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她為何慘遭“墨刑”之苦?

歷史詩人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她為何慘遭“墨刑”之苦?(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初唐時期,有五個女人捲入政治漩渦,分別是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


兩位皇后、兩位公主,還有女官上官婉兒,除了武則天自然死亡,其他四人不是自殺就是被殺,結局都很悽慘。

其他人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不當皇帝又餓不死,但是上官婉兒卻是為了生存在被迫捲入一場本不該屬於她的政治紛爭之中。

“上官婉兒,西漢著名臣子上官桀,上官安的後人。”,家族非常顯赫,上官安的老婆是大司馬霍光的女兒,而上官安的女兒,很小就接到皇宮,成了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人稱上官小妹,後來上官家族與霍光政見分歧,而被霍光打敗。

公元664年,唐高宗時期,發生了一件大事,有大臣請旨,廢除武后,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時任宰相,支持廢后,領頭草擬奏章,結果低估了武則天的能力,上官儀和兒子被扣上“離間二聖、無人臣禮”的罪名為武則天所殺。

就在這一年,上官婉兒出生了。

《舊唐書》記載:婉兒時在襁褓,隨母配入掖庭。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隨著母親鄭氏一起到內庭為奴,不敢為奴的鄭氏想法設法教女兒讀書,在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悉心教導下,上官婉兒非常爭氣,熟讀詩詞歌賦,文采出眾,處事機敏,《新唐書》記載,在婉兒十四歲那年,“武后召見,有所製作,若素構。”,武則天當場出題,上官婉兒才思敏捷,須臾成文,武則天重其才,免除他的奴婢身份,封她為婕妤,讓她掌管宮中詔命的擬製工作,上官婉兒成了殺父仇人的得力助手。

唐朝時期,女子地位較高,可在內朝做官,上官婉兒才華出眾,武則天稱帝后,婉兒忠心輔佐,深受器重,很多本屬於宰相的份內工作,武則天都交給上官婉兒,她逐漸成為股肱之臣,被後世稱為“巾幗宰相”。

為什麼如此受寵的上官婉兒會遭受“墨刑”之苦呢?

我們知道,墨刑又名黥刑,就是用刀在人臉上刻字,然後用墨水塗在傷口上,讓他永不褪色,成為犯法的標誌,終生的恥辱。

武則天也是愛美之人,深知墨刑對上官婉兒有多大的打擊,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眾說紛紜,主要集中在兩種說法上:

一是觸犯高宗說

據《北戶錄》記載:"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唐高宗)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

大意是說,武則天常常與大臣討論國家大事,上官婉兒通常在案下做會議記錄,有一次不知何事,上官婉兒伸出頭向朝堂探看,恰好被高宗和眾大臣發現,這就非常尷尬了,一個宮女怎麼能探聽國家大事呢,下朝後,高宗非常生氣,順手用刀子在上官婉兒臉上刺了一下,鮮血直流,由此看來,上官婉兒臉上的疤痕不是受刑留下的,而是高宗一時氣憤劃傷的。

二是染指面首說

武則天養了一群面首,供自己玩樂,上官婉兒作為親信,武則天也就毫不避諱,經常一邊與面首調笑,一邊聽上官婉兒彙報工作,上官婉兒與這些面首逐漸相熟起來,正值盛年的婉兒難免春心蕩漾,與這些面首們嬉戲打鬧,結果被武則天發現,拔出金刀,向她臉上劃去,怒斥“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面首們嚇得跪地求饒,而武則天又離不開上官婉兒,也就作罷了。

上官婉兒面容俏麗,卻留有印痕,難免毀容,為了掩蓋痕跡,就在傷痕出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來遮蓋,不料想卻更添豔麗,宮女們發現後,就用胭脂在前額點一朵梅花來效仿,逐漸流行起來,又稱為紅梅妝。

通過此事,上官婉兒才真正體會到,伴君如伴虎,從此之後,更加小心謹慎,盡心侍奉,深得武則天的歡心。

此後,發生“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上官婉兒依附於韋后,侍奉中宗李顯,李顯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死後,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處死了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也在這次事變中被李隆基處死,一代女才人,終歸灰飛煙滅。

