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你還記得初一語文課本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嗎?它是北大才女田曉菲於1987年10月,在她16歲的時候寫的一篇小說。

我隱約記得語文老師開篇講課說了這麼一段話:同學們,大家正值十二、三歲,十二、三歲是個充滿幻想,憧憬未來的年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同齡人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去感悟她的人生理想。

聽起來,《十三歲的際遇》讓人充滿了幻想,田曉菲是誰?《十三歲的際遇》為什麼可以入選語文課本,究竟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一、田曉菲是誰?

1971年10月,田曉菲出生於哈爾濱,4歲時,因父母到天津文聯工作,她也跟隨父母來天津。

4歲的她在天津市文聯大院的地震棚裡開始接觸文學,特別是對詩歌極有天賦,小小年紀便在《天津日報》發表第一首詩,之後又出版了5本詩集。

在天津第13中學,13歲的田曉菲還獲得詩歌創作獲獎,並結集出版。因此,她被北京大學西語系讀英美文學專業破格錄取。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在北大求學過程中,田曉菲結識了15歲考入北大的詩人海子,並得到他的鼓勵說:“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是位偉大的詩人。”當時的海子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哲學教研室任教。

1987年10月,田曉菲剛剛滿十六歲,情竇初開,又適逢北大建校90週年前夕,寫下了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通篇充滿著對北大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憧憬。後來這篇文章被選入國內初一語文課本。

4歲寫詩,13歲入北大,16歲寫的文章被入選中學課本,田曉菲的迥異人生,真是羨煞旁人。而與她一樣的同齡人,4歲恐怕也不認得幾個字,13歲也剛小學畢業或者剛上初中,16歲挺多才高中畢業;可是田曉菲已是北大三年級的“老生”了。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二、《十三歲的際遇》為什麼可以入選語文課本?

《十三歲的際遇》之所以可以入選語文課本,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田曉菲寫這篇文章,除了抒發感情之外,字裡行間都是在讚美北大。她回顧了自己與北大的淵源,特別是在北大兩年學習與生活的感受,表達了熱愛北大、讚美北大以及為了北大而必將離開北大的複雜感情和渴望自由飛翔、渴望創造的精神。而且,這篇文章不同與其它誇北大的文章,此文誇北大詩意盎然,使人讀來加深了對北大的印象,如身臨其境。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其次,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寫,便於抒發感情也使讀者感到親切自然,寫出了極大的生機勃勃,值得人們去向往,去追求在北大的學海中遨遊。況且,田曉菲入北大時剛剛13歲,她的這種際遇除了使人讚歎之外,更容易勾起人們平靜的內心,讓人心血澎湃 。

正是因為此文讚美北大,而且文筆流暢舒適,同時起到了向廣大中學生宣傳北大和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所以被選入中學課本。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三、田曉菲現如今怎樣?

1989年,田曉菲北大畢業,但聽到詩人海子臥軌自殺的消息之後,她很長時間沒有寫詩。她無法理解一位鼓勵自己堅持的詩人,為何沒有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從那以後,田曉菲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兩年後,20歲的她到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攻讀博士,並在1998年6月,從哈佛畢業,獲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

也許很多人關心她嫁給誰了?

確實,她的婚姻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27歲的田曉菲哈佛畢業後,在一次旅遊中,接受了她的導師52歲的宇文所安對她表達的愛意;於1999年元旦,兩人在美國的紐約州舉行了浪漫的婚禮。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從此以後,田曉菲平步青雲:1999年,任康奈爾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邀請她到東亞系擔任講師;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學副教授;2006年9月,年僅35歲的田曉菲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教授,直至如今。現如今,她已經改國籍成為一個美籍華人。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每個人都有追求愛的權利,這無可厚非。但是看了田曉菲的“際遇”之後,以前對她“十三歲的際遇”美好印象已蕩然無存,難怪語文老師從未說過她的人生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