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農民糧價,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北斗LJP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農民,現已六十七歲,由於子女們都不願搞農業外出務工,我雖年歲已高,但還在家年復一年的種地,為了土地不荒蕪,也快維持不下去了。我有一個道理始終沒弄明白,在我們這裡農村種糧不划算,都改種蔬菜,一每地一年最低收入在六萬元以上,但在家種菜的都是留守老人,在家請的外地的人種出來的,沒有一個年青人在家種菜,都在外面打拼,一家有五畝地就得幾十萬,但總麼也吸引不住年青人,我個人認為以前農村基礎設施特別差,年青一代始終認為農村沒有前途,都進城了,放棄了農業,告別家鄉,就目前情況就是提高糧食價格也未必起作用,最好的辦法是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年青一代重返家鄉。


用戶6622866156392


什麼都在漲價,糧食它不漲,年景不好就是賠錢,種地跟本就養不家,農民的家庭也出了問題,離婚的越來越多,種地越種越窮,種地越多賠的越多,我有十六響地,19年賠了5萬多,這是自己的每年交承包費就4萬元,賠的連生活費都沒有了,誰能體會到農民的心情,能出去打工的都走了,不可能種這賠錢又白出力的事情了。


希望農民的日子會更好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兩年我始終在鄉村扶貧,知道老農非常關注糧價,經常收集他們的想法,現在我把他們的想法說說,僅供參考。

1,現在糧價狀況。我國糧價這幾年,始終處於徘徊低迷階段,比如小麥,前幾年,國家保護價1.18元/斤,後來1.16元/斤,今年又降了幾分錢。結果種地成本漲了,糧價上不去,種地效益低,老農種地的積極性不高。

2,糧價低的原因。

1)國際市場衝擊。國際小麥到岸價格0.8元/斤左右,比國內糧價低30%左右;

2)種地成本增長,種地的種子、農藥、化肥都漲了,還不算工錢;

3)種地轉化率低,我們都是小家小戶的小面積種植,行不成大兵團種地,抗風險性能低,機械化率低,打藥、收割不科學,生產過程跑冒滴漏。

3,提高糧價的方法。

1)頂住國際市場的衝擊。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不需進口那麼多的糧食,給國內糧食騰出市場;

2)嚴格控制種地成本,尤其是種子、農藥、化肥,政府不需嚴格管理,在流通環節減少損耗,為農民降低成本;

3)土地流轉,進行大規模種植,提高抗風險、抗災的能力,必須科學種植,這樣,我們的糧食在國際上才有競爭能力,才能提高糧價,才能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暢敏


問: 如何提高農民糧價,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答:提高糧食價格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提高糧食價格不是唯一能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提高糧食價格有不可取之處。

印度官方報道“每平方公里的蝗蟲數量可達4000萬隻,每天能飛行150公里,一天之內能吃掉3.5萬人的糧食”。吃完糧食,價格肯定上漲,用這種大腦短路的方法提高糧食價格不可取。我們的糧食在國際上競爭力不強,不能說我們少生產就能提高價格,我不願意那樣想。成本高的糧食沒有成本低的糧食發言權大。提高糧食價格,市場在起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糧食價格,以及如何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做一解答。

一:我國的糧食是小農經濟的產物,生產效率低下,人力成本,化肥成本,農藥成本,都比較大,按理說糧食的成本會加大,價格應該高,但是在國際市場,許多國家的糧食不到我國的八成。我們要提高效率,增大規模,減少投資成本,才能讓利潤增大,農民們所要的提高糧食價格,就是要高的利潤。投資成本減少,利潤就會增大。

二:現在人們由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市場一般大米就是一元多一點,有的大米售價幾十元,而且是供不應求,提前預定,訂單式生產。現在改變思維種專用小麥、優質稻穀、高蛋白大豆、雙低油菜等,價格自然高。大家可以想想,就拿小麥市場來說,種高筋高蛋白的小麥價格高而且不愁賣。優勢要大於普通小麥。我們國家不還要進口這種小麥嗎?

那麼怎樣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呢?

