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關羽的東吳大將,死後千年為何轟動了日本?

秉燭讀春秋


三國時期,生擒關羽的東吳名將是孫權的發小朱然,雖然他在演義中被羅貫中黑的非常慘,但這並不影響他曾“威震敵國”,而且在他去世一千七百多年後轟動了整個日本,後來,日本NHK電視臺還為了朱然兩度拍攝紀錄片。



談到三國,我們第一印象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演義中,為了凸顯蜀漢人物的正統與光輝形象,很多蜀漢政權之外的英雄人物就遭到了羅貫中的拋棄,甚至是蔑視,朱然也不例外。

在演義中,朱然一共出場兩次,第一次是呂蒙白衣渡江時,朱然作為呂蒙的部將,和潘璋一同擒殺了關羽。然而,第二次出場就倒了大黴,在夷陵之戰中,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大敗而歸。此時,朱然率軍追擊,結果被趙雲攔截,雙方僅交手一個回合,朱然就被刺殺。

看到這兒,大部分人覺得朱然很菜,簡直就是個草包,連抵擋趙雲一招的本領都沒有。

不過,演義並非歷史,正史上的朱然不僅不菜,反而非常勇猛,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另外,他也不是死在趙雲槍下,而是活到了68歲,壽終正寢的。



正史上的朱然

朱然本名施然,幼年時過繼給了舅舅朱治為子,改名朱然。過繼給朱治之後,朱然曾經和孫權一同讀書學習,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成年之後,孫權提領江東,朱治也依靠著這一層關係成為了山陰令,加折衝都尉,管理五個縣的區域。後來,朱然又做了臨川郡太守。

當時,正值臨川郡山賊四起,所以,孫權給了朱治兩千兵馬。沒有想到的是,朱然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叛亂,這讓孫權驚訝不已,也因此,朱然開始了軍旅生涯。



公元219年,朱然跟隨呂蒙攻打荊州,在臨沮生擒關羽,孫權聞訊後,加封了朱然為昭武將軍,西安鄉侯。後來,呂蒙病逝,孫權讓朱然代替了呂蒙的位置,鎮守江陵。

夷陵之戰中,朱然和陸遜合擊劉備,迫使劉備退回了白帝城。此時,東吳很多大將建議孫權乘勝追擊,吞併川蜀,但朱然和陸遜意見一致,認為曹丕居心叵測,定然會向荊州地區用兵,應該立刻召還大軍防備魏國。

一段時間後,曹丕果然派遣了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人圍攻江陵。

此時的朱然僅有五千士兵,所以,孫權派遣孫盛、潘璋、楊璨等人支援朱然,但都被曹真、張郃等人擊潰。

在這種士兵匱乏,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朱然毫不畏懼,妥善安排防禦,激勵士卒,還乘敵人疲憊的時候主動出擊,攻破了兩個軍營。最終,曹真、張郃在僵持了六個月後被迫撤兵。也是因為這一戰,朱然的大名“威震敵國”。



接下來的歲月中,朱然依然奮鬥在一線戰場上,立下了無數戰功,受到了孫權極高的禮遇,

公元249年,68歲的朱然病逝,孫權素服舉哀,極為傷心,以此可見朱然在孫權的心中極為重要。

朱然去世後,他被葬在了自己的家鄉,也就是如今安徽馬鞍山雨山鄉,千百年後,這座墓葬重見天日,他墓內出土的文物也轟動了整個日本。



朱然墓內文物

1984年6月,一個工廠在進行基建時發現了朱然的墓葬,隨即,安徽省的考古人員進行了保護性發掘。

經過發掘,墓內出土了漆木器、瓷器、陶器、銅器在內的物品共計140餘件,其中,漆木器超過了一半以上,另外,這些漆木器上面,大部分都有彩繪人物故事以及動植物紋圖案。

在眾多的文物中,有一樣格外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那就是漆木屐。



眾所周知,日本人一直對木屐有著深厚的民族感情,在他們的認知中,木屐是他們本民族的發明創造。為此,日本還曾計劃將木屐向聯合國申遺。然而,這一次朱然墓中的漆木屐出土,向世界證明了木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所以,這次事件狠狠的打了日本人的臉。

