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口蹄疫疫苗什麼時候打合適?

用戶892173205411


豬口蹄疫流行特點

豬對口蹄疫病毒特別具有易感性,有時牛、羊等偶蹄獸不發病,豬還能發病,不同年齡的豬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豬發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的倉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本病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倉庫,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畜產品、人、動物、運輸工具等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豬口蹄疫臨床症狀

潛伏期為1-4天,人工感染時潛伏期更短,病豬表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厭食、流延,特徵性症狀是鼻盤、唇邊、蹄冠母豬有明顯水皰,水皰破潰後露出暗紅色、邊緣整齊的糜爛面,嚴重時蹄殼脫落,蹄痛跛行體重更大的豬,尤其是育肥豬。母豬蹄痛時不能站立,跪在地面爬行。妊娠豬流產。如無細菌繼發感染,則經過1-2周病變損傷處結痂癒合,若蹄部嚴重病損,則需要3周以上才能癒合。哺乳仔豬患病時水皰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胃腸炎和心肌炎,臥地不能吃奶,常常於哺乳時急性死亡。

豬的口蹄疫能打針嗎?

(1)不能隨意打退燒針

發燒是豬口蹄疫疫病的一個必然過程,一般發燒的時間是24-48個小時,在是動物機體和病毒對抗的一個過程,也是機體排除毒素的一個過程,發燒伴隨著口蹄疫水泡的長大和破爛。當水泡破爛的時候,發燒隨之消退。

如果在發燒的過程中,客戶給打上一針退燒藥,尤其是摻有安乃近、雙氯芬酸鈉等中樞神經系統退熱功能,氨基丙啉、地塞米松等抗過敏類藥物的所謂中藥成分的針劑,打針之後,發燒是降下來了,但是藥勁過後,發燒隨之反彈,並且會燒的更高,如此反反覆覆,口蹄疫的病情變成了遷延不愈,後期恢復也不容易。

所以,筆者建議在發燒豬口蹄疫的前期,不要打退燒藥,要等48個小時,如果還高燒不退,再酌情打純中藥退燒藥。儘量不打。

豬口蹄疫的病情和一般疾病不同,治療豬口蹄疫病的時候要注意,儘可能減少應激,所以就不能天天打針,最好是能打一次的不打兩次。

豬口蹄疫的預防措施:

使用碘製劑的消毒藥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兩次 使用生石灰給養殖場周圍消毒 發病的豬隻要及時與健康豬群隔離開來 剛產下的小豬,沒吃奶前,可每頭豬口服1ml豬疫康,可有效的預防豬口蹄疫。其他豬群可按照豬疫康400斤/支肌肉注射做預防,可有效的預防豬口蹄疫。

針對豬口蹄疫可以用豬疫康200斤/支+黃金頭孢配合治療一次就可以,效果顯著。 如果有心肌炎類型的可先打地塞米松(孕蓄不可打地塞米松),半個小時以後再打豬疫康200斤/支+黃金頭孢。

小豬發現口蹄疫,儘量減小應激,避免打針。用口蹄靈(國浩高科)口服1毫升,同時用黃芪多糖+葡萄糖兌500斤水用於飲水。不驅趕豬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哺乳仔豬用刀豆素+黃芪多糖用溼拌料用於緊急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仔豬發病死亡!

第一步、物理隔離

及時發現隔離肢蹄損傷豬,單圈溼料飼養、單獨治療。一方面保證保證病豬有足夠的採食和飲水,促進恢復,另一方面減少健康豬感染。

第二步、全群用藥若蹄部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一次,水泡即可乾癟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兩次,同時防止心肌炎的繼發。水泡破潰處可結痂。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


大足小小羅


口蹄疫爆發一般是冬季,春季發的很少。

口蹄疫是一類疫苗一般由政府提供不用花錢買。入冬之前每頭小豬打3頭份,中豬打4頭份,幾百斤母豬打5至6頭份。如果是自購苗比標準多一點點就可以,節省成本。




阿海在創業


問:豬口蹄疫疫苗什麼時候打合適?

