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景色的詩詞很多,有哪首詩詞能夠描寫春季郊原的景色?

王大可的浮生散記


一、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1.

原詩: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2.

出處:《秋思》張籍

3.

釋義: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二、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1.

出處:《山居秋暝》王維

2.

原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

釋義:剛剛下雨以後的山巒,顯得格外空寂,黃昏的天氣,略帶涼意。明亮的月光,照耀著一片松林中間;清清的泉水,在山石縫隙裡潺潺地流。竹林裡傳來陣陣洗衣女子回家的喧笑;蓮蓬抖動,那是漁舟在行走。任憑春天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間秋色卻是我永遠留駐的理由。

三、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1.

出處:《秋夜曲》唐 王涯

2.

原詩: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夜曲》王維

3.

釋義:月亮初升時秋露已經稀微,身著單薄的羅衣並未更換別的衣裳。漫漫長夜滿懷深情地銀箏撥動,心中害怕獨守空房,不忍進屋睡覺。

四、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1.

出處:《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2.

原詩: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3.

譯文:宣城優美的風景猶如畫中一般,傍晚站在陽陵山北樓上觀賞晴空晚景。宛溪、句溪水流清澈,鳳凰、濟川二橋的拱門和水中的倒影合成圓形,有如明鏡,又像跨過溪水的彩虹。炊煙裊裊飄入桔柚林中,平添了一份寒意;秋意濃濃,梧桐樹葉桔黃紛紛落地。誰會想到在這北樓上,還有人面對秋風懷念詩人謝朓呢。



雲1765


讓我來寫郊外春色,那我可能會選王昌齡的這首《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柳。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好一幅春光,好一幅美景,可是大好春光無人同賞共遊,所以這個裡面的春色也就顯得更加的豔麗,也只是更加美麗的春景中,才讓這一個閨怨的女子的這種哀愁顯得更加的明顯。

也正是在這種美麗的春景,更能夠反映出她的哀愁,而他的哀愁也更能夠襯托出春光的無邊。

實際上呢,楊柳色一句,寫出了春色無邊。寫花而不著一個花字,寫春卻不寫進所有的春光,讓人拍案叫絕。

所以我認為當年的乾隆在西湖的題寫“蟲二”二字也正能體現這種心情和心境。

春光雖好,必有同賞之人才為最好的春景,郊外的春光無限必有同遊之人才為最樂。

郊外踏青尋春色一定要陪同家人或攜上三五好友,帶著一個好的心情,在一個好的春光明媚,一起出發吧。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解和看法。




公常隱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春天是外出遊玩的好時節,不禁想到蘇軾的一首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是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這首詩描繪的是:竹林外的三兩枝桃花已經開放了,最先知道江水變暖的是正在戲水的鴨子。蔞蒿長滿了河灘,蘆葦長出新芽。正逢河豚逆流而上,由海歸江的時節。往北方飛的大雁就像向北歸去的人一樣,依依不捨的,差一點就離群掉隊了。雖然相隔千里,但也知道此時北方的沙漠還是常常颳風下雪,還是在江南度過半個月的春天吧!

最有趣的是這首詩實際上是一首題畫詩。詩裡描繪的,有畫作裡的景色,還有一部分是詩人的想像。但整首詩給人的感覺就是初春時節,詩人在郊外春遊時看到的景象。通過對植物和動物細微觀察的描寫,使讀者產生聯想,彷彿這個畫面就在眼前。這就是春天來了的樣子,這就是春天郊外的景色。


析木君


寫春色春光的詩詞名篇很多,寫春天郊原景色的詩詞也很多,但我覺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詩是典型代表。我們先來看原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簡要解讀此詩,其獨到之處在於:

  1. 另類天氣人清涼。一般寫春天都會說春光明媚之類,但此詩並無豔陽,而是寫雲低春水漲綠,讓人感覺空氣特別滋潤,人也滋潤。實際是變不利為有利。
  2. 遠近高低春色深。遠處有云,近處有水,抬頭見鶯燕、低頭是花草。人在景中走,到處看不夠,即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也傳遞出詩人心情的喜悅。
  3. 動靜聲色耳目新。黑雲碧水,黃鶯玄燕,嫩草雜花,綠樹白堤,色彩豐富;人歡馬叫、鶯歌燕舞,多重聲音悅耳動聽,有動有靜充滿生機,讓人振奮。

當然,詩人最後又寫出了自己戀戀不捨的心情,把對春天的讚美和內心的喜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通過以上簡要三點,不但可以加深理解此詩的詩意,還能學到寫詩的方法:只要合理安排好遠與近、聲與色、動與靜、情與景諸多要素,就能寫成一首不錯的詩。

大家不妨一試。


羑里於叔


寫春天,還是郊原,那麼北宋的畫竹大家文同文與可有一首《尋春》,原詩是:

馬行如疾輪,十里去尋春。

盎盎日光麗,鮮鮮雲色新。

樓臺出花木,道路夾松筠。

欲買前村酒,陶然作醉人。

很明顯十里尋春,必然是出了城,到郊野去了。騎馬出行,一路風光,日光豔麗,雲色新鮮,樓臺花木一派怡人之景。而心醉買酒,買酒又欲做醉人,酒之醉人,和人之自醉相融,寫出了郊外尋春愉悅之情。





無心隨墨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我覺得白居易這首《大林寺桃花》將山寺春色裡,桃花盛開的迷人仙境,描寫得讓人如痴如醉,回味無窮。





麗春辰諾


“不讀唐詩三百首,怎知江南春幾許。”江南春來早。唐詩宋詞裡看春色,不會做詩也會吟。

那我們翻開唐詩宋詞,看看有多少春色入了詩詞:

歐陽修騎馬去踏青吟道: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仲春郊外景色,和風日麗,楊柳依依,蝴蝶翩翩。是不是很美啊!

劉禹錫也去爬山觀春色,搖首拂鬚作詞: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一幅春天山野的景色躍然眼前。

白居易這句描寫春天楊柳的詩句要記住,和朋友一起出遊時吟出,顯得很文氣: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當然你還可以用此詩來誇讚你的女友“楊柳小蠻腰。”,很文雅,立馬圈粉。

下面這些描寫春日景色的詩句簡單好懂又好記,沒有表明出處,記住了,就是你的了,見景成詩,好有面兒的。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峰

春風嫋嫋,扶疏綠竹正盈窗。

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春水才深,青草岸邊漁父去;

夕陽半落,綠莎原上牧童歸。

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有書薰衣草


《寫春不露”春”》

雪罄冰融淨,

石溪唱不停。

幼芽撐目笑,

阡陌草花榮。



雲遊鷹


吉安縣,古稱廬陵,地處江西省中部。春景如畫,有感而發。

五絕•小城春色美二首

其一

小城春色美,光景半蘇杭。

旭日東昇處,樓臺碧水芳。

注:半蘇杭寓意小城春色像蘇杭一樣美。

其二

久雨豔陽歸,風輕燕雀飛。

湖光融翠色,滿目盡芳菲。


王鐵兵字老鐵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

萬里河山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

花紅柳綠,鳥語花香。

飛燕銜泥歸來築巢忙,

鴛鴦慵睡沙灘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