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話蛟山


世外桃源話蛟山

蛟山,是嶧城區榴園鎮西南一座南北走向的小山。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蛟山雖然不高,山上也沒有什麼神仙,但其名字中的“蛟”字,足以說明此山的非同凡響。的確,蛟山是老嶧縣的一座名山,《嶧縣誌》中有記載。蛟山周圍山環水繞,風光旖旎,到處都是原生態的純天然感覺,堪稱世外桃源,是春日近郊遊的好去處。

世外桃源話蛟山

蛟山多秀石


清光緒版《嶧縣誌》中有關於蛟山及附近山泉的記載:“又南迤西十八里曰蛟山(俗作焦山),全石,無草木,清冷泉之水出焉,北流而東入金注河。是多秀石,可硯,可做碑坊(石質堅重,倍於常石,作碑坊尤耐久。江南重價購之。其色深青有細點,名魚子石,點大者,名大魚子石,亦可用,不如此石堅重)。其陽為馬山套。老龍頭之泉出焉,西流過蛟山西,又東流入金注河。”


棗莊的山,東西走向的較多,常連綿起伏几十公里,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南北隔斷。而蛟山,是嶧城西南部較為少見的幾座南北走向的山之一。雖然海拔僅二百多米,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山形,但在沃野之中,卻顯得與眾不同。


正如《嶧縣誌》中所言,蛟山上因為全部都是石頭,至今仍無草木生長。遠遠望去,山上光禿禿的,多年來採石留下的痕跡尤為明顯。在春日的暖陽下,那似蛟龍脊背般隆起的山頂上,大片的石頭竟如鑽石般泛著青光。


遙想當年,蛟山上的魚子石被南方人高價買去,順著京杭大運河船載南下,最後被做成了文房四寶中可與四大名硯相媲美的“蛟山硯”。那硯池裡緩緩飄散的墨香,裝點了多少書房裡的高貴和典雅,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功名與夢想,留下了多少經典的名畫及法帖。而用蛟山魚子石精雕細刻出來的記載著或歡喜、或悲傷、或哀怨、或惆悵故事的經久耐用的碑坊,今天不知是否依然矗立在江南水鄉,向遊人展示著曾經悲愴或輝煌的過往?


前幾年我曾邀請制硯專家李傳寶先生專赴蛟山考察,並取蛟山石制硯。試製的硯臺色黑如炭,發墨迅速,不易乾池,證明了《嶧縣誌》中古人所言之不虛。二十多年前,蛟山下相繼建起了兩座水泥廠,昔日做硯和碑坊的蛟山石,經過加工變成了石子、水泥,並且出口到了國外,為城市建設做出了貢獻,但卻給山體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傷痕。

世外桃源話蛟山

山中風景好


環蛟山半周,散佈著禇莊、南劉莊、馬山套、龍泉莊等幾個小山村。禇莊、南劉莊在山東,龍泉莊在山西,山陽正對馬山形成一個圓形的山套,山套裡的村莊便因山得名馬山套。


禇莊和南劉莊兩村近在咫尺,常有孩童走村串戶“互訪”,該吃飯了,大人在門前叫著孩子的乳名,兩個村子都能聽得見。村子的四周遍佈杏樹、桃樹和石榴樹,使這裡四季風景如畫。春天杏花開罷看桃花,夏天五月榴花紅勝火,秋天滿樹碩果迎客來,冬天遍野瑞雪兆豐年。朝來夕往,節令更迭,四時美景令村民陶醉。


蛟山腳下有數座水庫,如銀鏡般鑲嵌在大地上。在這乍暖還寒的季節,早有鵝鴨在此一試春水,並留下歡快的歌聲。管理水庫的村民泛舟水上,春水波痕輕晃,似音符在水面跳躍。蛟山、馬山、雙山,以及遠處的文峰山,倒映在水庫裡,使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此刻,村莊上空炊煙裊裊,暮靄沉沉,宛若仙境,而蛟山則似瓊臺玉閣,在眾山之中愈發顯得鍾靈毓秀。

世外桃源話蛟山

南劉莊水庫的南岸樹林中有一座重修的龍王廟,紅柱、青瓦、石碑,在綠樹掩映中若隱若現,透著神秘。龍王廟南的山腳下怪石嶙峋,一個井口般粗細的泉眼赫然在目。該泉名曰“大泉”,在《棗莊泉志》中有記載,是老嶧縣的名泉之一。泉水清澈甘甜,夏天時附近村民經常前來排隊取水,用以燒飯或泡茶味道極美。而村中多長壽者,據說和常飲大泉之水有關。

世外桃源話蛟山

從南劉莊村上行,穿過一道山口,便進入了蛟山之陽鄭姓聚居地馬山套村。村子四面環山,僅有東西兩個山口與外界相通。村裡的房屋依山而建,村民們面山而居,幾位耄耋老人在石頭牆根曬著太陽聊天,微紅的臉上帶著笑容,他們一輩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早已習慣了這裡的清幽靜謐和雞犬相聞。