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阿土談三農】,瞭解更多農業技術。

阿土20多歲的時候在老家養過豬,後來在大型的養豬場打過工,有豐富的養殖技術和經驗。早些年,口蹄疫在農村俗稱“5號病”,那真是種很厲害的傳染病,能夠通過接觸、空氣、灰塵等多種渠道傳播。阿土記得,當年村裡發生了5號病,鎮上封鎖了疫區,派了民兵站崗,所有的豬和豬肉都不準出村,路口設置哨卡,對來往行入、車輛拿著石灰水直噴消毒。感染的豬隻不是被緊急屠宰就是被隔離治療,政府反覆努力了兩個月才控制住了疫情,結束了封鎖。打那以後,養豬戶聽到“5號病”三個字都心驚膽戰的。至於口蹄疫到底是個什麼病?如何進行疫苗防疫?如何有效治療?且聽阿土詳細分解。

一、口蹄疫是個什麼病?

口蹄疫顧名思義就是感染動物的口腔和蹄子的疫病,英文簡稱FMD ,會英語的同學一看就能反映過來,全稱是foot and mouth disease。這種病的始作俑者是一種口蹄疫病毒,而且只感染偶蹄類動物(如豬、牛、羊、鹿等)。得了這種病之後,豬豬的口中和蹄子上就會出現水泡,如果豬的免疫能力不強就會死亡,如果免疫力強、能鬥得過病毒就會慢慢地康復。

更麻煩的是,口蹄疫病毒不但生命力強,而且傳播很快,被國家列為甲類動物傳染病。之所以農村叫做“5號病”,就是因為這個病太厲害了,不敢直呼其名,所以俗稱為代號“5號”。口蹄疫病毒汙染的飼料、豬毛和泥土在幾個月內都可能再傳染。口蹄疫傳染渠道多、速度快。從發病的生豬開始,病毒可通過空氣、灰塵、病豬的水皰、唾沫、奶水、糞便、尿等傳染給健康的生豬。一般來說,大豬得了口蹄疫死亡率在5%左右,仔豬的死亡率高達50%—80%。

阿土養豬的時候觀察到,感染口蹄疫的豬蹄下部會脫皮和發紅斑,然後就變成水泡,水泡淌出來灰白色或灰黃色的壞水,病豬沒有精神,不愛吃食,體溫會升到40度,走路也不穩當。有的厲害的,蹄子變形或蛻掉,連站起來都困難。有時母豬的乳頭、乳房等部位也會出現水皰。

二、什麼時候打疫苗合適?

國內的生豬最容易得的是O型口蹄疫,現在已經有了國產疫苗。打過疫苗後,可以保護生豬4—5個月不受口蹄疫病毒感染。但得注意,打了疫苗之後,豬隻二十天以後才有抵抗力。

根據疫苗要延後一段時間生效的特點,因為母豬得了口蹄疫會傳染小豬,建議在老母豬懷孕初期和下豬前1個月都打一次滅活疫苗(單價滅活苗、口蹄疫加豬瘟雙聯苗都行)。因為仔豬感染口蹄疫死亡率很高,建議在出生後40日天和80天各補打一次,這樣的流程一般可以安全預防口蹄疫了。

口蹄疫一般在寒冷的冬天流行,夏天很少見。為了預防冬天的口蹄疫大流行,發揮疫苗的最大作用,建議給所有豬隻在臘月中旬打一針口蹄疫疫苗。

阿土覺得,口蹄疫這個病對豬來說真是個受罪的病。皮膚淌水,蹄子爛掉,走路搖晃。治療首先要將病豬隔離,並且對可能汙染的所有工具和牆面地面用2%的高濃度火鹼、1%~2%福爾馬林消毒。對周圍的豬隻進行一次緊急防疫。

在病豬口內看不出水泡的時候,可以注射血清。對出現水皰的病豬要多加關心、好好照顧,每天要用鹽水、硼酸水等清洗口和蹄。喂以溼飼料或玉米麵粥等。口腔裡有水泡時,可以用碘甘油合劑(1:1)每天塗抹3、4天,用大醬或10%食鹽水也可以代替。蹄子上的水泡,可用消毒液洗淨,塗點紫藥水或碘甘油,並用繃帶包裹,不要讓豬接觸溼地,免得病情加重。

以上就是【阿土談三農】對“豬口蹄疫疫苗什麼時候打合適?”的經驗和建議,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阿土談三農


仔豬70日,豬o型口蹄疫滅活苗,肌注,頭2毫升。



秦川農事


豬口蹄疫疫苗什麼時候打合適?

