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村人就不會外出打工,低工資的工人也想來農村種地,你信嗎?

用戶秋冬老王


糧食長到六元一斤?說這種話的人什麼都不懂,如果真那樣,那全國大半人要餓飯了,至少是吃不飽,包括大半農民都要餓飯吃不飽,我是農民,我們這邊分責任制時就沒人七分多地,沒有水田,主產棉花,到現在約40年人口增長,還有各種開發,已經沒有多少土地了,大半人口土地是零,全靠外出打工,全國像這種土地又少不產糧食的地區和農民有很多,比如安徽大別山區安慶嶽西到六安地區田地少,主產是茶葉,中藥材,全國各個省有山區的地區大多是這種模式吧?照這種情況全國有太多的人包括大半農民都吃不起糧食。就算各種負糧隨著主糧都相應長價那麼各種飼料又長價,那養雞,鴨豬牛羊跟著上長,其他與之相應的行業也要長價,對國外國際人民幣也會降低了購買率,那會引起通貨膨脹。現在農作物價格確實太低,個人認為不能爆長風長價,這需要真正的專家,需要國家政府適當調控著長再加上國家要對農產品正確的補貼才能使老百姓安居樂業!


wu農民工


導讀:糧價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漲到每斤6元。除非我們的國家,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就比如津巴布韋,現在的鈔票印值都是幾百億起步,甚至是達到了廢除國家鈔票的地步!

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想知道一個國家是否能穩定的發展,最主要的就是看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有充足的食物讓其吃飽。從古時朝代的更替,我們就可以看出,往往一個朝代的更替,其主要根源,就是生活在底層而吃不飽的農民將其推翻。

在國外,種糧的都是一些大型的農場主,他們種植的糧食更加的便宜,畢竟他們種植糧食的面積都比較大。而在我們國內,種植糧食的主要是一些普通農民。每家每戶基本也就幾畝田地,再怎麼折騰,也賺不了多少錢。所以我國大部分農民都在抱怨,種地不賺錢,還不如出去打工賺錢。但是,仔細計算下來,我們種植的糧食,其實每畝都有不錯的收益。只是當我們將種糧的收益,與其他收益進行對比時,才有了種糧不賺錢的結論。

那麼假如每斤糧食漲到6元,這有可能發生嗎?

有沒有可能,糧食漲到每斤6元?其實這個有可能發生,不要說6元,甚至是百元千元一斤的糧食都可能。畢竟像津巴布韋的一張鈔票,最低都是幾百億起步,我想他們的糧食價格都要幾百億一斤,但是在我國短期內不可能發生。

想要糧食漲到每斤6元,除了發生戰爭,我想沒有其他情況。畢竟在和平年代,那怕是出現天災,只要政府還在,為了國家的發展,也會出手維穩糧食的價格。有的人會說,糧食都沒用了,你還怎麼維持!其實可以想象一下地主時期,你不把糧和地拿出來,就批鬥你。而且,即使你有糧食,你也不敢漲價!

當糧食達到每斤6元,農村人照樣出去打工,城裡人不會來農村種地

那麼假如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村的人還會出去打工嗎?是不是“農民工”這個詞,就會從此消失!又或者城市收入比較低的,會不會跑到農村來種地,形成一個新的詞“城市農民”!其實這些,都是不會發生的事,畢竟如果糧食漲到每斤6元,我國可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那怕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民同樣會有人出去打工賺錢,畢竟種地還是賺不了錢!

因為,雖然糧食的價格漲到了每斤6元,可其它物品的價格也會同樣的上漲,甚至漲幅可能會比糧食的價格更高。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上班族,如果你的工資還不夠每月買米的錢,那麼你還會去上班嗎?我想不會再去了吧,畢竟連自己溫飽都解決不了,還去上什麼班。而做生意的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掙不了錢,我還賣什麼東西。

所以當糧食價格上漲到6元后,其它物價也會同樣上漲。而我們農民種地,在糧價上漲的社會,也同樣賺不了錢,因此還是會有農民出去打工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