後來,這件事在日本引發了強烈關注,所以,日本NHK電視臺曾兩次前往鞍山,拍攝了紀錄片《三國萬里行》和《中華五千年》。紀錄片播出後,不少日本機構邀請我國將文物帶到日本展覽,所以,我國也帶著部分文物到了日本巡迴展覽,這件事也受到日本各界的廣泛關注。從此,人們也認清了木屐的起源,改寫了日本木屐的歷史,意義極為重大。

最後說一下,我國發明木屐非常早,今天的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時,我華夏先民已經開始穿著木屐。而且在良渚文化遺址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兩件四千多年的木屐。




在各種文獻記載中,木屐也一直是古人常見的足衣(足衣;先秦泛指鞋襪,漢代以後,足之內衣稱為襪,足之外衣指鞋)。至魏晉以後,木屐開始傳入日本。因為木屐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泥水濺溼腳面,而且也可以防止腳氣產生,所以,在潮溼的日本迅速流行開來,成為了日本必不可少的鞋子,一直延用到了今天。

不過,在中國,由於宋代以後的中原女子大部分裹腳,而且男子也只有雨天的時候穿著木屐,所以,木屐逐漸被一些更舒適的布鞋、皮靴取代。當然,在我國一些相對偏遠潮溼地區,木屐一直延用到了上個世紀。


我是越關


說木屐為日本人發明,純屬廢話。一些網絡噴子,胡亂跟風瞎吹,結果被某些人當成真事。

小時候在鄉下,那時還處於飢餓的年代。那時,我的左鄰右舍,都會用木頭做些木屐,用作鞋穿。這些木屐,成了流行物。只是後來,隨著物質豐富,不再花時間去做木屐了。


憤怒野虎


讓日本轟動的原因,是一雙木屐。為什麼呢,讓我們往下看。

題目中所說活捉關羽的大將名叫朱然,這個名字有些朋友應該不是特別熟悉,因為在《三國演義》中,朱然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被趙雲一槍刺死了,但是在正史裡面,朱然可是呂蒙舉薦為大都督的人,並且活到了68歲。

那麼為什麼這名大將在死後千年能夠轟動日本呢?其實他不僅轟動了日本,也讓我們國內產生了很大的轟動,並且產生轟動的不是朱然本人,而是朱然的墓室。

所以,關於朱然的故事,我們今天不做贅述,今天我們主要說一說為什麼朱然的墓室能夠讓日本轟動。

墓室中發現的木屐

朱然墓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在安徽馬鞍山被發現的,而且朱然的墓室是現如今已經發掘的東吳墓葬中墓室主人身份最高(朱然生前官至徵北將軍,封永安侯),墓室規模最大,時間也是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1984年6月的一天,安徽省馬鞍山下了一場大暴雨,這場暴雨竟然沖刷出來一座古墓,村民們發現古墓之後,上報給了文物局,古墓得以開始挖掘,在挖掘的過程中發現,這座墓室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只不過偷得不徹底。

在這次挖掘中,仍然發現了一百多件文物和一些古錢幣,以及一些漆器。現在所說的馬鞍山文物,其實就是朱然墓裡面出土的文物,特別是裡面的漆器,朱然墓中出土了140多件隨葬品,其中漆木器大約佔了57%,大約有80件左右,對於研究三國時期的文化,這些漆器提供了很寶貴的價值。

但是最令人震驚的是在墓室中發現了一雙木屐。

木屐震驚日本的原因

一直以來,木屐在日本十分流行,而在中國卻很少有人穿,因此不光是日本,就連我們絕大部分的國人都認為木屐是日本特有的產物,但是日本的木屐文化卻只能追溯到1688年,朱然墓中木屐的出現,將木屐的歷史往前推動了1400多年(朱然死於249年)。

