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刺梨怎樣種植?

婦產科陳開華大夫


刺梨別稱刺酸梨子、木梨子、刺莓果等,為薔薇科多年生落葉灌木繅絲花的果實,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年平均溫度12-16℃,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地區均可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以pH5.5-7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刺梨的種植技術吧!

刺梨種植技術

刺梨的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刺梨種子無明顯的休眠期,秋季種子成熟後立即播種,其發芽率及出苗率可達90%以上。秋播,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後採種,立即播人苗床,10月中、下旬出苗。第二年3月移栽苗圃,年底可出圃。但在冬季嚴寒地區需要覆蓋塑料薄膜防凍。春播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宜,4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到苗圃。播種前一天將種子放人50-60℃的溫水中浸種12-24小時,取出後洗淨播種,可提早5天發芽,提高發芽率。

2、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春插將冬季修剪下來的1年生枝條剪成10-12釐米長,下端在芽下方斜剪,上端在芽上方1釐米處斜剪。以100根1捆藏於溼沙中。次年2月上中旬以株行距9x24釐米斜插於苗圃中,露1芽在外,踏實插條周圍床土。3月中旬萌芽,成活率90%以上。夏、秋扦插,取1-3年生枝,用ABT生根粉處理插條基部,髮根成活率100%。

刺梨種植技術

刺梨的定植方法

1、定植準備:定植前土壤要進行深翻熟化、改良和挖好定植溝或穴。山地建園,土壤耕層薄,有機質少,肥力低,需要進行土壤改良,定植前一般要挖深40釐米、寬或直徑60釐米的溝或穴,將表土與農家肥等充分混合回填並用水沉實或邊境邊踏實。

2、定植密度:對立地條件差或管理粗放的地塊,可採用2米×1米或2米×1.5米的行株距,對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塊,行株距可適當大些,以2.5米×1.5米或2.0米×1.5米較適宜。

3、定植時間:因刺梨喜溼不耐乾旱,保護組織又不發達,易蒸騰失水,所以在貴州地區一般於11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刺梨落葉後的休眠期內定植,其他地區可依實際情況酌情而定。

4、定植方法:定植時,先在定植穴上挖大小適宜的坑,將刺梨苗放入坑內,確定好苗木的位置和深度,將根系疏展,填入細土,再將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開,然後將士填回,踏實。定植的深度以苗木出圃時的埋土深度為準,在定植穴周圍或溝的兩側築上小土埂,澆透定植水,加強管理,以保成活。

刺梨種植技術

刺梨的種植管理

1、整形修剪:保持樹高1.5-2米,冠幅1.5米左右,全叢5-8個主枝,其上交錯分佈結果母枝。定植初期,任其生長,促果並形成樹冠,然後疏除過密、下垂和過長的枝條,並採取冬夏修剪結合的辦法培養結果母枝,達到立體結果的目的。

2、肥水管理

①調節酸鹼度:調節土壤的酸鹼度,使之處於微酸性到中性,pH5.5-7.0。如果土壤過酸,則應增施石灰水加以調整,若土壤過鹼,就要增施石膏或硫磺。

②增施有機肥料:要增施有機肥料,如廄肥、土雜肥等,每年秋季進行秋施基肥,每公頃22500千克,在開花前,幼果期各施一次追肥,每公頃施尿素75-90千克。

③土壤水分管理:要加強土壤水分管理,乾旱進要及時灌溉,水澇時要及進排水,當土壤板結,要及時中耕除草等等。

3、病蟲防治:刺梨常見病蟲害有白粉病、蚜蟲、刺蛾、避債蛾、黑刺粉蝨及食心蟲等。白粉病春秋皆有發生,應於6月上旬發病初期及時噴粉鏽寧,防效可達74%-88%。蚜蟲主要危害新梢,宜用80%敵敵畏2000倍液噴灑,防效較好,此外,對葉蟬、刺蛾、卷葉蛾、小猿葉蟲等也有效。黑刺粉蝨寄生於葉背面,在5~8月發生蟲害時,可用2000倍水胺硫磷防治。用2.5%敵殺死6000倍液噴灑,在7月上旬至8月連噴2次可防治食心蟲。

