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的天,灰色的雲

也許每個人的青春,都有過那麼一段青澀、美好而又些許悲傷、彷徨的記憶。

翻開青春萌動的那一頁,讀完初中就進入了一所中專學校,那個年代,能考入這種學校,就是早早的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一下子成為國家公職人員,端上了“鐵飯碗”。於是周圍無不投來羨慕、讚賞的眼光,以及恭維的話語,成為全家人、全鎮人的驕傲!

入了學後,功課就鬆散下來了,不必那般拼命的努力,也進入了“夢想死亡”的溫柔之鄉,本該最努力的年紀,卻學會了安逸。於是、大家都去發展自己的愛好與特長:籃球場上馳騁的男兒成為學校最搶眼的“明星”,不管是男、女同學都視他們為偶像,但對於矮小的我來說,能在人群中抓個球都是奢望。

春光明媚,天空瓦藍,美好的季節有美好的顏色,因為喜歡多姿多彩而愛上了畫畫,陪伴寂寞沒有問題,從小就孤獨慣了,買了顏料和紙,想到什麼就畫些什麼,如果以後能當個畫家也不錯,因為從小就喜歡畫些東西,每每在圖書上看到賞心悅目的畫卷,尤其是古中國畫,就想自己也把它描下來,然而、每每作品成形時,自己都會覺得差強人意!果斷放棄、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堅持,太過隨意,不肯苦學,其他原因也有一籮筐,比如、有一點不得不說的,毛筆字寫得差是我的痛點,可偏偏最不喜歡做的事就是練字,觀古今中外的中國畫冊上,都撰有漂亮的毛筆字來完成署名,就這點、我根本就成不了畫家。

其實、畫家畫不出來的,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作家、詩人挺好!開始寫些文章和小詩,自得其樂,學校組織演講,為同學撰寫了一稿《龍的傳人》,她居然拿了二等獎。於是開始向各報及文刊投了些稿,卻都泥牛沉大海,銷聲匿跡。終於有個刊物說我的文章很好,得了三等獎,只要繳五十元可以領證書,寄去後卻杳無音訊。

有一次鼓起勇氣讓老師看了一首小詩《最後的綠色》:春, 萬物復甦,綠意盎然,草地、樹林、山坡、田野,滿目爛漫;給了熱情的夏,繁枝茂密,連高枝上蟬的叫聲,都充滿著綠得生命;豐收的秋風,帶來一地金黃、象上帝的手,掠過山川;然而、她的吝嗇,只給冬,留下最後一點生機,哪怕是風刀霜劍,都有一枝傲梅挺立,她是大自然,留下的唯一綠色。

老師給了最後評論,詩意有悖常理,人們讚美春,你卻讚美冬…

一聲聲琴聲,飄進耳中,優美動聽!人間居然有如此能打動心菲的物語,流淌的似一灣山泉,飄渺的如一縷輕煙,心靈徜徉的最高的境界,只有音樂,畫與文章無法表現的想象空間,她都能詮釋,聽著高山流水,走進春江花月夜,命運之手敲響年輕、澎湃的生命之門。

我跟著歌曲學會了唱譜,唱著五線譜瞭解著各種樂器,雖然高高不上去、低低不下來的嗓音,卻把音階唱得極準,我的血液中應該流淌著貝多芬、肖邦和阿柄…

熱愛並不代表著能力,樂器不可能無師自通,當你用奇怪的的姿勢去拉響小提琴時,那首《梁祝》早已經面目全非,《二泉映月》也隨著你笨拙的手指沒有了悽美。我的自尊心碎了滿地。人生要堅持、堅持要毅力,能投出美好的弧度,籃球應聲落網,場下的他每天都要揮灑汗水如雨。

年輕的我見異思遷,最後定會水中撈月,也許堅毅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朝氣蓬勃的你的額頭,可我!似乎已經步入人生的寒冬,有位可愛、美妙的綠衣姑娘闖進了我的眼簾,她會彈鋼琴、還會演奏琵琶,遠遠的從那間小房間內傳出來,時而是鏗鏘別緻、充滿著民族風的《彝族舞曲》,時而是那浪漫、動聽的《獻給愛麗斯》,她應該就是我生命中的那最後一點綠色,一切讓我如痴如醉。

《夢中的婚禮》讓我想入非非……

那是快近元旦的日子,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我的心久久忐忑,如剛漲潮的海水般,一刻不能安靜,一定要給仰慕以久的女神一點心意,想來想去親手做了個年卡,託友人送去,友人回覆:她很茫然,問是不是那位矮矮的、黑黑的瘦小子。

我、沒有淚水,沒有心酸,只是抬起頭看了看天:藍藍的天,灰色的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