2013年,上官婉兒的墓在西安咸陽機場附近被發現,雖被多次破壞,但碑文保存完好,共有982字,簡述了婉兒的世系、經歷、死因和葬地,碑文顯示,上官婉兒13歲封為唐高宗的才人,42歲又被側封為唐中宗李顯的昭容,也就是說,上官婉兒給這爺倆當老婆,不過,李顯未必是看上了人老珠黃的上官婉兒,更加看重的是她的才能和人脈。

在唐隆政變時,“亡身於倉卒之際”。

上官婉兒在搞政治的同時,也不耽誤文藝活動,《全唐詩》裡收錄了上官婉兒30餘首詩詞,還有多篇文章,由此可見,上官婉兒是一個被政治耽誤的女詩人。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歷史上上官婉兒被武則天視為股肱之臣,相當於武周的女宰相,附作武則天治理天下,功不可沒,但她為何會慘遭“墨刑”之苦,下面我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何為墨刑

首先來解釋一下何為墨刑,墨刑的操作方式是在人的臉上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先用鐵器做上標記,等刻畫出大體輪廓後塗上古代的墨水或者其他黑色的的顏料,從而讓在身體上的標記形成永久性的標記,這個刑法往往會傷害帶刑犯的皮肉或者筋骨,刻字時非常痛苦,並且在身體的眾多部位中,臉最為頻繁,所以無法遮蓋,在給人肉體痛苦的同時,精神上的痛苦往往也會很致命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爭帝

上官婉兒出身唐朝世家,自幼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皆通,並加上本來就有上官家世代為官的家學薰陶,是名副其實的才女,這也為以後輔佐武則天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其祖父上官儀為唐高宗李治的謀臣,在李治與武則天奪位的期間站錯了隊,當時李治命上官儀為急先鋒,起草廢后(武則天)詔書,但是由於李治天性懦弱,在後面的爭鬥中處於下風,因為敗落,所以武則天稱帝后,大肆貶落上官家,家中男丁悉數被殺,女眷則被充當入宮做婢女,上官婉兒亦在其中,進入宮中服侍武則天。

受武則天賞識,進入仕途

眾所周知,武周時期,由於武則天身為女性,所以朝中女性重臣不在少數,再一次偶然機會中,武則天發現她身邊的一個婢女,生的著實秀美輕盈,豔麗中又有些許威嚴,武則天本來就是愛美之人,因此此人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在隨後的時間裡,又發現此女文采過人,過目成誦,尤其是書法更為一絕,猶如其人一樣妖冶豔麗,秀美又不乏莊嚴,因為上官婉兒由此進入仕途,最初為武則天掌筆宮女,武則天絕大多數聖旨詔書都處於上官婉兒,而後進一步得武則天賞識,入朝為官,慢慢的,許多宰相分內之事,也有上官婉兒負責,故此上官婉兒被後世稱為巾幗宰相。

侵犯武則天底線,被施以墨刑

上官婉兒自小生活在宮中,並且生的樣貌豔麗秀美,正如現在的話說的,每個帥哥都渴望愛情的滋潤,美女也是如此,到了已經談婚論嫁的年紀,心中的情愫也早已盛開,但是此時,上官婉兒卻依然在為武則天辛苦負責朝政,眾所周知,武則天身邊面首眾多,而且武則天與上官婉兒關係素來親密,甚至在與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顛倒鸞鳳之時,也在上官婉兒面前毫不避諱,這顯然極大的刺激了正處於躁動期的上官婉兒,久而久之,上官婉兒則與張昌宗混在了一起,而後宮之中,武則天耳目眾多,不久武則天就知道了此事,對於張昌宗,武則天還在愛頭上,不捨得處置,於是上官婉兒就成了她洩憤的工具,武則天你沒有處死她,而是讓他活著,受盡折磨,於是給上官婉兒處於墨刑,讓其毀容,並且將上官婉兒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這就是深受武則天喜歡的上官婉兒為何會被施以墨刑的原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防火防盜防閨蜜啊。