4、採收乾製:自8-9月底均有果實陸續成熟,應以果實深黃色,並有果香味散發時分批採摘為好。採摘時應輕放防壓,採後立即出售。乾果加工簡便,將果實曬乾、烘乾即可。乾製品存放時間約為1年,應在入庫前將每噸乾製品用硫磺粉2千克燻2小時,然後用麻袋包裝,外套薄膜袋貯藏,1年後維生素C僅損失2.85%。如不經燻硫處理,1年後維生素C損失會高達80%。




80後莊稼漢子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野生刺梨怎樣種植?讓我來說一說。

一、育苗技術:刺梨的枝容易發生不定根, 用枝扦插容易生根, 生產上多采用扦插繁殖。實生繁殖的後代變異係數大, 生產上不宜採用。

1 、綠枝扦插

秋季扦插的成活率與髮根率比夏季扦插的高。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 選生長充實健壯、直徑0.6 cm以上的當年生枝, 剪成15 cm左右的插條進行扦插。插前用5~10×10-6吲哚丁酸 (IBA) 或萘乙酸 (NAA) 溶液將插條基部浸泡12 h, 可明顯提高發根率[8]。扦插前將插床的土壤深挖、施肥、整細、作廂、澆透水, 然後用地膜覆蓋再扦插效果更好。

2、硬枝扦插

試驗結果表明:春、夏、秋三季都可進行硬枝扦插, 但以春季發芽前和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為宜。扦插時選生長健壯、直徑0.8 cm以上的1~2 a生枝作為插條, 插前須用10~15×10-6吲哚丁酸或萘乙酸溶液浸泡處理12 h。插床的要求與綠枝扦插的相同。

二、栽培技術

1、 定植時間

刺梨的定植應在落葉以後, 在植株休眠期內, 早栽比晚栽有利於翌年的生長和結果。在我國西南地區, 以12月栽植最為適宜。

2 、栽植密度

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株行距, 以株行距1.5~2 m×2~3 m為宜, 即1 665~3 330株/hm2。普通品種和土壤條件優良時, 適當稀植;披散型的刺梨品種和土壤條件差時, 適當密植。

3 、建園定植

選擇土層深厚、光照良好, 有灌溉條件的地帶作為園地。為保證能達到早果、豐產, 定植時必須改良土壤, 施足底肥。一般施入有機底肥在45 t/hm2以上。定植穴深度不低於60 cm, 寬度不低於80 cm。栽植密度較大時, 最好採用挖壕溝栽植。選擇山地或丘陵地作為園地時, 應整水平梯帶, 以免水土流失。定植後必須充分灌水。

三、 施肥技術

刺梨園每年施基肥1次, 追肥2次。基肥在冬季施。刺梨的根系無自然休眠期, 在春季, 刺梨地上部發芽的時間也早, 因此基肥要求早施。一般11月施基肥, 有利於刺梨吸收補充養分和恢復樹勢, 對刺梨翌年春季的花芽分化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基肥選用腐熟的有機肥, 適當配加一定量的速效氮肥效果更好, 有機肥施用量15~22.50 t/hm2。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1次以氨態氮為主的氮肥;在6月初和7月初, 各追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6~7月溫度高, 溼度大, 單獨追氮肥容易誘發白粉病發生, 因此要控制好施肥量, 氮肥不能施得過多, 同時在單獨追氮肥前應注意白粉病的預防。


戶外老宋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想要種植出高產和高品質的刺梨,首先需要了解刺梨的生長習性。刺梨比較適宜生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中,同時生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需要保持在十度到十七度左右,以及擁有足夠的降水量。刺梨在貧瘠的環境中也可以進行種植,不過想要提高刺梨的產量,種植地最好選在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進行栽種,在這種環境中種植比較有利於刺梨的生長和發育。對於刺梨的繁殖主要可以通過播種和扦插進行繁殖,種子播種的時間可以選在秋天或者春天進行,一般在播種前需要先進行種子的催芽,由於刺梨的果實無明顯的休眠期,採摘成熟的果實作為種子,在播種前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接近二十四個小時之後再進行播種,這樣既可以節省發芽生長時間,還可以提高發芽成活率。扦插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在夏季也可以進行,不過在夏季扦插時需要注意及時澆水,冬季氣由於溫較低,不利於幼苗生長,所以最好不要在冬季進行。在扦插時選擇生長健康的植株上剪下當年生的枝條,然後將枝條剪成大概十到十二釐米的小段在扦插枝條上下方斜剪後插入土壤中,露出一點嫩芽即可,之後將土壤踩實澆水,一般一個月左右時間刺梨幼苗就會成活。想要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可以在枝條插入的部分塗抹生根藥劑。

探討完畢,這是我自己寫出來的,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佳豪的農村生活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刺梨的種植,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想必大家比較的陌生,它還有另外兩個名字一個叫酸梨子、另一個叫木梨子。屬於一種比較稀有的水果,它含有的維生素c還是比較多的,經常的食用有強健筋骨的功效。另外就是它在藥用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價值,能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壞血病的治療也是有一定療效。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它的種植方法,小夥伴要仔細的閱讀下面的文章吆!

