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疫後重生還要多久?


旅遊業疫後重生還要多久?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給旅遊業蒙上了一層陰影。隨著中國國內疫情呈現向好趨勢,旅遊業正逐漸復甦。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等23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出臺19條措施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其中旅遊被多次提及,包括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擴大口岸免稅業務,增設口岸免稅店;積極研究出臺便利外籍人員入出境、停居留的政策措施,形成一批吸引境外遊客的旅遊消費目的地等。

旅遊業疫後重生還要多久?


旅遊市場有序恢復

串聯著“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的旅遊業對綜合消費的帶動輻射效應一直被廣泛認可。人民文旅智庫理事長吳若山表示,尤其是遇非常時期需要重振消費,旅遊業往往都是第一梯隊的“消費入口”。

迴歸當下,旅遊業界的普遍共識是,疫後旅遊業的復甦將遵循國內遊、出境遊、入境遊的順序。這一特徵在當前旅遊市場的恢復過程中已逐漸顯現。

3月20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佈的“2020疫情後旅遊大數據調研項目”的首個調研報告顯示,“旅遊”是疫情期間中國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疫後旅遊市場潛在需求巨大。有43%的被調查者表示,如疫情結束會選擇在3-6月出遊,其中選擇在5月出遊的比例達16%。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遊成為疫後國人的出遊首選。根據報告,90%以上的被調查者表示將選擇國內遊,排名前十位的熱門目的地為雲南、海南、上海、西藏、北京、四川、廣東、浙江、重慶、新疆。

民宿業、民航業、景區的回暖跡象也愈發明顯。民宿方面,途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途家平臺的民宿瀏覽量和預訂量看,民宿將在“五一”假期迎來明顯的客流高峰,其後的小高峰或出現在端午節假期。民航方面,同程藝龍與飛常準聯合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民航客運市場復甦趨勢報告》顯示,3月以來,全國民航每日的客運量基本維持在40萬人次以上,比2月份明顯回升。從同程藝龍平臺的搜索數據看,清明假期前和五一假期出發的機票搜索指數出現明顯波峰。景區方面,截至3月16日,全國已有3714家A級景區恢復營業,復工率超30%。

旅遊業疫後重生還要多久?


多舉措提振跨境遊

出境遊方面,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出了入境旅行禁令。3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部分疫情嚴重國家的旅遊提醒,建議中國遊客暫勿前往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美國等高風險國家旅遊。

世界旅遊聯盟近日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市場景氣報告》也顯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的景氣指數巨幅下滑至-117,比去年同期暴跌124個指數點,達歷史最低。同時,在疫情全球化衝擊下,從業者對2020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市場的整體業績預期極為悲觀,景氣指數同比大跌113個點至-113。

報告認為,鑑於境外疫情的發展形勢,相較國內遊市場,出境旅遊將需要更長的恢復週期,但相信中國出境遊市場長期向好的發展基本面不會改變。展望未來,中國出境遊市場增長的潛力依舊強勁,中國經濟與居民消費力的持續增長、下沉市場滲透力度的進一步加深、國際簽證環境的進一步放寬、跨境交通網絡的持續優化以及契合中國遊客需求多樣產品的推出,均將助力中國出境遊市場的積極發展。

受疫情影響的還有入境遊。世界旅遊聯盟同期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入境旅遊市場景氣報告》稱,當下,疫情在中國國內雖已初步得到控制,但其在國際蔓延的趨勢愈演愈烈,且由於各國經濟和醫療實力的差距及防控干預手段的區別,預計全球範圍內的疫情緩解仍需時日,因此,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對此,吳若山也有同感,“相比國內遊、出境遊,入境遊是此次疫情受損最嚴重、恢復最困難的領域。因此,《實施意見》對入境遊著墨頗多,提出從加強入境遊專業人才培養、提升多語種服務水平、出臺相關便利政策措施、優化購物離境退稅服務等角度重振入境旅遊。但入境旅遊的重振不是當前的主要任務,要根據全球疫情的整體發展狀況‘適時’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