隨著口蹄疫疫苗技術的改進以及口蹄疫疫苗免疫的普及,以前年年發病的口蹄疫,最近幾年的發病率也是逐年下降,但是依然有一些豬場在免疫了口蹄疫疫苗的情況下依然發病,究其原因在於疫苗免疫的不合格。

1)疫苗毒株選擇有問題

口蹄疫病毒有多種血清型,而各種血清型之間又缺乏交叉保護力,也就是說免疫了一種毒株的疫苗只能保護這種病毒的感染,對其它病毒沒有保護力。這就要求養豬朋友在免疫疫苗時需要了解當地流行的毒株,然後根據流行毒株選擇相應的疫苗進行免疫。

2)疫苗免疫時間有問題

目前多數豬場並沒有將口蹄疫疫苗列為常規免疫程序,只是在流行季節之前進行一次免疫,這就對免疫時間的把握有很高的要求。正確的做法是口蹄疫疫苗一年普免3-4次,然後在10月底11月初加強免疫一次。因為近幾年口蹄疫等發展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季節性,而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所以需要普免同流行前免疫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3)疫苗免疫次數和跟蹤

口蹄疫疫苗三次免疫效果優於二次免疫優於一次免疫,所以不論是母豬還是肥豬都需要免疫兩次以上才能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另外任何疫苗免疫都不能保證100%的免疫效果,所以豬場在免疫疫苗後最好根據情況進行抗體檢測,已確定免疫效果,免疫不合格需要進行補免。


果然悠


豬口蹄疫疫苗什麼時候打合適?

豬口蹄疫疾病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感染病毒後病豬會出現皮膚水皰,最後發生為潰瘍為特徵,口蹄疫病毒有7個血清主型,既a型、o型、c型、南非Ⅰ、南非Ⅱ、南非Ⅲ和亞洲Ⅰ,總共包含有65個血清亞型,而且每個血清亞型又有毒力不同的毒株,所以豬、牛、羊對本病毒是最易感的群體,對此我們應該如何注射疫苗進行預防?

口蹄疫疾病它有1~4天的潛伏期,發病的病豬體溫一般在40度至41度,感染病毒後的豬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體溫持續的上升高,食慾減退,母豬的乳頭會有明顯的水皰,嚴重者會出現蹄殼脫落,體重稍微重的大豬,尤其是一肥豬疼痛難忍站立不起來。

豬口蹄疫的疫苗什麼時候注射只有免疫接種才能防控口蹄疫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接種口蹄疫滅活苗14天后會產生免疫力,正常情況下種豬每隔3個月就要進行免疫一次,仔豬40~50日齡首免,100日齡以後加強免疫一次。當豬場發生口蹄疫時,首先要進行隔離觀察與治療,對發生了口蹄疫疾病的豬場、豬圈要進行全面的消毒,並且還要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加強飼養方面的管理,對豬場、豬舍要保持清潔衛生,不定時的要進行豬場的大規模消毒,尤其是目前非洲豬瘟嚴重時期,而且還要保持豬場的通風乾燥,對於無法根治的病毒要進行捕殺防止疫情蔓延。

就目前而言對於口蹄疫疾病,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物可以治療,所以對比較貴重的種族就要精心的飼養加強護理,對於出現了口蹄疫疾病的豬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治療。