丫丫說史


小雪歷史微鑑: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時期的女子,父親被武則天殺掉了,但是,最後卻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成為內官。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有多賞識?很多國家大事都要讓她去傳達,因此,武則天還有“巾幗女宰相”之稱。

巾幗女宰相上官婉兒不平凡的人生路

上官婉兒,聽這個名字就非常有才氣,她也確實是一個非常精通琴棋書畫的女子。但是,你知道嗎?雖然自己後來的仕途很出色,但是自己的父親上官儀卻在後來反對武則天專權稱帝,而被斬首,自己的母親也受到牽連被貶。

但是,奇怪的是,上官婉兒卻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按理來說應該斬草除根,但是武則天並沒有這麼做。理由很簡單,武則天是一個非常愛惜人才的人。

在那個時代,女人的地位很高,如果有真才實學,完全可以進宮當官的,武則天看上官婉兒聰慧過人,讓她做婕妤,負責草擬詔書。

我們知道,一般詔書的草擬都是皇帝很信賴的人,因此,上官婉兒深受武則天的喜歡。在後來李顯繼位以後,又被封為了昭儀,可以說人生路非常傳奇。

沾惹武則天的寵臣,然後被賜墨刑

說起這個墨刑,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其實,在很多殘酷的刑罰,比如人彘,而武則天時期最喜歡的,當然就是五馬分屍、剁成肉泥。

墨刑可以說是其中比較輕的刑罰了,因為上官婉兒沾惹到了武則天曾經寵的男子張昌宗,結果武則天知道以後大發雷霆。但是回頭一想,上官婉兒對自己還是忠心耿耿的,武則天並沒有打算大開殺戒,而墨刑是最好的選擇。

墨刑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人臉上刺上圖案,然後再沾上墨汁。但是,上官婉兒對此毫無怨言,最後被在臉上秀了一個梅花圖案,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個梅花刺青更加凸顯了上官婉兒的嫵媚。


小雪歷史微鑑


也不是墨刑,是武則天自己生氣了刺的,結果正好刺在了眉心,上官婉兒為了遮住傷疤在眉心畫上花鈿,結果就風靡全國。


一起暢遊天下


上官婉兒,名字好聽,人如其名,是個很有才氣的女人,在武則天當政時深得武皇的喜歡。

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永遠去不掉。

為什麼一個如此美麗的,有才華的,深受武則天喜歡和信任的女人,會受到“墨刑”之苦了?

01

上官婉兒,本出生名門貴族,爺爺上官儀是唐高宗時宰相,因替高宗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與父親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此時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沒入掖廷為奴。這期間,母親鄭氏依然精心培養她,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武則天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她。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 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景龍文館記》中記載:( 婉兒)年十四,聰達敏識,才華無比。天后聞而試之,援筆立成,皆如宿構。天后聞而試之,援筆立成,皆如宿構。

後武則天稱帝,封上官婉兒為“內舍人”,替武則天出謀劃策,草擬了很多詔書,幾乎都不用武則天費心。

02

時間長了,上官婉兒不免有些傲嬌,不久就因違被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墨刑)而已。

《舊唐書》記載:則天時,婉兒忤旨當誅,則天惜其才不殺,但黥其面而已。

究竟犯了什麼死罪了,有好多種說法,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上官婉兒跟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有私情,武則天因為信任上官婉兒,跟張昌宗兄弟一起調情時從不避諱上官婉兒,婉兒一妙齡女子,當然就心生想法了,不就久跟張昌宗搞到了一起,這事當然是紙包不火,武則天知道後非常生氣,準備判她死刑,但又實在捨不得她的才華,於是免了死罪,處於墨刑,給她額頭上弄花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一次武則天接見大臣時,命上官婉兒在旁記錄,結果上官婉兒見來者相貌俊秀,故看的出神,忘了記錄,武則天一怒之下刺傷了她。為了掩蓋疤痕,上官婉兒就刺了一朵梅花在傷痕處。

