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公斤小麥只值1瓶山泉水錢,請問以後怎麼振興農業農村?

鄧承紅665


近期1公斤小麥只值1瓶山泉水錢,請問以後怎麼振興農業農村?說實話,糧食價格太低,是導致農村人不願種地的主要原因。

有的人可能會說:"糧食便宜不好嗎?大家生活成本低呀!“說實話,這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糧食價格高,會提高許多人的生活成本,特別是對低收入家庭。但是話又說回來,糧食價格這麼低,二斤小麥才趕上一瓶山泉水,會嚴重打擊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的。小麥畝產本來就低,一畝地不超過1000斤產量,而利潤的話,不會超過300元,一年種十畝小麥的利潤,比不過外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大家看下這個利潤差距會有多大。

可能有人又會說:"水貴,自然有水貴的道理,它也是有成本的,什麼運輸、人工、經銷等等"。要是這麼說,難道小麥種植不需要成本嗎?從種子到種植,到管理,再到收穫,哪一點也不會比生產水的成本小。所以說,不進行對比還好,越比農民感覺越虧,就會導致大量棄耕、拋荒的出現。

糧食價格這麼低,農民種植積極性都不大,以後農村怎麼振興?這個問題,也是大家常說的飯碗問題,我個人認為,雖然我國現在走的是市場經濟,但是一旦糧食供應出現嚴重短缺,那麼西方國家卡我們脖子的醜惡嘴臉又將顯露無疑。所以國家只有加大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大農業補貼,或提高糧價,讓農民種地能得實惠,能生存,才能不讓土地拋荒,才能保住我們的飯碗不被扔了。

總之,糧食價格過低是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長此以往下去,是真的沒有幾個農村人願意再回農村種田的,大家認為呢?


壞男人說小龍蝦


導讀:我是農村長大的娃娃,好多年一公斤小麥的價格在兩元左右,一瓶水也就是兩元錢甚至更高;表面上這些年小麥沒有降價,甚至小幅度上漲,但是和物價上漲水平、人民幣貶值速度來看,小麥利潤比十年前降了至少30%,這也是越累越多的農村人不再種地為生的原因。

一、農村人種地已經養不活自己

我老父親60歲了,前兩年還種我老家的十多畝地,辛辛苦苦一年純利潤也就一兩萬,一兩萬可能就一個“蘋果”加上一個可以裝菜的“名牌包”就沒了,可這兩個東西用了兩個老人一年的時間。

對於一個一家三口的家庭來說,在家種地完全不夠養家餬口,三個人吃飯穿衣一年少說兩三萬,孩子上學的錢都沒有。雖說現在的農村醫保報銷比例很大,但是遇到大病的時候,需要轉院報銷比例下降,種地辛辛苦苦攢了五六年的錢一次重病就沒有了,在家種地孩子上不起學,老人生不起病。

二、如何振興農業和農村

傳統農業的種植已經養不活農村人,和社會的進步和變革一樣,“固步自封”只會走向滅亡,農村人需要改變。如今農村常見的做法就是“年輕人出外打工,老人孩子留守”,這樣的做法打工掙到了錢,家裡老人種地也收穫了糧食,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也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留守兒童”常年見不到父母,有了錢沒有了“教養”,逐漸走向“問題少年”。“留守老人”常年見不到自己的子女,農村子女“孝順”只有用錢來表達,孝順就是掙錢給老父老母花,子女的陪伴已經成為“奢侈品”!

如今已經不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了,所以糧食就顯得不再是那麼重要,導致了糧食的價格越來越低。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是“高科技的時代”,就像開頭所說的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可能買不起一個手機,買不起一個電腦。站在世界的趨勢來說,我們中國出口了幾千萬條牛仔褲才能換一個飛機發動機,幾千斤糧食才能換一個比手掌還小的電腦芯片,有些“虛無縹緲”的技術,多少錢人家都不願意給,這就是現在“糧食多麼不值錢”。和“一車的小麥換了一個芯片”相比一公斤小麥換一瓶山泉水已經挺多了。

那麼未來的農村要怎麼振興呢?我覺得有這麼幾個方向:(1)農業現代化,也就是種地採用更多的機械,使用更少的農民;(2)依靠當地資源創辦工廠,讓“失業”的農民都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3)發展當地特色的旅遊產業,依靠文化和景色等資源帶動當地的農村經濟;(4)發展高端製造業,不再僅僅依靠“薄利多銷”來掙錢,走“少而精”的發展路線。

結語: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深知農村人掙錢不易,小時候撿花生、撿小麥賣了錢都要給父母補貼家用;如今糧食不值錢了,我們農村人不能再依靠種地養家餬口甚至發家致富了,我們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能每天都在抱怨“為什麼糧食越來越便宜了”,還不如想辦法做點掙錢的事兒。我老家那邊一些農村人種大蒜,這幾年也掙了些錢,我覺得這就是他們的改變,同樣是農村人,你也可以想一下我還可以怎麼做來讓自己掙錢。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覺得還不錯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吧!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喜歡的話就關注一下吧!】