刺梨喜歡生長在氣候溫暖溼潤的環境中,年平均氣溫要保持在16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在800毫升以上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對於種植的土壤刺梨是沒有太高的要求的,只要土壤肥沃,排水系統良好,土質偏酸性就好,對它的生長髮育和以後的產量與品質有很大的幫助。

關於種植方法主要分為播種與扦插這兩種方式,一般來說播種分為秋播與春播這兩種。刺梨的種子是沒有休眠期的,等其成熟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成活率基本上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進行播種前咱們首先要先把種子放置到溫水中進行浸泡,一般浸泡的時間為24個小時,經過浸泡過的種子發芽的時間會提前,而且還能提高發芽率。要是採用扦插的方式進行種植,除了冬季外,其它的季節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咱們要把生長比較健壯的枝條給剪下來,用於來年進行扦插播種,先把枝條剪成10到12釐米左右的小段,然後將其插到土壤中,露出芽就行了。隨後將土壤踏實,一般來說一個月以後就可以存活。

最佳的定植時間為每年的十二月份到來年的二月份,在進行定植前我們要先對種植地進行整地施肥,隨後按照150釐米乘以200釐米的株行距挖掘定植穴,定植穴的長寬高全部為50釐米。隨後在定植穴中施入基肥與適量的鎂磷肥。在進行定植的時候要將根系展開,隨後填土然後將幼苗向上提上一點點,使下面的根系更加的舒展,最後將土壤踏實,澆上定植水。

定植完成後我們要依據植株的具體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肥水施撒。遇到氣候乾旱時要及時的補充水分,碰到下雨天要及時的排水,避免出現積水造成根系出現腐爛的情況。然後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促使植株的健康生長。還有就是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一般來說對刺梨帶來危害的病蟲害主要有白粉病,蚜蟲以及食心蟲等。它們對於植株的生長危害非常大,如不及時的進行防治很可能造成植株的死亡,所以說我們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廣西阿才哥


野刺梨是荒山自然生長的:

刺梨是薔薇科植物,喜愛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但鹼性土壤中也有些品種也長得好,在10度的氣溫以下就會處於休眠狀態,海拔400米至1500米的高山溫涼地區是它生長的範圍,最適合大西南雲、貴、川,也成為大西南的特色野生水果之一


豫北小灰灰


刺梨喜歡生長在氣候溫暖溼潤的環境中,年平均氣溫要保持在16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在800毫升以上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對於種植的土壤刺梨是沒有太高的要求的,只要土壤肥沃,排水系統良好,土質偏酸性就好,對它的生長髮育和以後的產量與品質有很大的幫助。


一洋鏟給你


答:

有地即可種,因為它自生能力強,不需要場地限制,因為它可以自然繁植,不須人工施肥,看管養護。


大山中的金華


野生刺梨非常好種冬天葉子落光就挖來種等開春就能發芽 基本都能活


鹹魚毛


野生刺梨怎樣種植?

刺梨為多年生野生水果,品種為普通刺梨,有兩個變種,即光皮刺梨和無果刺梨(送春歸),果實中富含維生素C,據貴州農學院1983年測定,大方縣刺梨每100克果實中含2146.13毫克維生素C。