用1%的食鹽水、2%的硼酸溶液、0.1%的高錳酸鉀溶液給病豬的傷口進行清洗,然後在傷口處塗上磺胺軟膏,防止病情繼續感染。

對於口蹄疫疾病我們只能做預防的工作,給不同年齡的健康豬,就要選擇不同的時間段進行免疫,唯有疫苗到位才能起到最有效的防疫效果,希望以上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7098291514031834"} --}

賣煎餅的小夥子


口蹄疫是豬場比較常見的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傳染病,一般主要感染偶蹄動物。因為口蹄疫的傳染性比較高,豬場一旦有豬發病就會很快傳染開,對養殖業危害是非常大的。病豬會通過尿液、糞便、奶水、唾液傳染給健康的豬,同時也會汙染豬場的飼料、水源、豬舍等,健康的豬和被汙染無接觸後也會被感染,母豬也會通過泌乳傳播給仔豬。隨意預防口蹄疫是非常重要。


口蹄疫的臨床症狀

口蹄疫的初期會出現體溫升高40攝氏度以上,精神不佳,食慾減退,最主要的的一個表現特徵就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會起米粒大的小水泡後者潰爛。有的甚至蹄殼脫落,跛行或者無法行走,哺乳豬的乳頭會出現皮膚病灶。仔豬要是得了口蹄疫死亡率比較高,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打口蹄疫疫苗的時間

口蹄疫疫苗是每個豬場必須要打的,也是強制性要打的一種疫苗,目前有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和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兩種。仔豬出生後靠第一口初乳獲得母源抗體,到了斷奶時期母源抗體逐漸減弱,但是仔豬的自身免疫系統還不完善,建議採取仔豬28-35日齡進行口蹄疫首免,這個時候剛好是仔豬斷奶時間,然後30天后再加強免疫1次。種公豬和母豬每年接種兩次。如果疫情比較嚴重的豬場可以採取4個月免疫一次。在使用口蹄疫疫苗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每種疫苗的用量都不同,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發生口蹄疫的處理方法

豬場發生口蹄疫疾病後要馬上進行隔離,然後對豬場裡面進行消毒,清除一切可疑的被汙染物。患病的豬採食量會下降,首先要給予能量補充,在飲水中加入葡萄糖和維生素,在豬的拌料中加入黃連解毒散和阿莫西林等藥治療患病豬的心肌炎。如果有些豬高燒一直不退的,要給予注射氨基比林和頭孢進行退燒,接著注射5號特工進行口蹄疫治療。最後對口腔、蹄部、乳房有潰爛處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然後用碘甘油塗抹患處,再對病豬精心的照顧。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在養豬中,每年的冬天豬群最容易發生口蹄疫,並且口蹄疫傳染力很強,豬群中有一頭豬患上口蹄疫,不出兩天,整個豬圈裡的豬都會被傳染。由於口蹄疫一般是在寒冬臘月發生,豬一旦被感染,又不能動,拉屎拉尿都睡著,在寒冷的冬天被尿液打溼,又冷又痛,若是仔豬被感染上口蹄疫,因為傷口疼痛還會發出尖叫。有的豬感染口蹄疫比較嚴重,連腳蹄子都會脫落。



口蹄疫是比較常遇見的病症,該病如果提前預防,能大大降低感染風險。斷奶的仔豬應在斷奶後間隔10左右進行首次打疫苗,每頭肌肉注射2毫升,3-4周後要進行加強注射疫苗一次,如果是冬季和春季,可以進行3次疫苗預防,這樣保護效果更佳。豬場的母豬、公豬,後備母豬和後備公豬都要進行注射疫苗,每年接種疫苗3次,每次間隔3-4個月,每一頭耳後肌肉注射3毫升。注身疫苗時要注意,耳後注射,距離2-3CM,也是兩個手指的距離注射藥物。


在豬舍發生口蹄疫或者周邊有口蹄疫病毒威脅豬舍安全時,要對未進行疫苗免疫的豬群進行緊急免疫措施,首先要接種健康的豬群,25千克以上的豬,每頭豬肌肉注射3毫升,25千克以下的豬,每頭肌肉注射2毫升,第一次接種後間隔半個月左右再打一次疫苗,注射的劑量相同。