伊人間


類似提問看過多次,大家說了也不起作用,只有外國人不向中國出口糧食卡你脖子的時候,到時看會引起重視唄,真正到那一天恐怕就遲了,沒糧吃比什麼都可怕,到時候什麼房車錢都不能救命,問題是拿錢買不到吃的。中國人愛健忘,上世紀六零年前真正餓死人,時年我只有三歲,據父母講:我們吃糠加樹皮,把樹皮磨細,再把糠和樹皮粉,用篩子篩成粉,原後做成粑,吃了兩天,肚子拉大便拉不出來,用紡線鐵針掏肛門來排大便,有時還帶血。想想那個代年熬過來的人,現在六七八十歲了。前車之鑑,現在誰都忘了。叫訓啊。


歷史刻錄


小麥是人們的主要糧食之一,自古小麥的種植就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小麥的高產與否關係到糧食安全,因為小麥的產量下降出現的災荒年更是數不勝數,所以重視小麥的生產種植非常重要。最近幾年時間,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小麥的收購卻一直不穩定。一公斤小麥的價格低於一瓶礦泉水的現象已經是一種常態了,很多種植戶因此會有很多的抱怨,但實際上礦泉水價格高於小麥價格是正常現象。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小麥和水都是人們生活中必需的物質基礎,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不會太高,人們應該都能夠支付。1瓶礦泉水價格高於小麥價格是應該的,因為礦泉水和小麥不是同一層次的商品。小麥充其量算是初級農產品,礦泉水是加工以後的產品,礦泉水走的本來就是相對高端的路線。如果用精裝的麵粉價格來和礦泉水價格對比就更公平,二者都是經過初步加工的商品,且具備了一定的商品屬性。

其次小麥的價格也並不一定都會低於1瓶礦泉水的價格,會存在兩個重要考量因素:一是小麥的價格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價格是有所不同的,小麥價格高的時候能達到1.3元/斤,一公斤小麥價格自然會高於礦泉水價格;二是不同品質的小麥價格也會有所不同,優質小麥的價格會明顯高於普通小麥價格。1公斤小麥價格低於1瓶礦泉水價格反映出的是,我國小麥種植過程中的誤區,小麥種植只重產量,卻不重視質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小麥自然很難賣上價。

振興農村和農業是非常大的問題,振興農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村村通公路,家家有網線,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重點關注農村老人、留守兒童的生活現狀,全方位保證其生活質量;三是吸引優質人才回到農村,發展農村,帶來農民致富創業。如今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能夠滿足生活需求,但是相比城市來說還有很大距離,築巢迎鳳歸,讓更多金鳳凰能夠來到農村。

農業的發展則需要從根本上去提高,改變原有的小農思維和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振興農業要從以下三點著手:一是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技術,促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能有所提升;二是延長產業鏈,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讓更多的利潤進入農民的口袋;三是開拓銷售渠道,構建屬於農產品銷售的渠道信息和網絡。我國是農業大國,但目前來看還不是農業強國,生產技術和供應鏈體系還需要不斷的完善,規模化農業必須穩步推進。


老農民說事


振興農村農業,得靠國家政策和宏觀調控。農民自身無法改變現有狀況。

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有時候也不一定有好的收成,可謂是粒粒皆辛苦,但到頭來1公斤小麥的價格還比不上一瓶山泉水的價格。

山泉水泡沫太多。只有我們用力搖一下里面就全是泡沫!賣山泉水的人有商業頭腦,懂得包裝,會用詞語,有的是錢,能做得起廣告,能聘請得起名人。況且名人的出場費很貴,賠本的買賣他們是不會做的。他們比農民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享受。

至此,一瓶山泉水的價格比1公斤小麥的價格高也不足為怪。但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出臺相關政策,就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原有的認知,就要打歪風,揚正氣!




潺潺地山泉


糧價低不只是中國,世界很多國家糧價更低!他們的糧食更不如一瓶礦泉水。

要不中國那能進口到糧食。

中國的農產品無競爭力,是生產方式注產的。從根本上轉變小農經濟模式,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就是說,小農經濟,毫無競爭力。


乾杯安德烈


用“嘴”振興肯定是不行的,近期總是看一些專家吹捧農民的收入翻了多少倍,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如果說這是不是事實,這確實事實,但專家們,你們考慮到物價的上漲,金錢的膨脹了麼?就像題主說的,1公斤小麥就值一瓶水錢,這其實挺帶有諷刺意味的,最早的礦泉水5毛錢,可能連半斤水稻都買不了,但現在呢,礦泉水升值了,小麥卻原地不動,這就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近些年,城市建設的發展推動了很多農民拋地打工,原本不到1億的農民工團體,從2012年開始,現在增長到了3億,這也反映出現在種地的收入確實不如打工的收入,如果真正想振興農村農業還是要從最基本的解決提高農民收入問題,沒有收入一切都是空談。

