王竟被我們冤枉了這麼多年

西周滅亡最根本的原因,還得說起一個政治制度分封制,周朝武王打敗紂王后,討伐下來的土地在西北,離的超級遠。當時的交通環境有限,周天子開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處於國家的最高地位,他的王 位由嫡長子繼承,其他的世子和一起打天下的鐵哥們被分封到各個地方,封為諸侯,比如姜子牙就被分配到齊,以此類推,各個諸侯在自己的領域內可以進行再分封,就這樣,從此分封形成嚴明的等級制度。

分封制一開始還不錯,不過土地總是有限的,後來的封地越來越小,越來越貧瘠,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周天子和諸侯國之間相互的關係,也不像當年一樣親密了,到了後來各個諸侯國為了資源和土地便開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得不到尊重的周王朝國力自然越來越弱,甚至打不過強大的諸侯國了,所以周幽王被申侯打敗了,也就不難以理解西周滅亡歸根到底是因為分封制,那麼分封制就一定不好嗎?


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原來周幽王竟被我們冤枉了這麼多年


這就需要看看在別的朝代分封制是怎樣發揮它的作用了,三國裡的曹操建立魏國,他為了不讓諸侯爭的太厲害,魏王太弱,便將王位傳給了曹丕,給另外兩個兒子超級小的封地,沒過幾代曹家大權被司馬家給搶走了,曹家的大業能被輕鬆奪走,原因有很多,但是跟曹氏子孫的弱小有很大關係。假如曹氏子孫在自己的封地內擁有很大的權利,就算司馬家賺了曹爽也不可能這樣,曹氏子孫一網打盡,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司馬家吸取曹家教訓,一上臺就搞大分封制,每個諸侯都很強大,這樣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呢?也不是。是司馬家的八個兒子,不久就風風火火搞起了八國之亂,又直接坑了司馬懿父子的事業,司馬家也是成也分封制,敗也分封制,制度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看待問題,不能凡事不能一概而論,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