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全程在張掖取景、90%在臨澤取景拍攝的大型扶貧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已經持續熱播7天,播出13集。小編髮現,丹霞口小鎮竟然是劇中趙百川書記經常提到的“石頭城”的原型,還有紅西路軍、山洪災害等發生在臨澤的真實事件被搬到熒幕成為劇中故事原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劇情中出現的原型故事。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01


兩村合併

2003年,倪家營鎮梨園村受到洪水災害,多處房屋倒塌。此後,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加快,倪家營鎮陸續開展了兩村合併工作,紅山灣村最終於2006年合併到南臺村(電視劇中丹霞村原型)。《一個都不能少》中焉支村受災並最終和丹霞村合併,正是根據這一歷史事件改編。而劇中的“丹霞村”原型南臺村,依託國家地質公園、5A級旅遊景區——七彩丹霞這張靚麗名片,隨著旅遊開發持續發力,已經由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變成全國知名的旅遊示範村。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02


紅西路軍

丹霞村黨支部書記趙百川因為兩村合併受阻感到苦悶,來到烈士陵園,尋求精神上的鼓勵。山坡上醒目的“西路軍魂”四個大字和雄偉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梨園口戰鬥遺址”紀念碑,靜靜訴說著80多年前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激勵著後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1936年11月至1937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21800餘人轉戰河西走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瞻仰高臺縣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時強調,我心裡一直牽掛西路軍歷史和犧牲的將士,他們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他們展現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奮鬥精神,體現了紅軍精神、長征精神,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03


石頭城項目

劇中在趙百川帶領下,為豐富丹霞村旅遊業態而打造的“石頭城”項目,原型即是位於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北入口與張肅公路交匯處的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該劇在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取景拍攝的片段,雖然目前只在第一集中出現了一小段,但“石頭城”項目卻不斷地在趙百川(黃品沅飾演)和蔣為民(白永成飾演)口中出現。

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是南臺村黨總支副書記、七彩山旅遊公司董事長李紅學,牽頭吸納南臺村189戶農戶,於2015年5月通過眾籌入股的形式成立河西印象文化旅遊股份公司,負責投融資建設以及後期運營。小鎮一、二期項目:主要包括入口區、民俗文化體驗區、水上項目區、演藝劇場區、河西走廊主題街區已全部竣工且大部分已於2019年開放運營。截止目前,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已基本成為集特色美食、主題演藝、精品民宿、會議會展及情景商業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度假特色小鎮,而小鎮主題演藝秀—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於2019年7月一經上演,就好評如潮,成為展示張掖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丹霞口小鎮竟然是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出現的“石頭城”原型

隨著劇中兩村合併,又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歡迎在公眾號下方留言,和小編一起關注劇情,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