個人覺得如果真的像改變振興農村農業,一定要發展特色農業,藉助現在大好的政策、穩定的平臺、順暢的物流,如果繼續保持傳統農業一成不變,那麼將來農村流失的人口會越來越多,農村的山山水水都是一種自然資源,我們也是可以充分利用起來的,一個蘿蔔雕刻下就成了名菜,我們也可以借鑑這個方法,把我們的農村包裝下,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旅遊者為農民創造更多的收入。

最後一點忠告就是,千萬不要忘了我們現在每年還在進口大量國外的糧食,這也意味著我們還是要警惕將來“斷供”的危險,所以我們不管怎麼發展農業,我們一定要先保證我們自給自足的農業,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一起種植


你的這個價值對比確實很貼切,小麥一公斤2元錢,而山泉水也需要2元,所以他們是對等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振興農業農村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切莫大方向大方針的講,因為對於農民只有農作物效益高了才是硬道理。

小麥在2020年取消了保護價的機制,現在是隨著市場價格走,也就是說如果市場緊缺那麼小麥的價格就會高,如果供大於求那麼價格就會低很多,所以小麥的銷售其實跟礦泉水是一樣的,礦泉水完全在於包裝,一平普通的水,在經過一些列包裝後就成為了礦物質豐富的山泉水,這就是市場的差異化。

而我們如果以後想要振興農業和農村,我們也是一定要順勢而行,比如現在的電商平臺流量就非常大,很多農戶都是通過包裝、賣慘最終把自己的產品一售而空,而且人們還是心甘情願的去買,對於這個銷售方法和手段我們都是需要借鑑的。還有很多農村,平時就是一個普通的村子,但經過包裝後,利用當地特定的地理條件或者有名的建築物風景就可以成為旅遊文化聖地,在經過人們的參觀後,其價值也是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就是未來農村的發展方向,如果單一的靠農業,將來的農村必定會原地不動,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信息進行資源的挖掘。

如果實在沒有可以包裝的優勢,我們就要從發展農業來解決問題,比如建立農村合作社,將空置的土地進行流轉,運用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作物產量,等等方法都是可以提高農民收入的,雖然現在小麥和山泉水是劃等號的,但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誰高誰低是要聽從市場安排的,所以我們只需順勢而行即可。


布衣小農人


對於題主提的這個問題,的確是目前現實當中存在的一個大問題。一公斤小麥兒按照目前的價格也就在2.4元左右,而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平均在2.5元左右,優質的礦泉水價格甚至更貴,達到了5元錢一瓶。這樣就使得礦泉水的價格比小麥的價格還貴,並且一瓶礦泉水的重量也就為一斤水,而兩斤小麥還不如一斤礦泉水之前。

題主是在懷疑糧食的價格比較低,而礦泉水的價格卻比較高,使得農村沒有其他的發展的空間。其實任何商品都是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的,當然這個價值包括其商品的本身價值,加上一些損耗或者是包裝等無形價值。對於商品的價格,那就是在價值的基礎上加一部分利潤,或者是虧損減一部分價值。



其實根據經濟學的規律來看,價值和價格之間表面上看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價值高的東西價格就會高,價值低的東西價格就會低,當然排不排除那些炒作的泡沫價格。價格始終圍著價值上下波動,一旦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那麼價格就會高於價值,這就是商品的利潤。如果說價格低於價值,那麼這個商品就會出現了虧損。

就在目前兩斤小麥還不如一瓶礦泉水之前,從表面上來說兩個價值是不相同的。畢竟小麥有一定的種植成本,特別是種植戶辛辛苦苦的種一年,其價值應該高於從山上淌出來的礦泉水之前。但是礦泉水是經過商業包裝,也就是商販經過加工以後又打出了商品牌,這無形的增加了礦泉水的成本。




就目前農業是基礎的產業,而且農業也是一個微利的行業,怎樣才能夠振興農業農村呢?首先就是必須實行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種植,產業化種植,科學化種植,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農業的種植成本,才能夠使得農業的利潤增加。

其次,要對農業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價格比較高的一些農產業;對農村實行現代化都市的建設,也就是城鎮一體化建設。比如糧食價格非常的低迷,可以改正一些優良的品種的糧食,或者是改正其他的經濟作物。當然也可以調整為改成種養殖業,畢竟現在養殖業的行情和利潤都非常的高。



第三,必須把農民從土地上徹底的解放出來,讓農民自主創業或者進城打工賺錢,這樣農民的家庭收入就大幅度的上升了。在城市每個月的工資不低於3000元,但在農村種地一個家庭六七畝地一年也就是3000元左右的純收入。

第四,讓城市的企業走入農村,也就是把企業建在人口密集的農村。這樣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就可以到企業裡去打工,提高農民的家庭收入,讓農民做到看家打工兩不誤的狀況。當然企業入住農村以後,那個效益不斷提升了,而且也發展了農村。


宗元三農堂


農村人都跑光了,還振興什麼,沒有年輕人,怎麼振興。現在農村做裝修的都開始跑城裡了,因為農村沒有人蓋房子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至於農產品的價格,還是別指望了,等到沒有人種地了這東西的價格才會上來,現在國家寧可補貼也不讓農產品價格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