一旦豬舍裡發現有豬感染上了口蹄疫,要及時封閉豬場,並進行徹底消毒,對患病的豬採取對症治療並隔離,控制其他豬繼續發生感染。


如沐春花


豬的口蹄疫病毒寄生於廣泛,傳染性強,爆發後傳播迅速,如不採取有效措施,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加之病毒的血清型較多,使防治工作更加複雜。因此,口蹄疫已成為世界各國重視的疫病之一。豬口蹄疫最快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

豬口蹄疫流行特點

豬對口蹄疫病毒特別具有易感性,有時牛、羊等偶蹄獸不發病,豬還能發病,不同年齡的豬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豬發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的倉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本病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倉庫,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畜產品、人、動物、運輸工具等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豬口蹄疫臨床症狀

潛伏期為1-4天,人工感染時潛伏期更短,病豬表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厭食、流延,特徵性症狀是鼻盤、唇邊、蹄冠母豬有明顯水皰,水皰破潰後露出暗紅色、邊緣整齊的糜爛面,嚴重時蹄殼脫落,蹄痛跛行體重更大的豬,尤其是育肥豬。母豬蹄痛時不能站立,跪在地面爬行。妊娠豬流產。如無細菌繼發感染,則經過1-2周病變損傷處結痂癒合,若蹄部嚴重病損,則需要3周以上才能癒合。哺乳仔豬患病時水皰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胃腸炎和心肌炎,臥地不能吃奶,常常於哺乳時急性死亡。

豬的口蹄疫能打針嗎?

(1)不能隨意打退燒針

發燒是豬口蹄疫疫病的一個必然過程,一般發燒的時間是24-48個小時,在是動物機體和病毒對抗的一個過程,也是機體排除毒素的一個過程,發燒伴隨著口蹄疫水泡的長大和破爛。當水泡破爛的時候,發燒隨之消退。

如果在發燒的過程中,客戶給打上一針退燒藥,尤其是摻有安乃近、雙氯芬酸鈉等中樞神經系統退熱功能,氨基丙啉、地塞米松等抗過敏類藥物的所謂中藥成分的針劑,打針之後,發燒是降下來了,但是藥勁過後,發燒隨之反彈,並且會燒的更高,如此反反覆覆,口蹄疫的病情變成了遷延不愈,後期恢復也不容易。

所以,筆者建議在發燒豬口蹄疫的前期,不要打退燒藥,要等48個小時,如果還高燒不退,再酌情打純中藥退燒藥。儘量不打。

豬口蹄疫的病情和一般疾病不同,治療豬口蹄疫病的時候要注意,儘可能減少應激,所以就不能天天打針,最好是能打一次的不打兩次。

豬口蹄疫的預防措施:

使用碘製劑的消毒藥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兩次 使用生石灰給養殖場周圍消毒 發病的豬隻要及時與健康豬群隔離開來 剛產下的小豬,沒吃奶前,可每頭豬口服1ml豬疫康,可有效的預防豬口蹄疫。其他豬群可按照豬疫康400斤/支肌肉注射做預防,可有效的預防豬口蹄疫。

針對豬口蹄疫可以用豬疫康200斤/支+黃金頭孢配合治療一次就可以,效果顯著。 如果有心肌炎類型的可先打地塞米松(孕蓄不可打地塞米松),半個小時以後再打豬疫康200斤/支+黃金頭孢。

小豬發現口蹄疫,儘量減小應激,避免打針。用口蹄靈(國浩高科)口服1毫升,同時用黃芪多糖+葡萄糖兌500斤水用於飲水。不驅趕豬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哺乳仔豬用刀豆素+黃芪多糖用溼拌料用於緊急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仔豬發病死亡!