《北戶錄》裡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唐高宗)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誰知上官婉兒的這個遮蓋傷疤的方法,不但不難看,反而越發嫵媚了,成為當時後宮女子爭相模仿的對象,以致於一直風靡到民間,普通女子以這樣的妝容為美,唐朝就有了一個妝容叫“紅梅妝”。

綜上所述,上官婉兒一代才女,身份上到沒有官至宰相,但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因為得罪了武則天,所以被施以墨刑,然而卻因禍得福,創出了一個女人爭相效仿的“紅梅妝”,風靡一時。

我是【史料未及爾】,歡迎留言,討論,一起探討歷史人物,事件。


史料未及爾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因為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著母親鄭氏進入皇宮為婢女,後來因為她熟讀詩書並且善文、明達吏事,聰敏異常,得到武則天的重用,被封為“內舍人”,同時她也有“巾幗宰相”的名號。

可是如此受到武則天寵愛以及重用的上官婉兒為何慘遭“墨刑”之苦呢?並且墨刑之後,反而變得更嫵媚了,這是怎麼回事?

先說下“墨刑”是怎麼回事,“墨刑”其實也叫黥面和黥刑,一般是在犯人的臉上或者額頭上刺上字或者圖案,然後再染上墨,雖然刑罰很輕,也可是作為刑罰的標誌。

而上官婉兒之所以被武則天處以“墨刑”,正史的記載是上官婉兒忤逆了武則天的旨意,本來是犯了死刑,可是武則天是個愛惜人才的人,再去找像上官婉兒這種人才可能也不好找,因此赦免了上官婉兒,處以上官婉兒“墨刑”。

實際上官婉兒為何觸怒了武則天呢?原來是因為一個男人,武則天晚年喜歡養男寵和麵首,其中張昌宗就是其中一個小白臉,張昌宗,人稱六郎美如蓮花,連女子都比不上他的媚態,是太平公主推薦給武則天的,因此武則天對他寵愛有加。

武則天一直將上官婉兒視為心腹,因此武則天和張昌宗在一起親熱的時候也不會避忌上官婉兒,這樣一來,上官婉兒正當青春豐茂,加上張昌宗容顏俊美,不由得動了心思,心如鹿撞,少女懷春,想著哪天也可以投入張昌宗的懷抱。

張昌宗本是個小白臉,正當年輕,發現上官婉兒對他有愛慕的心思,自然顧不得那麼多,因此一來二去勾搭上了上官婉兒,而上官婉兒有一個和張昌宗在一起互相調戲的時候,不成想恰恰被武則天看見。

武則天是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這是她不能容忍的,因此拔取了自己的金刀,並大怒,瞪著眼珠子說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

禁臠的意思就是禁止染指的肉,也指代自己獨有珍惜,不能被染指的東西,上官婉兒染指武則天的最愛的男寵,可想而知當時武則天的憤怒。

武則天本來想一刀殺了上官婉兒,可是因為武則天愛才,況且張昌宗跪在武則天面前給上官婉兒求情,因此武則天也沒殺她,只是用刀刺傷了上官婉兒的左邊額頭,才得以出了一口惡氣。

上官婉兒被武則天刺傷左邊額頭以後,有疤痕,因此便在疤痕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遮蓋,誰知不僅不醜,反而增添了好幾分嫵媚。

後來宮女們反而開始效仿她,都用胭脂偷偷在額頭上點一個梅花,上官婉兒雖然慘遭武則天的“墨刑”,但是卻在宮中興起了紅梅妝,姿容更嫵媚了。


小聰歷史客棧


上官婉兒是個極為矛盾的人。她出生名門,長相端莊,才情過人,她也得到了重用,雖無宰相之名,卻行宰相之實,有“巾幗宰相”之稱。但他私生活極為混亂,也很貪戀權力,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時的宰相,因為替唐高宗起草廢黜武則天的詔書,後來被武則天以謀反罪誅殺。家裡男性全部被處死,上官婉兒等一眾女眷全部被充為官奴。