這麼一來,就說明木屐其實是中國的文化,是由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

日本一直以為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甚至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情,但是朱然墓中木屐的問世,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直接證明了日本引以為傲的木屐其實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因此使得日本國內大為轟動,甚至在木屐出土之後,還收到了日本的邀請,希望可以將出土的木屐送到日本進行展覽。

可見這件事情對他們的震動有多大。

結語

隨著這雙木屐的出土,毫無疑問的是,木屐的歷史被徹底改寫--木屐是起源於中國的,而不是日本,在木屐巡展結束之後,這雙木屐被收藏在了馬鞍山市博物館供人們欣賞,同時它還入選了《首批禁止楚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可見這雙木屐的價值有多麼大,因為它改變了日本的木屐歷史啊。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導讀:這裡說的活捉關羽的東吳大將朱然,朱然在名將如雲的三國都算不上名人。所以題目中所說的轟動日本的不是朱然本人,而是1984年在朱然墓中出土的這雙木屐讓日本人驚詫莫名。因為日本人一直把木屐和和服作為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殊不知木屐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只是到了宋代士大夫階層改變了這一習慣才使得木屐在宋朝以後的歷史中默默無聞。而在唐朝傳入日本的木屐卻被日本作為本國文化的一部分傳承下來,甚至都不知道木屐起源於中國。所以朱然墓中出土的這雙漆木屐後再日本引發轟動,日本國家電視臺兩次來到中國拍攝漆木屐的紀錄片。


沒想到朱然生前雖然也曾經有擒拿關羽的壯舉,但是在將星雲集的三國時代有顯不出來了。歷史就是這麼神奇,生前沒有聲名顯赫的朱然死後卻讓日本國家電視臺先後兩次過來採訪。當年隨葬品中偶然放入的木屐以及宋代以後我國木屐文化的終結,這才讓上世紀八十年代出土的堪稱文物的漆木屐震驚了向來以為木屐是傳統文化基因的日本。甚至出土的漆木屐被帶到日本做巡展,讓日本為之轟動。


我國木屐的歷史

其實木屐源於中國,是漢服足衣的一種。從堯舜禹開始歷經兩漢魏晉朝隋唐,在長達數千年的傳承中木屐已經發展成為非常普遍且男女有別的常見飾品(通常男方女圓)。李白在詩句《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中表達的謝公屐就是東晉謝靈運登山時穿的一種木屐。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木屐就是日本發明的,只不過在唐朝時期傳到了日本。由於日本溼潤多雨,所以木屐很快流行開來。

木屐由三部分組成:地板、繩帶和屐齒,從遠古文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木屐在我國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雖然從宋朝開始我國由於士大夫的因素不愛穿木屐後慢慢變得很少見,但是在我國少數民族雲南、臺灣等目前依然保留著穿木屐的習慣。甚至在一些成人禮之類的重大場合是必須穿戴的,如上圖所示:


但是在隋唐之前木屐在我國非常流行,上至朝堂下至民間木屐都作為常見的足衣深入人心。尤其是在漢代女孩出嫁,木屐是必備的陪嫁物品。被裝飾城五彩的木屐,而三國的習俗承襲漢朝所以在朱然的墓葬中出土彩色木屐在正常不過了。除此之外關於木屐的傳說在我國也非常多,今天我們簡單來介紹其中有文化典故的一個。

傳說在初秋時期由於晉國發生驪姬之亂,重耳被迫在各國流浪。由一次餓的是在難受,介子推送來一碗肉湯。飢腸轆轆的重耳覺得味道鮮美,後來才知道是介子推自己割肉給自己吃的。在重耳當上晉國國君後給昔日的手下做了豐厚的賞賜,但是遺忘了介子推。經人提起重耳恍然大悟,急忙去尋找介子推。

而介子推認為自己只是盡臣子義務不值得特別封賞,所以就帶著母親隱藏到山裡。重耳找不到,就打算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結果我們都知道介子推被燒死了都沒有出來,這段歷史除了留給我們寒食節的節日外還有木屐和足下的典故。晉文公重耳看到介子推死後很傷心,將燒剩下的殘木做成木屐。讓木屐嗒嗒的響聲激勵著重耳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足下”也成為對人的尊稱。