刺梨是貴州、鄂西山區、湘西、涼山、冕寧山區等地特有的野生資源,刺梨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刺梨作為藥食兩用品種已有很久的歷史。人們把它作為水果來吃,或者用於泡酒已成為酒的習慣。據《大定府志》記載,用刺梨釀酒,已有上千年曆史。 歷史上利用刺梨釀製刺梨酒最早始見於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吳嵩梁在《還任黔西》的詩句:“新釀刺梨邀一醉,飽與香稻愧三年”。比此詩稍早或稍晚的貝青喬的《苗俗記》載:“刺梨一名送香歸……味甘微酸,釀酒極香。”20世紀40年代初,我國著名營養化學家羅登義教授,發現刺梨果實中含有極其豐富的維生素C和P,譽為水果中的"維生素C大王",在貴州省內廣泛流傳著"一個刺梨的營養價值相當於三個雞蛋"的美談。正常成年人每天吃半個刺梨,即可滿足其維生素C和P的生理需要。刺梨酒的釀造,以刺梨、糯米、冰糖、鮮豬板油等為主要原料,輔之以特製曲藥發酵,按歷史上所形成的獨特工藝釀造後,再用特製土陶容器裝酒入窖,恆溫貯藏。置放時間一般3年,最快也要1年以上。到期開窖取酒,酒呈棕紅色,散發出誘人的濃郁清香。

刺梨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簡稱SOD),SOD是國際公認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質,還具有抗病毒、抗輻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統和各種腫瘤疾病防治方面,用於治療積食腹脹、痢疾、腸炎、維生素C缺乏症等,刺梨汁還具有阻斷N-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合成並具有防癌作用;對治療人體鉛中毒有特殊療效。 刺梨提取物中有效成份維生素C,有抗衰老、延長女性青春期等作用!。用刺梨製作的刺梨酒、刺梨汁是上好的飲料。

一、適宜刺梨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

1、溫度,刺梨喜歡溫暖溼潤的季風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5—20℃,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不低於0℃,最熱月平均溫度31℃左右。要求種植地的年降雨量在1000毫升以上,空氣相對溼度在75—85%之間。刺梨是野生水果,耐寒力、耐旱力、耐瘠力比較強。


2、土壤,刺梨在各種酸性土壤上都能正常生長,但是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微酸性(PH5—6)為最適宜的條件,刺梨在這種土壤中生長,刺梨結實豐滿,產量高,果實大、肉質厚。


3、地形,刺梨是喜光的陽性樹種,除了在幼樹階段可以耐一定的蔭外,隨著樹齡的增加,特別是進入開花結果以後,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因此,在丘陵、低山、向陽和開闊地形是栽培刺梨比較理想的地形條件。


二、培育壯苗,

刺梨的繁殖方法有兩大類,一類是有性繁殖,另一類是無性繁殖。

(一)有性繁殖,刺梨的有性繁殖就是用種子播種所得到的苗木直接用於生產,用這種方法繁殖的苗木叫實生苗,實生苗的繁殖方法簡單,種子來源充足,便於大量繁殖。實生苗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刺梨的種子是沒有休眠期的,等其成熟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成活率基本上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進行播種前要先把種子放置到溫水中進行浸泡,一般浸泡的時間為24個小時,經過浸泡過的種子發芽的時間會提前,而且還能提高發芽率。

(二)無性繁殖

在選定的優良品品種母樹園中,從生長髮育正常,結果良好,豐產穩產、品質佳,沒有病蟲的植株上採取芽門飽滿的枝條,剪條時從兩個芽之間下剪。然後將插條留3個芽剪取,每個50枝捆成一把以便處理和扦插。

1、扦插,扦插前先將插床整地開廂,廂寬1—1.5米,長以地勢和繁殖數量而定。施足基肥料,把廂土泥塊和肥料鋤碎拌合,在廂面積上開成行距30釐米左右的橫向扦插溝。然後將插條斜插或者垂直插入溝中,深度以兩個芽埋入土中為宜,留一個芽在地面上,這個芽必須是充實飽滿而且沒有受到損傷的健康芽。為了保證扦插條完好和土壤有比較大的接觸面,將扦插條下端的剪口剪成平滑的斜面,扦插時用一條比較粗的木棍先插一個插孔,再將扦插條扦插入孔中,少傷條插。也可以在全面施肥拌和後開溝,先把插條擺放好再蓋土,可以避免插條時擦傷穗條皮層。扦插完後蓋上泥土後,需要將插條兩側的泥土壓緊,使泥土與扦插條緊密結合,最後噴透水。如果有條件最好搭蔭棚避光,有利插條生根。扦插有休眠期的硬枝扦插和生長期中的綠枝扦插,綠枝扦插必須搭蔭棚。可以用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2,4—D、生根粉等進行處理,都有促進生根的良好作用。