世外桃源話蛟山

蛟山西的龍泉莊因泉得名。村頭有水庫,有堪稱水利奇觀的複合型立交水渠。這座水渠巍然聳立,上下好幾層,從蛟山的半山腰一直延伸到數百米之外的小山坡處,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修水利時,當地勞動人民的智慧傑作,現在已經成了山中的一大風景,被村民們自覺保護。

世外桃源話蛟山

山村英雄譜


魯南的山山水水,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從上古的伏羲女媧,到民國的全民抗戰,在口口相傳和文字記載中,總是那麼精彩和令人神往。蛟山也不例外,有虛幻的神話在當地流傳,有實實在在的真人真事被人們難忘。在這些故事中,最為出彩的莫過如抗戰時期,這裡的人們勇敢的拿起槍與敵作戰。

世外桃源話蛟山

臺兒莊大戰後期,日軍士兵東史郎和他的部隊曾在蛟山、馬山一帶駐防,並與中國軍隊作戰多日。蛟山和它周邊的村莊,被東史郎繪成地圖,連同在這裡的詳細作戰經過,都寫進了他的《東史郎日記》一書,由此可見這個地方是片軍事要地。


蛟山距離嶧城十多公里,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生活在這一帶的人們思想並不落後。耕讀傳家、忠厚朴素的“蛟山人”愛國愛家,不怕犧牲,有口皆碑。抗戰時期這裡曾被設為蛟山鄉,曾任鄉長的西棠陰村人孫倚亭組建了30多人的蛟山抗日大隊,並親任區隊長與日偽軍作戰。後來他們被編進魯南軍區部隊,成為一支有名的抗日武裝。


這裡曾湧現出了好幾位革命烈士,如禇莊村的褚衍宜(1922年出生,1940年入伍,蘇魯支隊戰士,1942年犧牲),馬山套村的楊加倫(1920年出生,1944年入伍,三縱八師戰士,1947年犧牲)、鄭均義(1921年出生,1939年入伍,三縱十師排長,1943年犧牲)、侯茂勝(1916年出生,1940年入伍,蘇魯支隊老五團戰士,1940年犧牲),龍泉莊村的張金芝(1904年出生,1943年入伍,華東軍區戰士,1947年犧牲)、張洪君(1911年出生,1939年入伍,運河支隊戰士,1941年犧牲)等人。他們為抗擊日寇和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名字理應被我們牢記。


在“蛟山人”中,還有兩位影響較大的人物,一位是老八路褚衍佩,一位是黃埔軍校畢業的遠征軍空軍劉秉銓。他們的抗戰故事至今仍在當地傳頌。

世外桃源話蛟山

褚衍佩是禇莊村人,1914年6月出生。1938年6月,他目睹日軍在嶧縣的暴行,報著將鬼子趕出中國的念頭參加了革命,在墓山成立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當宣傳員,因為表現優秀,7月份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後,褚衍佩歷任義勇隊指導員、直轄四團三連副指導員、獨立團一營二連指導員,嶧縣縣大隊副政委、黨委副書記,二十二軍後勤部副政委、黨委副書記等職,身經百戰,戰功顯赫。新中國成立後,褚衍佩歷任寧波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黨委常委,浙江金華軍分區副司令員,浙江省電纜廠黨委書記,杭州市文教局副局長,杭州市民政局副局長等職。

世外桃源話蛟山

劉秉銓戎裝照(由堂兄劉秉鈐提供)

劉秉銓字右全,1916年出生於南劉莊村。先在村裡讀私塾,後到嶧縣小學讀書,從徐州中學畢業後考入曲阜第二師範。1938年師範畢業時,他看到日軍侵我華夏,遂投筆從戎,於當年10月考取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1940年12月軍校畢業後,他又投考中央航空學校,在雲南到成都接受飛行訓練和轟炸訓練,後被分配到空軍第十二轟炸大隊第四十五中隊服役,駐四川邛崍。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在印度的卡拉奇設立了空軍基地,1942年初,劉秉銓被分配到卡拉奇接受轟炸訓練。不久被編入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第一轟炸隊第三中隊,進駐至印度東北部阿薩密省但爾崗空軍基地,配合並支援中國駐印緬遠征軍與進至緬北密支那的日軍作戰,掩護中、美、英陸軍向日軍進攻。他曾7次作為領航員飛往前線對日軍進行轟炸,為中美陸軍打通印緬公路做出了貢獻。1942年底,劉秉銓被調回國內,駐防四川梁山空軍基地,主要任務是利用轟炸機,打擊湖北等地的日軍交通補給線、軍用物資倉庫、部隊等地上目標。劉秉銓曾多次將生死置之度外,和戰友們一起與“飛虎隊”聯合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立下赫赫戰功。1945年8月,劉秉銓被調往湖南芷江空軍基地,在這裡迎來了日軍的投降。2010年8月,曾任國民革命軍空軍上校的劉秉銓在臺灣去世。


斯人已逝,但抗戰英雄的故事仍在。蛟山似一座紀念碑,記錄著曾經的往事。英雄們的抗戰精神,將和蛟山一樣傲然挺立,世代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