小結:

總之木屐發源於中國,在從史前到隋唐一直在我國非常流行。也留下了很多典故和傳說,因為從宋代開始士大夫的愛好木屐開始大規模的消失,而女孩開始纏腳裹足木屐也就漸漸沒有了市場。而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的木屐則保留了下來,並與和服形成了類似固定搭配。所以這才是朱然墓葬中出土的漆木屐讓日本震驚的原因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說實話,在朱然的墳墓中那對木屐出土之前。我也認為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當我看了從朱然墓裡挖掘出來的木屐以後,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木屐,原來是從我們中國流傳過去的?原來木屐也是我們老祖先玩剩下的。可憐的日本人,捧著我們中國人玩剩下的木屐當個寶。美得直冒泡。塞有那啦,庫你洗哇。嗟。


風雨中的梅雲


考古讓很多人誤解,很多人認為他們也是為了墓主人陪葬的奇珍異寶才進行考古發掘,當然這樣的認知只能說我們對於考古的誤解,我們的理解太過片面。考古其實是發掘歷史真相,考古是研究、尋找和獲取古代人類社會的實物證據和遺存,讓我們後人更加直觀的瞭解歷史真相,更好的以史為鏡。

對考古有興趣的朋友都知道一件轟動日本的一件事,那就是在三國時期活捉關羽的東吳大將,在其墓葬內發現一件文物,直接震驚了日本全國,可以說顛覆了兩國人們的認知。

事情還得回到1984年的一天,在安徽馬山市考古學家發現了三國時期的古墓,就是著名的馬鞍山古墓,這座古墓總長8.7米,寬3.54米,高2.94米,墓前室採用四隅券進式穹隆頂結構,具有極強的抗壓性能。

據考古專家通過研究確定這座古墓是三國時期建造的,墓主人是東吳的一位叫朱然的將軍。可能很多人對朱然不是太熟悉,當時東吳一共有顧、陸、朱、張這四大家族支持東吳孫權的政權,朱然就是朱家大族裡面脫穎而出的人才一直追隨孫權。在東吳呂蒙大都督病重之時,呂蒙指定朱然接任大都督一職,足見朱然的才能。朱然和呂蒙一起活捉關羽,鎮守江陵,夷陵之戰大破劉備大軍,不但如此,朱然與曹真、夏侯尚對持六個月未讓曹魏佔的半分便宜。朱然征戰一生,官至永安侯徵北將軍,直到249年朱然病逝,葬入馬鞍山。

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民間一直有摸金校尉等盜墓賊尋墓盜寶,當然馬鞍山這座大墓也被盜墓賊盯上,考古專家出於對古墓保護的目的,實行搶救性發掘,在發掘過程中朱然墓中的一件陪葬品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當專家拿出此物觀看時令專家大吃一驚。

這件文物並不是奇珍異寶,而是一個木屐,說到這裡估計大家會恍然大悟,震驚日本的就是這小小的木屐。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一貫認知裡面認為木屐是日本人獨有的文化,肯定木屐也是日本發明的,但是日本木屐的歷史只可以追溯到1688年到1704年,幾百年的木屐文化讓日本引以為傲。

可是這次在朱然墓中發掘出木屐讓中國木屐的歷史直接提前了一千多年,可以說木屐其實是中國文化,是中國人發明創造的,是在1688年左右傳至日本,日本才有了木屐文化。

日本一直認為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甚至世界上的人們都認為木屐是日本獨有的文化,如今朱然墓出土的木屐,直接證明日本木屐是繼承中國的文化,讓日本大為震驚,轟動了整個日本。

萬萬沒想到朱然在死後一千多年之後,以一個木屐轟動了日本,其實據記載木屐遠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奈何現在並沒有文物來證明這一史實,朱然墓讓木屐歷史提前到了三國時代,也許以後會有新的證據證明木屐起源於我國春秋時期吧。


豫北老崔


這個東吳大將朱然確實不簡單。他生前曾擒關羽,身後也幫助我們解開了一個個歷史的謎團。並且,通過朱然墓中的隨葬品,也進一步印證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遠流長。