2、分株,分株繁殖是利用刺梨的叢生性強,將植株掰分成若干份用於栽植,分株時必須帶有根系栽植才容易成活。

三、高標準建果園,

刺梨雖然是適應性強,能夠耐乾旱和瘠薄的樹種,但是為了獲得良好的種植效益,達到栽培目的,要選擇好造林地。一般選擇土層深度達到80釐米以上,疏鬆、肥沃、溼潤,PH值5—6,海拔600米到1700米的山坡的中部、下部種植為好。

建設刺梨園時,一定要挖大坑,施足底肥。株行距 150X200釐米。定植窩的深度要求30—50釐米,寬50釐米,心土和表土要分開堆放,穴上口放表土層以便於回土,穴下口堆放心土(死土),穴底要整平。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後再定植。一般在刺梨進入休眠期後就可以定植,最佳的定植時間為每年的十二月份到來年的二月份,在進行定植的時候要將根系展開,隨後填土然後將幼苗向上提上一點點,使下面的根系更加的舒展,最後將土壤踏實,澆上定植水。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要在刺梨生長期及時除草,栽植當年的 4-5 月份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此後每年除草與追肥同步進行。7—9 月份是乾旱季節,需澆水或灌水 1-2 次,為了保墒,在樹盤上用雜草覆蓋至不見土為宜。在深秋初冬季節結合除草對土壤進行深翻,結合中耕除草管理進行淺翻。


(2)施肥:栽植當年在整地時施農家肥作底肥,施肥量為每穴 5公斤左右。以後在每年的 4—6 月份按每穴 0.25 公斤 施複合肥一次。投產前每穴追施尿素 0.2 公斤和複合肥 0.3 公斤。盛產期追施磷肥、複合肥各 0.3 公斤。


(3)水分管理:刺梨萌芽前、開花及果實膨大期,在有條件的地方要根據旱情結合施肥進行 1—2 次灌溉。可以通過攔蓄雨水進行灌溉,乾旱季節要在雨後或灌水後覆蓋保墒。同時要做好內澇地塊的排水準備。

(4)刺梨的整形修剪:刺梨沒有明顯主稈,樹冠矮小,枝葉繁茂,發枝力和萌發力強是刺梨芽的特性。定植初期不宜強行對刺梨實施整形修剪,應讓其自然生長最好,促果並形成樹冠,然對成年枝要抓好調節生長和結果的關係,將從基部抽生的強梢在 5-6 月初及時剪短或摘心,促發夏稍,以培養成結果母枝。12 月份重點疏除過密枝、過長枝、下垂枝,剪掉枯枝、病蟲枝及衰老枝。通過上述整枝修剪,保持 1.5-2 米左右樹高,1.5 米左右冠幅,全叢保留 5-8 個主枝,讓結果母枝在其上交錯分佈,使刺梨實現高產、穩產。


(5)病害防治:刺梨主要病蟲害有梨小食心蟲和桃小食蟲、薔薇長管蚜、薔薇白輪蚧和白粉病等,選用 40% 樂果乳劑 1500 倍液 , 80% 敵敵畏 2000 倍液,可速滅殺丁 2000 倍液可防治梨小、桃小和蚜蟲;冬季噴 5 度石硫合劑可防治薔薇白粉蚧。70% 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800-1000 倍液可防治白粉病用,或噴 155 粉鏽寧可溼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對刺梨病蟲害防治應重視秋季清園剪除病蟲枯枝、病蟲果、翻耕土壤、噴撒藥物滅菌殺蟲。


五、採收乾製

刺梨乾的採收和加工:8月份後果實陸續成熟,在10月刺梨完全成熟後採收,由於刺梨長滿刺,採摘時要戴上手套避免手被刺傷。一般在上午採摘,採摘回來後用刀將刺梨從中間切成四瓣,然後在陽光下曬或者室內烘乾,用木棍捶打,一是將刺梨內的子粒捶出,二是把刺梨表面的刺捶掉,從摘開始要注意要保持衛生乾淨,因為刺梨乾是不進行清洗的。一般100公斤鮮刺梨可以加工刺梨乾10—15公斤。


總結,刺梨是一種野生水果,由於富含維生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倍受人們的重視,市場鮮果價格逐年增加,利用荒地種植刺梨是一項比較好的項目,刺梨可以銷售鮮果,可以加工乾果,可以泡製刺梨酒銷售,利潤是很好的。