上官婉兒自幼聰穎,又受家學的薰陶。為奴期間,其母又教了她很多詩詞歌賦。時間過得飛快,上官婉兒也出落的亭亭玉立,且滿腹才華。所以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並把她留到身邊做事。



上官婉兒家族變故的時候,她年齡尚小,不明就裡。所以對武則天也沒多少怨恨。武則天確實對她也不薄,讓她行宰相職權。那時候很多詔書都出自上官婉兒之手。

後來還把40多歲的上官婉兒封為唐中宗的昭容。也算是武周時期的股肱之臣。

唐朝時的風氣之開放,好像不整出點混亂的私生活就不能證明生活在大唐一樣。上官婉兒也是如此,她曾與太子李賢有過私情,也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傳過緋聞。

最讓武則天不能容忍的是她居然與自己的男寵有染,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武則天對上官婉兒用了墨刑。

墨刑,又稱黥刑、黥面,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刑罰,即在犯人的面部或額頭上刺字或圖案,然後再染墨,使之成為犯人的標誌。此刑雖然不要命,但是極為恥辱的。

以武則天的手段,要是觸了她的逆鱗,那絕不會這麼輕鬆放過。

所以給上官婉兒用墨刑最可信的說法是在上官儀蒙難時,上官婉兒被收為官奴,便被處以了墨刑。這是作為官奴的永久標記。

在《酉陽雜俎》一書中曾提到:“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


也就是說唐朝女子在面部飾花的風俗,是從上官婉兒這開始流行的。上官婉兒為了遮面部刺青的痕跡,她給此處點上花子,使她看起來更為嫵媚。


說史聽濤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時期重要的人物。在唐詩光輝燦爛的一頁上,也留有了她的名姓!

上官婉兒的出身並不好,但是她有才學實幹,最終被武則天提拔使用,但是最後卻受得“墨刑”之苦,落寞慘死。

一代宰相的上官婉兒為何遭受了“墨刑”之苦?

宰相之說並不屬實,但是上官婉兒曾在韋后的麾下擁有了一定的實權。

一、忍辱負重、蓄勢待發,一鳴驚人!

上官婉兒的父親是上官儀,曾經坐到了宰相的位置,但是因為上官儀曾經為唐高宗起草廢除武則天的詔書。

所以在上官婉兒還是幼兒的時候,她的父親和爺爺都被武則天下旨殺死了,她和媽媽也被迫在掖廷為奴。

在為奴的這段時間裡,上官婉兒的母親悉心教導她,從小就教育她學習詩書。上官婉兒不僅從小就會吟詩作對,而且非常聰慧、明達人情!

上官婉兒14歲的時候,有一天武則天巡視,現場出考題。上官婉兒一氣呵成,文不加點文章須臾之間而成,引起武則天的讚歎。

上官婉兒一鳴驚人,武則天就免除她奴婢的身份在自己身旁擔任詔命。

二、自視才高,不知收斂,惹怒天后!

剛開始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伺候,她還能保持自己小心翼翼的品性。

但是時間一長,有所放鬆,惹怒了武則天,當即取刀砍在了她臉上,“墨刑”由此而來!

關於上官婉兒墨刑的由來,有這麼幾種說法:

一是說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負責文書的記錄,有一次上朝,上官婉兒在一旁低頭記錄朝堂上發生的一切,結果她卻直視天子的面目發呆,這就惹怒了武則天,讓其受墨刑的刑罰,就是在臉上刺字,婉兒苦苦哀求,才又獲得在武則天身邊的機會!

二是說法比較香豔!說是武則天經常和自己的男寵私會,而且就安排在上官婉兒在旁邊,毫不避諱,一來二去,男寵就和上官婉兒互拋媚眼、勾搭在了一起,這事被武則天發現後,非常生氣,在上官婉兒的祈求下,免除了死罪,但是遭受了“墨刑”!

