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父母存在做人上的問題,作為兒女的你該怎麼辦?

愛唱歌的九平和莎莎


我覺得主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去彌補父母做的不對的地方。父母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平時遇到事情要好言相勸,不要硬來,一定要注意言語,不要讓他們覺得跟他們作對,合理引導他們不對的觀念。如果他們做的不對,或做錯的地方自己要後面收拾爛攤子,就像小時候父母跟你後面收拾爛攤子一樣。父母的生活圈不外呼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所以平時就跟他們多打招呼遇事不要太跟父母計較,有事情找我們。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你的行為做人很到位,時間長了父母也是會明白的。



微笑的生活一點通


如果是我,我應該給予理解和包容,畢竟是給予我生命的人。

我孃家前院就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家的關係說起來有點亂,就是男孩子的爸爸跟丈母孃好上了,後來他丈母孃跟丈人離婚了,老丈人受不了村裡的白眼,一氣之下南下打工了,至今也很少露面,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小兩口沒事就到我坐坐,難免就會嘮到他爸爸和他老婆的媽媽,說沒臉見人了,孩子大人都抬不起頭,恨死他們兩個了,我們當然就是勸嘍,關鍵這種事也沒法說啊,人家兩個願意,做孩子的沒法管,也管不了,這幾年,孫子都大了,兩人也不在家了去外邊打工了,現在很少同時回家了,回來都是一個一個回來的,估計是覺得影響不好吧,有時關於父母做人的問題,做子女的除了包容,真的沒太好的辦法,打也不是,罵也不是。


寶寶jiao


今年回家過年的時候,我發現我父親總是大聲的兇侄女,然後試圖用武力威脅她聽話一些,認真吃飯。我很直接的告訴他,他對孫女太兇了,這樣會影響到侄女的成長,而且他這樣也並沒有改善侄女的壞習慣。所以他需要耐心,用愛來糾正侄女的惡習。如果我都不指出來,那麼還能有誰會站出來告訴他,他錯了。作為兒媳的嫂子,不管是立場還是位置都不適合,兒子的哥哥也不適合。只有作為小棉襖,和他朋友般的我比較容易說出這樣的話,二不會引起家庭大站。


榮光期許


其實人無完人金無赤金,做父也有不足之處。只要不太過格都可以願諒,畢竟他們生我們養大我們。如果太偏心就不好,其實在兒女心中父母恩情最大。

如果連父母都不能願諒那別人更不好說了。

其實我父親挺偏心的,深深傷害了我。但他給我生命把我養大我不能和他計較,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


營口李大姐


我的父母做人還是比較入流的,但是他們遇到了很多不入流的朋友,這裡就不說別人了吧,就問題回答吧。

有個評論很好,我就複製粘貼修改一下吧。

在我們周圍一些家庭成員中總有一些“不入流、上不了檯面”的人和事,別人我們也管不住,我們自己的父母總可以管下吧,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往大方向說,我們有責任幫助其糾正並進步,當然對待不同的人應該要採取不同的方式,就像題主要“力求改變”的對象是父母,作為子女就得把自己的批評意見揉合到“家常對話”中表達出來,這樣既保留了父母的尊嚴(面子)又能讓他們聽得進去,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定的改變,當然你還應該留意父母的改變和進步,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和讚揚,(應該少一些尖銳刻薄之詞,多一些鼓勵、褒獎之詞),再配合一些“身體力行”的具體行為內容,相信你是會能改變家庭、並能向自己的理想目標發展的。

這位朋友說的話很有道理。





大人物and小人物


在我們的身邊尤其是家庭成員中總有一些“不入流、上不了檯面”的人和事,因此我們有責任幫助其糾正並進步,當然對待不同的人應該要採取不同的方式,就像題主要“力求改變”的對象是父母,作為子女就得把自己的批評意見揉合到“家常對話”中表達出來,這樣既保留了父母的尊嚴(面子)又能讓他們聽得進去,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定的改變,當然你還應該留意父母的改變和進步,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和讚揚,(應該少一些尖銳刻薄之詞,多一些鼓勵、褒獎之詞),再配合一些“身體力行”的具體行為內容,相信你是會能改變家庭、並能向自己的理想目標發展的。


趙廣州156130073


日本作家寺內壽太郎的一首詩《遺書》寫下“生而為人,對不起”。

我在想,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該有怎樣的經歷才會有這種感概。

最初的感覺來自父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人間天使吧,可父母沒辦法選擇。

《紅樓夢》探春無法選擇生母。探春和她生母趙姨娘的關係看起來的確很不好,因為探春稱呼自己親生母親為“姨娘”,卻認嫡母王夫人為母親,更是在很多公開場合不給趙姨娘留半點臉面,探春因此被很多人指責“不孝”,其實探春在很多情況下是很保護趙姨娘的,只不過不便明說罷了。

我們父母一輩,因為生活條件,大環境受限很多沒有受過教育,在各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其實人無完人,就我們來講,一樣的存在些問題,私下和父母多溝通溝通,但是真的遇到些情況下,我們還是要保護他們。畢竟父母養育之恩不可忘,難以回報。




喻家紅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相信大家生活當中,都聽說過這句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意思是說金子沒有純金,更加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作為父母也同樣如此,很多時候受舊觀念的影響,年邁父母的思想有些頑固不化,特別是一些老觀念老傳統!比如尊敬老人,當然尊敬老人是傳統美德,但是如果“倚老賣老”,又怎麼讓年輕人去尊敬愛戴?

就比如坐車“讓座”的問題,年輕人受到新時代的影響,思想開放,認為可以讓座也可以可以不讓座,因為花費同樣的錢財,更改享受應該有的服務,如果讓座給老人,那是尊老愛幼的美德,就算不讓座也是自己的本分。

如果本人父母真的這樣做的話,本人如果在跟前,一定會上前阻止自己父母的行為,並且道歉得到別人的理解!回到家中更會對父母作出規勸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更會讓父母明白,雖然想做座位可以,但是要徵求別人的同意,同意了再座。不同意,千萬不要強詞奪理、倚老賣老。要不然這樣壞行為的發生,會讓“尊老愛幼”的美德失去原有的意義,如果老人都這樣,誰還會謙虛禮讓呢?

所以在能規勸父母的時候,一定要給父母適當的建議!如果父母能改正更好,不能改正,作為兒女的要主動走上前來,替父母向別人道歉!相信也能得到別人的諒解!


民俗大文化


父母在做人上的問題只要不觸及法律,不違背道德,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站在父母的立場想一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和人生觀,不能用自己的思想觀念去評判上一輩人的對錯,他們經歷的和我們不一樣的生活,思想上的差異,根深蒂固,俗話說本性難移,做兒女的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挑剔和埋怨。



海島與夢


首先,父母做人做事是父母自已的事!

與兒女無關,爸仍是你爸,媽仍是你媽。

事情歸事情,關係歸關係。

其次,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那一個人沒有錯,那一個人不犯過混。

也許是生活上的事,也許是道義上的事,甚至是法律上的事。

你可以教育,可以引導,可以幫助解決,甚至可以“大義滅親",既然你是知情人了,你也應負起兒女責任。

但父母就是父母,就是生你養你培育你的恩人,這一點改變不了。至於如何感恩回報,那是你的事,父母決定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