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之間,不能太頻繁的往來”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親家之間,不能太頻繁的來往,”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非常認同。

親家之家不能頻道來往,這也是我的親身經歷。

前幾年,孩子剛結婚,由於兩家都是獨生子女,兩個孩子過年時就顯得分身乏術,力不從心。

為了不讓孩子們為難,我們主動提出兩家人都去北京和孩子們一起過年,家務、飯菜由我們兩個老的承擔,每年我都給孩子貼補2000塊錢。

就這樣,每年的臘月二十六我們從遼寧,親家從山東風風火火的兵分兩路,浩浩蕩蕩的進京過年。

到了之後,我親自出馬購物買菜,買雞,買魚肉,回家也是我親自下廚掌勺做飯做菜,包餃子擀麵,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和兩個孩子做。

第二年如是,第三年照舊……再後來,我想明白了,這分明是在抓我二百五嗎?作為一個家庭婦女怎麼可能不會幹家務呢,話說回來,你不會做可以,但打個下手總可以吧?總不能連幫把手都不會吧?實在不行,摘菜,洗菜總會做吧?

再後來,逢年過節的只讓親家老兩口自己去和兒子兒媳、孫子一起過年,我就在老家自己過,眼不見心不煩,圖個清淨,懶得伺候完了小的還要伺候老的。

但那種滋味真的不好受,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嫁到人家就成了人家的兒媳,逢年過節的只能陪著人家的父母過年,心有不甘啊。話又說不出口,又怕孩子們為難,所以每年過年都是我一年裡最難熬的幾天。

其實孩子們過年時也並不開心,因為媽媽一個人過年,她們心裡也不好受,每天打好幾個電話,一會問吃飯了嗎?一會問吃的啥?一會問餃子包好了沒?我們彼此心照不宣,唯恐說出來對方會難受。

一方面要照顧公婆吃喝,一方面要顧及媽媽的情緒,我理解孩子們的苦心,儘量的安慰讓孩子們寬心,只說什麼都好,其實哪也不好,只是不說而已。

基於以上論述,親家之家還是少來往點比較好,至少彼此之間留個好印象。




包混沌小包


我們倆家相隔500公里,沒法來往,且族別習慣不同,互相嫌棄對方的飲食習慣😂😂😂,包括我們結婚五年,我和老公都是互相嫌棄對方的飲食習慣但我們互相尊重,要是因為吃而吵架那就各做各的。個人認為離得近偶爾串串門可以,不要假裝搞好關係的去處就行。


Fannielong


親家當然不能太頻繁往來!!!

我親老爸老媽和我以及老公在一起打麻將,兩個老人都能差點打起來!兩人互扔橘子皮!!哈哈,再加上親家的話,還不得扔榴蓮!!!


有事說事別吵吵


我認同,因為親家只是通過自己的孩子結婚、處對象才認識對方的,如果有一方父母對自己孩子不好,特別是婆婆對兒媳婦不好,女方家的父母肯定不樂意,經常走動的話會有很多矛盾產生,我覺得還是少走動的好,


張靜


親家之間,不能太頻繁來往,我非常的認同,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結婚了也把他當小孩,於是生小孩媽媽,去照顧,在女方家做月子還好點,如果在男方家做月子,親家之間,生活習慣不同,特別帶該子問題上,大多是由此產生矛盾,然後鬧的小倆口離婚。所以一定要保持距離,嫁是嫁,娶是娶。如果有自住婚房的,親家之間去看兒子兒媳的,也最好一三五的二四六,距離產生美


用戶6166971603457


我覺得,兩個家庭的父母開始來往,一旦出現問題,就不是兩夫妻之間誰讓步那麼簡單的了。那意味著,必須有一方父母讓步,這個時候,需要讓步一方的子女,就會很難在自己父母面前提出“你們讓步”的要求,這個時候,一方為了維護父母的面子,就會堅決不讓步。結果,矛盾走進了死衚衕。

比如,孩子奶奶生病時,孩子姥姥前去看望,禮節周到。

等到孩子姥姥生病,孩子奶奶卻不去看望。

再比如:一家親戚結婚,另一方親戚隨禮了。

等另一方親戚結婚,一方親戚卻沒了動靜。

這樣的問題,怎麼破?讓中間那個女人,或者男人,怎麼和自己家的人解釋?他(她)怎麼回去面對親戚?

有人說:以後奶奶生病,姥姥也不去看望。以後他家結婚,你家親戚也不送紅包。問題是:這次怎麼辦?媳婦怎麼和自己媽媽解釋婆婆這次的不前來探望?怎麼解釋對方的不隨禮行為?

讓孩子姥姥算了?別在意?讓自己親戚算了?

如此,最好,兩個家族,最好還是別來往了。


旋律Melody5


人與人之間要很好的相處保持適當的距離是關鍵,更何況是兩個家庭之間,我認為親家之間,往來有度就可以,沒有必要太頻繁。因為親家是不同於一般的親戚關係,雖然沒有血緣連接,但依然有著緊密關係的存在。它們因為孩子的結婚而結識,一切的根基都在於兩個孩子之間。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都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父母都希望孩子結婚能得一良配,攜手白頭。雖然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但結婚卻是兩個家庭的交融,雙方有了不同想法,不同意見而有了爭端。夫妻雙方可以因為有感情的存在而彼此改變,妥協。但兩個家庭卻不一定會,兩家人的出身、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和三觀都不盡相同,有些問題根本無法達成一致。如果夫妻感情和睦,頻繁的往來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如果夫妻不合,過度的往來卻不能雪中送炭,就此看來是弊大於利的。

但也不是說要特意的減少往來,畢竟如果雙方的父母也能往來走動一派和睦,大家族的和睦促進小家庭的幸福,作為孩子又何樂而不為呢?只是現實生活中,這種兩家相處融洽的佔比太少,因為親家雙方的條件很難得到高度的統一,如果交往甚密,或許會出現各種各樣無法預判的矛盾,從而將夫妻兩人也扯到矛盾當中,愛情和親情兩者總是很難選擇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做到基本的禮節,多以誠相待,相信往來的頻繁與否也就無關大局了。


總有辛運在身邊


親家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親戚,走動是必須的,大事小情時刻放在心上,感情是雙方處出來的,禮讓、謙和是基礎,我覺得多走動無大礙,重要的是在於知情達理。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素質,那當然儘量少往來為好,免得事多。[握手]


2020紅薔薇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能說絕對了,主要還是看人,倆家人都懂事兒,明事理,也可以多走動,這樣小夫妻間也更幸福。但要是碰到那不知好賴的親家還是遠離吧。


若水三千的瓢


我認同,我們跟親家就過年碰上一次,平時不來往,小倆口買的房子,吃等年夜飯,我們回自己家,讓她們住下,要不她們不自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