三、小心翼翼,與天后27年陪伴無事!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說法,真實的歷史上,上官婉兒確實因為惹怒了武則天而遭受了墨刑之苦。

不過受到懲罰之後的上官婉兒明顯收斂了一些。而且更加懂得了與武則天的相處之道,之後二人和平相處了長達20多年。

直到武則天后期,張柬之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復辟了李唐天下,上官婉兒又陪在了新皇身邊擔任重要的職務。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墨刑的官方稱呼叫黥,就是以刀刻鑿人面人體之後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成為犯法的標誌,恥辱的象徵。

武則天本身是女人,很清楚對貌美如花的上官婉兒來說,這樣的刑罰傷害很大,那麼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據說這是因為有一次武則天的面首張昌宗和上官婉兒私下調笑戲謔,被武則天發現,怒曰:

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

後來死罪得免活罪難饒,被處以墨刑。

還有兩個說法,一個是上官婉兒拒絕了武則天的面首薛懷義的調戲,引起薛懷義瘋狂報復燒燬明堂,武則天遷怒於上官婉兒,處以墨刑;另一個是上官婉兒偷窺上朝奏事的鳳閣舍人李迥秀被武則天發現,導致武則天怒發動了刀。

三個版本說法中上官婉兒的志節作風完全不同,宮闈秘事,實情到底怎樣別人搞不清楚,因而《新唐書》中關於這一事件的記載只是:

嘗忤旨,當誅,後惜其才,止黥而不殺也。

實際上等於沒有提到具體理由。

從武則天的角度,違抗旨意必須處罰,但是上官婉兒是使用起來得心應手的助理,武則天畢竟不捨得殺,因此只給予墨刑的處罰——後來上官婉兒為了掩蓋住這個痕跡,自己在上面畫了一個梅花妝反而變得嫵媚了,間接反映出這個墨刑的痕跡並不是很大,從武則天的角度也算是一種手下留情了。


談古論金


上官婉兒(664~710年),是唐代著名才女。是中書令上官儀的孫女,她“明慧善文,曉達吏事”,氣質脫俗,才華出眾,貌美如花。祖父因起草廢后詔書得罪武則天后,自己被沒入宮中的掖庭。後深得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重用,被封為“內舍人”,專門掌管宮中制誥,素有“巾幗宰相”之名。

這事史有記載,但簡略而隱晦,只說上官婉兒違忤武則天的旨意受刑。而野史就詳細多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姿容俊美,玉樹臨風,時人稱之“蓮花六郎”。他深受武則天的青睞,常被武則天留在宮中侍候。

上官婉兒因被武則天視為心腹,也隨侍身邊。武則天在與張昌宗赤裸相見,床榻交歡也不避忌她。久而久之,上官婉兒對男女之事🈶了憧憬與渴望。而張昌宗見到婀娜多姿、嫵媚動人的上官婉兒也心萌發了佔🈶慾望。這對俊男慾女,長此以往,私下🈶了惺惺相惜的意思。

有一次,上官婉兒和張昌宗正眉來眼去,恰好被武則天撞上了。於是勃然大怒,隨之由衣䄂中擲出匕首,正中婉兒前額。本要逮捕將其處死,六郎卻長跪為婉兒求情。武則天又珍惜婉兒的才華,因此最後赦免了她。聰明的上官婉兒為了掩蓋傷疤,就在傷口上面畫了一個梅花圖,再抹上顏色。結果,原本醜陋的傷疤,經婉兒精心修飾後卻反襯出婉兒的嫵媚與俊俏。後來引起紅男綠女的爭先效仿,龍其在宮中,於臉上作畫竟成為了的潮流。後人稱之為“梅花妝”。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則是:當時還是處子之身的上官婉兒因為厭惡武則天的男寵對自己的調戲與輕薄,私下關閉了甬道,致使皇權象徵的明堂因張等的報復而被毀。武則天下旨要殺了她,也因珍惜其才華,才網開一面。卻在她額頭上刻了“忤旨”二字,目的是羞辱她,想毀了她如花似玉的容顏,結果上官婉兒自己卻在這墨刑處畫上梅花,恰到好處地襯托了自己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