朱然協助呂蒙生擒關羽。朱然(182年-249年)是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在三國時期的東吳,算得上是一號猛將。在魏蜀吳爭奪江陵(今荊州市)地區和江夏(今武漢市)地區的過程中,他隨統帥呂蒙征戰,屢立戰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6月,東吳大軍向據守江陵的關羽發動突然襲擊。此時的江陵城內空虛,因為關羽的部隊缺乏糧草,關羽已帶大部人馬南下謀取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江陵失守後,關羽軍心浮動,只好做困獸之鬥。



走投無路的關羽,領軍西進,期望向西蜀靠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了。當年12月,在關羽率少數騎兵突圍的過程之中,朱然和潘璋截斷了他的去路。經過一番廝殺,關羽父子最終被擒。


朱然的死因,不是如《三國演義》描述的那樣。《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一貫挺蜀而貶魏、吳。按照羅貫中的說法,朱然後被趙雲所殺,也相當於為關羽報了一箭之仇了。實際上,朱然是病死的,葬在今日安徽馬鞍山。



1984年6月,在安徽馬鞍山的某紡織廠廠房工地上,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鑑定,這就是朱然墓。朱然墓的發現,為我們解開了不少歷史的謎團。 其中,最令現今的日本國民吃驚的是,在墓中發現了古老的漆器木屐。這也證明了,日本民間流行的木屐,其源頭在中國。


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其實,不僅僅是這個精美的木屐,日本文化從中國文化身上汲取了很多的營養。從儒家經典,到禪宗經卷,到盛唐建築,到兩宋瓷器,都早已在日本開枝散葉。比如,你如果有機會到京都或者奈良旅遊,你就會有一絲穿越回千年前的大唐的感覺。



古老的中華文明,對東亞地區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小小的木屐,僅僅是反映出了其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側面而已。做為後世的子孫,在為此自豪的同時,還應該切記,我們必須把我們的獨特而輝煌的文明繼承和發揚下去。


俚言雜談


三國東吳大將――朱然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義封,丹楊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本姓施,十三歲過繼給舅父朱治為子。少年時朱然與孫權同學,結為好友。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朱然與潘璋在臨沮生擒關羽。黃武元年(公元222年),朱然率五千人馬與陸遜一起抗擊劉備,取得了“火燒連營七百里”的輝煌戰績。此後,朱然鎮守荊州重鎮江陵,打敗了曹魏連續半年的圍困和進攻,威名遠揚。65歲時,朱然官拜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成為統領東吳全軍的重要將領。

三國東吳名將朱然的墓被髮掘以後,從裡面發現了木屐,給日本帶來了很大的轟動,因為木屐還有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文化,所以他們看到中國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做工,非常的驚訝,對木屐的歷史也很嚮往。

因為日本人一直認為木屐以及和服都是他們自己的傳統,和中國沒關係,如果這雙1700年以前的木屐是真的,那他們可就要被現實打臉了!

朱然墓是上個世紀80年代被發現於安徽馬鞍山,朱然墓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木屐在日本卻成為了他們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傳承了上千年,直到今天。



歷史固然是向前走的,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卻是不能被遺忘和丟到,因為它們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1984年的6月的一天,馬鞍山下 了一場大暴雨,這場大暴雨衝出了一座古墓,一座後來驚動我們鄰國日本的古墓。其實,這座古墓的主人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朱然的墓,論影響力,朱然墓葬被發現肯定不至於有這麼大的反響,然而,日本人在乎的不是朱然,也不是出土的貴重文物,而是一雙不起眼的鞋子,木屐。


山裡的土豆


僅僅是一雙拖鞋,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拖鞋與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係,當時炕還沒有出現,人們都席地而坐,上席就是上炕,人們為了方便當然穿拖鞋。但隨著社會發展,炕出現了,這時候拖鞋才在人們的視線中慢慢消失。以後,又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居住環境大大改善與提高,臥室內不僅有炕,地下也乾淨靚麗,這時候拖鞋又出現了,當然這時的拖鞋就不叫“木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