再這裡我們一定要認識一點,一般普通糧食價格太高,是會引起物價飛漲,不會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嚴重會危害社會安全的。

那麼我們來看看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的六種方法。

一:合理種植,由粗到細,讓農民看到成績。

根據土壤情況,選擇適宜的作物,把握互聯網信息,不要讓菜賤傷農,香蕉傷農事件發生,不論何種作物,向優質方面發展,就像大米,別人為什麼能買幾十元一斤,由粗放型,像精細化轉變。得到利潤,沒有人不種糧食。

二:搞好基礎建設,讓農民心裡踏實。

各種基礎建設做的好,農民種糧才有保障,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在基礎設施裡邊,最主要做好水利建設,許多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做好滴灌,噴灌等。改變許多地方靠天吃飯現狀。

三:提高素質,培養高技術型人才,讓農民練就自身。

種田不只是打藥,除草,澆水,施肥那麼簡單,同樣的地,技術好的比技術差的多收一百多公斤沒有問題。荷蘭一個平方米的地方,可以生產出70公斤西紅柿,畝產9萬4千斤,每斤一元,收入就是9萬多元,有了高技術,沒有人願意離開自己的命根子。

四:加快土地流轉或託管。讓農民看到希望。

凡是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規模化程度比較高,有利於提高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我國一家一戶與規模化矛盾突出,要實現提升產業化,農村經濟才能全面穩步前進。農民才能看到希望。自主經營的小農生產模式,技術含量低。流轉完成後,一百人耕種的土地,可能一個人高效完成。

五:引進龍頭企業帶動地方群眾。讓農民得到實惠。

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農民跟著龍頭企業,它們有高端的技術,有開拓好的市場,帶動地方農業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覺得有幹勁,自然就積極起來。

六:適當補貼,加大投入力度。許多農民種糧沒有積極性,是因為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國家適當補貼是應該的,像糧食補貼,農機補貼,柴油補貼等等。更多的補貼應該是加大資本投入,投入到農業發展的各方面。從全局戰略考慮,統籌規劃,讓農業持續高效發展。

總之,提高糧食價格方法,不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唯一方法,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讓農民富裕起來!

我的回答到此結束,感謝閱讀,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我留言。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我,會刪去。


崇尚自然農家樂


如何提高糧價,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我覺得,討論任何問題都不能脫離實際,否則就是空談。關於糧價,我們首先應該看明白國家的態度,多少年來,國家都把社會穏定放在首位,可以說這是國家的總體指導思想,有著不可動搖的政治地位,這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糧價,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國家的態度是,寧可提高農業補貼,也不會用行政手段來提高糧價,因為糧價關係到國計民生,千家萬戶,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須穏上加穏。

那麼既然提高糧價沒有可能,而農民種糧又不賺錢,這個矛盾該如何解決呢?其實發達國家早已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大幅度提高農業補貼(歐美等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生產人口的收入中,有45%以上來自政府補貼,日韓等國家從事農業生產人口的收入中,政府補貼則高達60%以上)。(數據來自網絡)當然國情不同,補貼的方式也不能照搬,但是總的模式就是這樣。

只有通過提高補貼,使種糧農民有賺頭,才能真正調動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國力的增長,對農補貼也會逐步加大,這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可以斷定,在目前情況下,較大幅度提高糧價是不可能的。


十里八村眾鄉親


現在的糧食價格比進口糧價高的多的多、國家對糧食的補貼已經是世界上最高的了!現在提高農民效益的方法再也不能指望再單一的提高糧食價格來保住產量了、而是要通過快速轉移農村人口、快速進入集約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模式、才能真正解決農業後勁問題!

難題之一、農村土地撂荒嚴重、但是:農民又不願易將土地無賞交給他人耕種、寧願荒著也不給別人白種!這是當下最嚴重的問題!許多承包大戶前兩年出資高額以實現規模化、但是:農產品利潤低根本不賺錢、今年以來、大部分承包商紛紛跨臺!這是普遍情況!現在:現實的問題是:農民的土地承包權是每個農民人人有份的、而且三十年不變、農民都把這個權力當作他的財富而不願輕易送人!事實上呢、一文不值、真實的現狀是:種起來沒利潤、白送人又捨不得!這就大大的延緩了農業規模化的進程!從而使糧食的生產效率老是停留在一畝三分田的水平上!以我之見!應該完全取銷現有的糧食補貼、把這筆錢用來免費賠訓農民的職業素養、以使農民自動的放棄農業而投入工業化的大潮中、這樣、才能真正走糧食無效益的怪圈!


