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中國家長總是喜歡當領導,喜歡打壓式教育?

不帶走一片花瓣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背後有很多深層次點原因。

這種打壓式的教育反映出文化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尊崇家長制,對父母長輩必須言聽計從,“父母言,須靜聽”的思想一代一代傳承。尤其是在子女的開放意識,自我意識不太強的時候,家長的權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隨著孩子們的長大,許多父母依舊沿用這樣的方式,結果卻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其次,打壓式教育反映了父母的教育觀念比較落伍。好媽媽,好爸爸也是需要學習,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當前社會,多元文化、海量信息充斥著青少年的生活,受其影響,也出現了許多成長中的新問題。如網絡沉迷,代溝加重,思維方式的不同等。這個時代的家長更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孩子平等的對話,以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做孩子成長的引領者,而不是簡單說教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家庭是孩子終身成長的學校。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原生態家庭的影子,打上祖輩家教的烙印。


中學思政趙老師


主要是有點黔驢技窮和沒有真正當過領導,在家裡只能利用父母身份獲得的權威,對孩子進行打壓教育!

1.中國家長曆來都有家長制作風,女人必須聽男人的,兒女必須聽父母的,否則就是不賢惠,不孝順。

很多家庭根本就沒有民主作風,誰在家中強勢,誰就說了算!永遠在家都是一言堂,很少有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更容不得孩子提出反對的意見,不管意見對不對,挑戰了父母權威就會沒有好果子吃,放下身段與孩子作朋友那完全是奢望。

2.中國家長判斷孩子懂不懂事的標準不是說孩子有沒有獨立的思想和判斷力,能否獨自處理自己的問題,而是乖不乖,聽不聽話。

聽話就是好孩子,就會受到表揚和獎勵,相反,調皮搗蛋、有自己想法的子女,就是熊孩子,就是神獸。熊孩子和神獸會鬧騰找事,不得讓父母省心,在父母那裡,這樣的孩子就是卡在喉嚨的一根刺,必須拿掉,由於沒有好的教育方式,只能採用棍棒打壓的教育方式。

3.儘管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但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基本還處於小學水平,很多不是沿襲自己農村父母曾經教育自己的棍棒方式,就是一味的嬌生慣養,養出巨嬰。

在做父母以後,也沒有認真地研究和學習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他們自己都沒有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更不用說去教育孩子!

4.沒當過領導卻有領導的作風與霸道,把在公司和單位受的氣撒在孩子身上。

當過領導的人才真正知道,領導不好當,一定要有胸懷,有氣量,學會傾聽,理解和體量下屬,而且要想盡辦法把下屬都團結在一起,同心同力。

如果家長在外當過領導,一定不會採取簡單的壓制方法對待孩子,而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恩威並施,重在攻心,而不是罰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