老周說三農


苗木繁殖分為種子繁殖和營養繁殖兩種方式。   種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刺梨種子無明顯的休眠期,秋季種子成熟後立即播種,其發芽率及出苗率可達90%以上。秋播,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後採種,立即播人苗床,10月中、下旬出苗。第二年3月移栽苗圃,年底可出圃。但在冬季嚴寒地區需要覆蓋塑料薄膜防凍。春播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宜,4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到苗圃。播種前一天將種子放人50-60℃的溫水中浸種12-24小時,取出後洗淨播種,可提早5天發芽,提高發芽率。   營養繁殖:刺梨的枝條易產生不定根,根易形成不定芽,可採用扦插、分株和壓條等繁殖育苗。   1:扦插繁殖   刺梨扦插,春、夏、秋均可進行(以秋插為例),做床:選背風稍陰、土壤肥沃、有澆水條件的沙壤土做床,深翻,施底肥,耙幹,做寬1米、長度不限的插床,澆足水後待扦插。   剪插條:從已經結果的優良母樹上剪取已木質化的當年生枝條,剪成長10-15釐米的插條,下剪成馬耳形,扦插深度為插條的2/3,株行距10釐米×25釐米,斜插於苗床上,插完後在苗床上扣一方形塑料拱棚,並開通風口,上凍後及時將通風口封閉,待第二年春插穗萌芽時澆一次水,逐漸打開通風口,30天左右撤去薄膜,秋季即可成苗出圃。   2:壓條繁殖   刺梨採用各種壓條方法都易獲得良好的效果,水平壓條成苗率高,除所壓枝條的先端數芽之外,壓入土中的每一節都能髮根生枝成苗,如為了保持一定的母株數量可用株叢外圍枝水平壓條,春季壓條,秋季即可切離起苗,一母株可得20株左右的苗。   3:組織培養   1982年高相福等開始對刺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進行了研究,並在當年培育出第一批刺梨組培苗。現將情況簡介如下。   選用優良單株上的莖尖進行培養。將採集來的莖尖,先用清水沖洗乾淨,去掉大葉片,用0.1%的昇汞溶液浸泡3—5分鐘;或用酒精浸泡半分鐘再用漂白粉飽和上清液浸泡6一10分鐘,用無菌水沖洗3—5次,然後在無菌條件下,剪去藥液接觸過的傷口,保留莖尖0.5—1釐米,插入裝在三角瓶內經高壓滅菌的MS培養基上培養。在溫度25±3℃、溼度60%一80%、光照強度2000—3000勒克斯、光照時間10±2小時的培養室條件下培養。   培養基的基本成分是(每升含量):硝酸鉀1250毫克,硫酸銨67毫克,硫酸鎂125毫克,磷酸二氫鉀75毫克,氯化鈣44毫克,硫酸鋅86毫克,硫酸錳22.3毫克,硼酸6.2毫克,氯化鉀0.83毫克,氧化鉬酸鈉0.25毫克,硫酸銅0.025毫克,氯化鈷0.025毫克,硫酸鐵13.9毫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8.65毫克,鹽酸硫胺素10毫克,鹽酸吡哆素1毫克,煙酸1毫克,肌醇25毫克,另加適量的萘乙酸或吲哚乙酸,將pH調至5.8,用0.9%的瓊脂固化,裝入1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培養液35毫升左右,用0.8千克/平方釐米高壓滅菌20分鐘待用。   莖尖插到培養基中培養18±4天開始生根,試管苗的根為1—14條,成放射狀分佈,開始為白色,後逐漸老化變黃,變褐,最後變為灰褐色。生根後的莖尖,成為一株完整的試管苗。當試管苗高1.5—3釐米,根長至1.5釐米以上,尚未老化變色前需進行第一次移栽。此次移栽是把適合移栽的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岩粉的小缽內,立即澆水後把小缽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假植5—6天。然後再把珍珠岩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裝有腐植土的小缽內,澆透水,置於塑料小拱棚內,此為第二次移栽。經過二次移栽的苗,在小拱棚內培育10天左右,即可去掉小拱棚,處於露地條件,此時要注意小缽的水分管理,上午要澆水,晴天陽光過強要用遮陽網。去掉小拱棚後經1個月左右,組培苗就可以移栽到苗圃中去。在貴州,以3—6月和9一11月移栽到露地苗圃最好,移栽成活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