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開學復工,是不是該和釘釘說再見了,它會被大量卸載掉嗎?

古情濃意


我覺得不會,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教育網絡化的邊緣。

在以前就很多人暢想過,上課教學不再需要面對面,工作不再需要面對面,而是通過網絡的形式,傳播知識和普及教育。現在已經完全擁有了這樣的條件,或者說在4G時代,就已經擁有了充裕的條件來實現,而5G的誕生則更加方便了這個過程。只不過,一直到疫情之前,真正的網絡化教育,網絡化辦公還沒有應用開,更多的只停留在一些小部分的領域,比如各種網絡課堂,比如一些互聯網微課平臺。

網絡教育的好處非常多,一是擴大了教育面積,而是降低了教育成本,網絡化工作也是相似的。在線式教育辦公,可以讓一切都可以變為數據,可以傳播,可以無限複製的數據。

好吧以上扯遠了。

對於目前而言,本次疫情潛移默化的推動了教育網絡化的發展,而釘釘首當其衝的成為了前線的主流軟件,它幾乎很好的解決了學校的教育,企業的辦公,它同樣的也符合了當前時代的趨勢。

疫情結束之後,釘釘的用戶肯定會下降,但是它仍然會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育工作體系的轉變,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開,除非被更好的軟件取代。


極端吐槽


先說我的預判,不僅不會涼,而且會乘著這場疫情的東風,繼續“火”下去。

不得不否認,這次在全國席捲的疫情,讓不少上班族和學生“不得不”使用釘釘和其他網絡辦公/教育平臺進行工作或授課,但是看一個事物的趨勢,我們就必須用辯證的角度看問題。

好了,我們先看那看釘釘在此次疫情發生前的表現: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阿里研究院聯合發佈的《釘釘商業生態系統及經濟社會價值報告》,截止2019年6月30日,釘釘企業組織數超過1000萬,用戶數超過2億。

阿里釘釘CEO陳航指出,未來組織最為核心的特點,就是以人為中心的智能協同,而智能協同的前提是在線。釘釘的五個在線,讓組織內所有的人財物事流程和數據全部打通,人與物、人與事、物與物、事與事等各個環節之間從傳統的協同變成了智能協同。針對於此,釘釘發佈自2015年1月發版以來最大的“智能協同”產品升級,涵蓋人和人的智能協同、人和事的智能協同、人和物的智能協同三大方面。

當然,釘釘的本職不是為網課誕生的,而是為了服務企業,佔據企業服務市場的。

釘釘網課突然爆發,屬於突發態,並非常態。疫情過後,學生們都不再網絡課堂,釘釘就會迴歸常態。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大量教師和學生用的方便,界面也十分友好,作為校方自然也不會放棄使用釘釘,比如,在線家訪、在線指導、在線佈置作業、在線打卡、上傳資料等等功能用起來都非常的高效便捷,釘釘也就自然不會被拋棄。

與此同時,通過這次疫情,包括許多傳統企業也是藉著這次疫情帶來的“大規模免費宣傳”,從而看到了線上辦公的一些優勢,那麼疫情結束之後,對於線上辦公APP的需求,肯定會比疫情開始之前要大。

最後我們再看一組數據:目前釘釘數據顯示,企業組織在釘釘上發起在線會議的數量,單日突破2000萬場、超1億人次,且每天還在快速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