手機用戶81874881063


我是一個真正的農民,淺談個人看法,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首先糧食涉及到農業的方方面面及國家的穩定,老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糧食價格肯定不能太高,要提高農民種糧的收入,首先是要控制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化肥、農藥、農膜、農業機械、柴油和農電、農業水利和農田用冰冰費價格、糧食種籽價格等等),這些管控好了,糧食價格適當,種糧的收入穩定和從事工業人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這樣才能保證糧食的穩定和社會的安穩,


愛瑪78368964


國家有個糧食保護價,這個價格就是為了應對海外市場對中國糧食價格的衝擊,農民的糧食要想按照這個收購價被收購,前提是糧食要符合收購的基本指標。

近年年來很多農民反應不掙錢,我認為還有很多背後的因素:

第一 很多農民嚐到了外出打工的甜頭,相對種地,外出打工半個月掙到的錢就能抵上全年種地的收入,相對之下糧食價格成為了大家互噴的對象;

第二 還是因為外出打工帶來的巨大好處,致使農民忽視了田間管理,有病不去防,有蟲不去治,導致糧食品質差,往往達不到保護價的收購標準,去小麥得了赤黴病,水稻得了稻曲病糧食中一旦含有這些毒素,就對人畜有害,自然就賣不出去;

第三 糧食的相對價格還和我們生產成本太高有關,不能機械化,不能科學的管理,這些都是導致成本高的原因,成本太高,就顯得糧食價格太低了。

據資料顯示,很多從美洲進入中國港口的糧食價格比我國生產糧食的成本都低,這些足以說明,不是老百姓要想種地掙錢,要考慮的不是提升價格,而是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品質!

另外我們要提升的一定也是能種好地,且願意種地的人的積極性!





都市農人通哥


從題主的問題來說,想要提高糧價,那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法規

國家應該出臺某些政策法規來穩定物價或者幫助農民提高農作物的價格,減少地域性價格歧視問題。簡單說,你在農村種的玉米,賣2元一公斤,但是收購者拿著收購好的玉米再運到城裡就賣3到4元一公斤。這樣會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指定價格幅度農作物單價,保證農民的收入

很多農作物種植就像賭錢一樣,可能今年一個價格,明年一個價格。剛開始農作物價格還不錯的時候農民賺了點錢,覺得還可以試試種植,第二年接著種植後,價格就直線下掉,第三年,第四年,價格都沒有什麼回升,這樣就會影響種糧積極性。因此需要規定一個農作物價格上升與下降的價格區間,保證農民的收入。

除此之外,還可以為農民提供免費種苗的,減少農民的成本開支。

3、引進投資

比如當日政府跟企業合作,種植企業需要的農作物或者糧食,由企業提供種苗,農民出力種植,收成後,再由企業出資收購。這樣的方式可以減少農民的很多生產成本。

4、為農民提供部分當地就業機會

由於農作物屬於季節性農作物,因此不可能全年都能有豐收,豐收只是秋季的時候而已。所以就會導致很多農民在家只能種一季糧食,之後就沒事做,一年到頭就那麼點收入,根本不夠家庭開支。因此如果能在當地為村民提供部分就業機會,農忙時可以回家收割,閒雜時可以上崗就業,那才是最完美的安排。

大概我想就是這些條件才能夠保證農民收入,才能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好了,多餘的就不說了,如果大家有什麼意見,記得留言評論!


咪睬蒙


糧食價格只會越來越低,這是大勢所趨!

一、我們的市場會越來越開放,而且還要對接國際市場。糧食供應多元化發展,糧食價格下行是市場趨勢。

二、隨著技術的發展,糧食產量會大幅度提高。糧食供給越來越充足,糧食供給方競爭會更激烈,糧食價格下行是激烈競爭的必然結果。


重點不在糧食價格,而在糧食生產的成本和最終的利潤!

既然糧食價格下降是必然的趨勢,農民要想從農業生產中掙錢,只能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產量,來提高利潤。


為什麼不遠萬里進口來的糧食,比家門口的糧食還要便宜?

2017年全國農村人口數量有57661萬人,佔比41.48%,世界上農民最多的國家!

2017年中國糧食進口13062萬噸 稻米大豆進口世界第一,糧食第一大進口國! 中國約有約3億農業勞動力,一年人均農業產值約2000美元;

美國有3億人口,大概有270多萬農業勞動力,一年勞人均農業產值約17萬美元。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農民知識文化水平和現代化農業生產起著決定作用!


農業這個古老而又傳統的行業,再也不能靠人多力量大了!

農業的發展軌跡和戰爭的發展邏輯很相似。

從原本的就是拼人多,最終拼素質和設備!


關起門來,保護國內糧食市場,反而不利於農業發展。

關起門來,保護國內糧食價格,短期內看似,保護了農民的利益。

但是從長遠看反而不利於農業的未來發展。

打個比方:

孩子在班裡的成績差了,解決的根本辦法是讓孩子改善學習方法和刻苦學習;

如果有個有勢力的家長,干涉學校,不讓公佈成績,這樣誰都不知道孩子學習不好了,保護孩子弱小的心靈。

不讓孩子去參與競爭,等到進入高考考場的時候,什麼都已經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