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鉅艦”——南海一號的故事

1987年,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某個探測救撈公司合作,在廣東陽江海域尋找一艘東印度公司的沉船萊茵堡號,卻意外地發現了另一條深埋在23米之下的中國古沉船,這便是南海一號。

南宋“鉅艦”——南海一號的故事

南海一號沉船發掘

南海一號的名字,源於我國水下考古事業的創始人俞偉超先生。這是一艘尖頭船,長30.4米,寬9.8米,在那個時候,可以算作是“超級航母”了,能夠代表當時世界造船業中最高級的水平。哪怕到現在,它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會游泳的人,都知道在水裡邁步比在陸地上走路費力氣,那是因為水裡面會有阻力。所以,由於自然環境的差別,水下考古的條件也比陸地上的考古工作複雜和困難很多。因此,南海一號的打撈工作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一直到2007年才把船整體打撈出來。在此之前,它一直靜靜地躺在海面下二十多米深的地方,身上覆蓋著兩米厚的淤泥,船體保存得非常完好,既沒有翻掉、也沒有側躺,而是端端正正地立在海底,彷彿下一秒就可以重新啟航。

南宋“鉅艦”——南海一號的故事

南海一號 發掘現場

那麼這艘八百年前的船出海是去做什麼的呢?經過七年的清理,人們發現它上面承載著六到八萬件的文物,其中六萬多件,都是精美的南宋瓷器,既有景德鎮、龍泉窯等著名窯口的精品瓷器,也有帶著濃郁阿拉伯風情的瓷器,這是一艘即將進行遠洋航行的商船。那些異域風情的瓷器,也許就是為了符合客戶的口味而製造出來的。除此之外,還有各種金器、銅器和銅錢,以及船員的生活用品。打撈出水的第一件金器,就是《國家寶藏》節目中,廣東省博物館的“宋金項飾”。在發現的一個鐵鍋裡,還有一塊豬骨頭,應當就是船員們殘留下來的食物吧。


南宋“鉅艦”——南海一號的故事

宋金項飾 全長1.72米


南宋“鉅艦”——南海一號的故事

南海一號出土瓷器

藉由這艘偉大的沉船與大量的文物,我們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情景。在八百多年前的一天,一艘滿載著為國外客戶製作的瓷器的貿易商船,從國內的某個港口出發了,它的目的地是東南亞或者更加遙遠的中東地區。這是一次漫長的旅行,也是一筆非常賺的大生意,船上的所有人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某一天,商船行駛到了廣東省台山與陽江交界處的一片海域,這裡處在中國東南沿海通往東南亞地區的主要航道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但是,非常突然地,船隻沉入了海底。沉船的原因現在還不能確定,是遭遇了風暴?走錯了路線?船隻太重超載了?還是因為遇到了兇猛的大魚?

不論如何,這艘船就這樣在海里靜靜地沉睡了八百多年。時光飛逝,魚兒從它身邊遊過,泥沙慢慢覆蓋住了它,直到三十年前被人們發現。

南宋“鉅艦”——南海一號的故事

南海一號出土 銅鎏金龍紋開口環

在南宋時期,每年有上千艘像南海一號這樣的商船出海貿易。如果說,漢唐是伴隨著駝鈴與馬蹄聲,穿河西走廊過戈壁綠洲,締造陸地絲綢之路,讓更多的人認識了神秘的東方古國,那麼宋人就是用海船與風帆,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把華夏文明帶到了遙遠的彼岸。南海一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者和經歷者,宛如一座龐大的海底博物館,讓我們看到了八百年前偉大的文化藝術、頻繁的貿易往來和發達的船舶製造水平,在它的背後,是一個偉大的航海時代和一個富庶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