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開園定植有什麼好方法?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三農的高度


導語:大家好,我是農事農忙。荔枝很多人都很喜愛,所以有很多人都來種植荔枝,那麼種植荔枝的第一步就必須就是荔枝的開園定植,以下就是開園定植要做到的事。

一、荔枝園的建立

新建荔枝園應根據不同土地環境進行規劃。山地和丘陵建立荔枝園,必須考慮雨季集中,水土容易沖刷流失的特點。建園應以水土保持為中心,採取相應的措施,著重三個方面:

1、按等高線修築水平梯田

這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關鍵措施。應按荔枝的行距測好等高線,然後由下而上逐級開墾,用石塊或草皮泥團塊疊砌梯壁,梯級外緣築起稍高於梯級地的坎基,泥坎基要打實,以防雨水衝崩。

2、合理設置排水溝和保護溝

這是防止沖刷的主要措施。在整個果園的上方,必須修築一道橫向的保護溝(俗稱隔水坑),以防山洪的侵襲。保護溝的深度和寬度,視山的集雨面積大小而定。每一梯級地的兩旁修築直向排水溝,使山水能由梯級地兩側排去。直水溝要相互連接,較陡的坡地,每隔一定距離要設“跌水級”,以減緩衝刷。每個梯級的內緣修築一條橫向水溝,使小雨時能保水,雨水過多時則向兩側排去,不致漫上梯級土面。

3、園地的山頂種植水源林

這是涵蓄水源、防止沖刷和改善園地環境的好方法。一般可在園地,上方的隔水坑外直到山頂,密植造林。平地建立荔枝園,要考慮地下水位高低,特別是水位過高、潮水常到的圍田區,要鍬築基圍,圍堤高度要求離最高水位二至三尺,以防潮水漲退的沖刷。基圍內鍬成大畦,寬二至三丈,排水溝深一尺半至二尺,寬二至三尺,聯結若干大畦的周圍,修建較深的排灌溝(俗稱運身河),形成三級排灌系統。然後在大畦上定位培土墩種植,以後逐年鍬深水坑,將泥培上畦而,直至填平畦面,成為一個荔枝園。

對品種安排,要考慮品種特點和所在地的自然條件,如遲熟的淮枝、桂味、掛綠、糯米餈、上書懷等,這些品種的花芽形成需要較低的溫度條件,故宜分佈於稍北的地方;而早熟的三月紅、白臘子、水東、大早、含笑等,這些品種的花芽形成所需低溫的程度,可以稍高,故可分佈於稍南的地方種植。在同一地區而土壤條件不同的地方,也要根據不同品種作出合理的安排,如山坡、旱地可栽培耐旱和適應性強的淮枝、甜巖、糯米餈等品種,而近水河邊則栽培耐溼耐澇的三月紅、水東、黑葉等品種。在同一果園內,為使荔枝花期有利於授粉受精,要有幾個不同品種的適當搭配,不宜種單一品種。

二、荔枝的栽植

1、種植季節

春植荔枝多在二至四月,早熟品種在立春前後,遲熟品種在清明前後。這時雨水較多,春植適宜于山地。秋植在九、十月間進行,此時雨水少,要注意及時淋水。在灌溉不方便的地方,多采用春植。

2、株行距

荔枝是大型果樹,樹齡長,結果多,通風透光要求比較嚴格,故種植的株行距較大,一般是二十一至二十五尺;但不同品種和不同植地環境,應靈活掌握,適當伸縮,如種植枝葉較疏的三月紅、水東等品種,或種植在通風較好的基圍、堤壟、灌渠兩岸,或僅種三幾行帶狀而不是全園整片種,則株行距可適當調密為十六尺半至十八尺,但對於樹勢高大而枝葉繁茂的品種如糯米餈、桂味、甜巖等品種,或種植於肥沃山坡地而又全園都種上荔枝,則要放寬,株行距為二十五至三十尺,比較合適。

3、種植方法

移苗出圃儘量少傷根,並要帶泥團,再用稻草纏繞苗幹,葉片過多則剪去一部分,以減少水分蒸發。植地如是丘陵山地,宜先開好深寬各三尺的植穴,施放腐熟土雜肥,可用雜草、塘泥、草皮灰、畜糞等加石灰少許堆漚腐熟以作基肥。種時將苗放在穴的中央,一般入土三寸左右,然後周圍填土,略加壓實,但不要用腳踩踏,以免壓斷幼根。種後充分淋水,保持土壤溼潤。晴天每日淋水一次,直至種活。平地因地下水位高,種時毋須開大穴,宜培土墩種植,土墩高約二尺,底寬三、四尺。如果是新築基圍或土質過粘的植地,種時宜培細砂,以防泥土乾燥後裂開,傷害根的生長,影響成活。風大的地區,種後要用樹枝扶持苗身,防止風吹動搖或人畜碰撞。種活後,每月薄施糞尿一次,以促新梢萌發,迅速擴大樹冠。

總結:做好上面的事,以後對整個荔枝園和荔枝生長都十分有利,按照這些步驟來,一定可以種植成功的,所以如果還有沒有完成的措施,趕緊完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