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史書是真實可信的?

王超行俠仗義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但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問題,其答案是沒有。

No.1 實錄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實錄(chronicle of the reign of a monarch)。

定義:實錄就是按照真實情況,把情況記錄或錄製下來。也是編年體的一種,一般以皇帝的諡號或廟號為書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時期已有。

實錄一般是在皇帝駕崩後,由下一朝的官員編寫,經過皇帝審核,這個朝代完蛋後,再集合起來。以此來看,事件剛發生不久,所以實錄應該是很真的,但事實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實錄一般是由本朝官員寫的,大多情況下,就是他爹家崩了,他自己來審查實錄。無論如何,曾經的皇帝是你爹,哪怕他對你不好,你想要他的皇位,你和他也有父子情。簡單點,咋們打個比方,別人罵你爹,你高興嗎?

所以,實錄不實。

No.2 某某史(屬於斷代史)

定義: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歷史的史書或史書體例。

斷代史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始創於中國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均屬此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的史書,以朝代為斷限的,也屬斷代史。

是的,從表面上看,斷代史似乎更真一點,沒有皇帝審核,可是,真的是你以為的事實嗎?

不然,所謂斷代史甚至是通史都有一個共性毛病:參雜有個人政治思想。

如你所想,你看《三國演義》以後以為劉關張竟是如此兄弟,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然。可它卻無形之中影響了你,哪怕你知道這不是真的,但你也可能認為劉關張有私下交往,這就是人的定型思維。而且,你以為當時真的能暢所欲言嗎?難道你不知道《西遊記》因為一句“皇帝輪流做 明年到我家”被列為禁書嗎?

所以,這類書即使再比實錄真也是有限定的。

No.3 通史

定義:“通史”可以理解為貫通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或世界的從最早文明到現在的歷史。

這類書和斷代史毛病大體相當,不必多言。

No.4 野史

定義: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如《中華帝國野史》等。

野史中的確比較活躍,可是會參雜更多個人的政治思想,會真嗎?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這裡,希望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謝謝支持。






無名學者


真實可信的史書當然首選“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24部紀傳體史書的統稱,按照各史所記朝代的先後排列,分別為:《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共計3217卷(《漢書》《後漢書》《魏書》和兩《唐書》有復卷,實際為3300卷),約4700萬字(以中華書局點校本統計)。記述的範圍,自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明末崇禎皇帝止,涵蓋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

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紀傳體史書,在中華文明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紀、列傳、表、志等形式,縱橫交錯,脈絡貫通,記載了各個朝代的歷史概貌;同時又以中國曆代王朝的興亡更替為框架,反映了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進程,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近四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這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並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唐明國亮


確實存在可信的史書。但是很可笑的是,這些史書大部分都是記錄古代人類生活和習俗方面的,比如唐朝通典,全書200卷,附考證1卷,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法〉、〈州郡〉、〈邊防〉9門。由於記錄的是生活,基本上不存在假的不靠譜的。因為古代記錄生活總不可能說:我們生活吃飯主食是方便麵這種超越時代的記錄。

但是其他關於人類發展的史書基本是不可信的,時不時就會出現懷孕時候有異象(這種超越多少時代的神奇事情)。即使有些古人本著客觀的精神記錄史書,由於接觸面有所欠缺(他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眼見不一定是真的,而知道真相的統治者又不想讓大家看到),寫出來的史書在客觀也是有侷限性的。


隨風侃球


客觀的來說,中國的史書,是全世界最靠譜的,而且是遠遠最靠譜,甚至於,中國的野史的靠譜程度都要遠超其他國家的正史。

值得一提的是,從清末開始,中國被留日的宣傳員黑得很深很廣,而後的老師,尤其是歷史老師普遍都是師承那批人的,所以,貶低中國歷史的風氣至今仍然很盛,,很多人把貶低中國歷史當作體現自身智商和思想高度的標誌性行為


寧兒寧兒


沒有任何一部史書是真實可信的,因為每一部史書裡都有作者的個人感情,還有當時統治者的思想,所以說沒有一部史書是真實可信的。


讓生活更有趣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24史的前4史是私人編撰的歷史。可靠性高些。史記 漢書 後漢書 3國志。


一夫壹歷史


史記、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