第一步、物理隔離

及時發現隔離肢蹄損傷豬,單圈溼料飼養、單獨治療。一方面保證保證病豬有足夠的採食和飲水,促進恢復,另一方面減少健康豬感染。

第二步、全群用藥若蹄部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一次,水泡即可乾癟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靈200斤/支+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注射兩次,同時防止心肌炎的繼發。水泡破潰處可結痂。結痂脫落後完全恢復正常。






村草五哥


豬口蹄疫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可通過接觸傳播、介質傳播和長距離空氣傳播,傳染途徑極廣,起病後預防極為困難;而且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高;一旦出現傳染,發病率高達百分之百,仔豬免疫低,常常發現症狀之前即會猝死,嚴重時豬隻死亡率可達100%!

最為致命的是豬口蹄疫病毒很難根除,潛在隱患非常大。一旦豬口蹄疫疾病發生,如果不能進行早期滅殺,將會造成毀滅性災難,並會迅速蔓延擴大,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感染此類疫病的豬隻是國際間嚴格禁止交易的,被國際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15個A類動物疫病名單的第一位,也被排在我國一類動物傳染病之首。

豬口蹄疫病是養殖業的災難性的疫病,對養豬事業是一種毀滅性的威脅,因此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那麼什麼時間進行疫苗接種更好呢?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時間上

一般情況下,豬口蹄疫疫病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和早春,尤其春季進入並達到高峰,但是,這種情況是常規養殖情況下,在生豬比較集中的地方,如大型養豬場、生豬集中的倉庫,甚至有帶有病毒運輸工具駛過,即會跳躍式流行並爆發。所以,預防豬口蹄疫疫病是一項長期且細緻的工作,必須時刻注意,時時留心,並做好選址、避免外物接觸、經常性預防等方面的工作,在遵循定期注射疫苗的情況下,還要做好日常防範工作。

二、日常防範的接種時間

對於養殖場來說,常規疫苗接種,應將接種豬隻分為育肥豬、種公豬和豬母豬三類進行防疫,正常情況下,育肥豬的仔豬:斷奶後的30~40日齡就要進行首次免疫接種,60~70日齡進行二次免疫接種;種公豬:按常規一年兩次免疫接種;種母豬:在分娩前的45天、分娩後50~60天和70~80天進行三次免疫接種。

應當注意的是,上述接種時間安排是常規情況下的經驗操作,接種免疫還應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計劃,接種免疫的次數、所選擇的疫苗各類和所注射的次數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從而提高豬隻免疫水平,降低發病率。正常情況下,油佐劑滅活疫苗的注射密度達到80%以上,就能有效遏制口蹄疫病的流行。

三、日常預防工作

  1. 相對安靜的環境不僅對生豬的生長有益,而且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及時清理豬舍內的糞便、尿液,減少病毒病菌的滋生源,為生豬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保持豬舍的良好通風良好;同時,適宜的溫度對生豬的生長來說極為重要。

  2. 做好免疫擱工作。(詳情如上)

  3. 做好生人或動物接近養殖場所時的消毒工作,平時不宜讓生人或動物進入養殖場所。

  4. 嚴密關注疫病動向。

  5. 瞭解病種特徵,密切關注生豬情況,做到提前防塵,提早治療。

四、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

一旦出現疫情,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疫情,嚴格封鎖,在進行養殖場所和周圍環境進行消毒滅殺的同時,及時隔離病區,分欄管理,並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對感染豬隻進行滅殺處理,以免造成更大範圍的發病,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五、防治措施

初期發現豬口蹄疫症狀,採用以下措施進行防範和治療。

  1. 使用抗口蹄疫血清,採取一次性肌肉注射或者靜脈注射,按0.5ml/kg體重用藥。

  2. 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生豬患病部位,然後再塗上適量1%-2%龍膽紫液或者碘甘油。

  3. 用明礬、黃連、硼砂、冰片、兒茶各5g一起研細末,對患部消毒洗淨後,撒於患處,或者直接用明礬水在患處塗抹。

  4. 在飲水中添加Vc和黃芪多糖,穩定生豬情緒,減少應激反應,減少死亡。

  5. 加強護理,能不打針就不要打針。

六、小型養殖場的幾個土辦法

  1. 鍋灰。鍋灰又叫草木灰,學名百草霜,對發炎消毒具有神奇的療效,可以直接撒於患處,或者與冰片、香油混合調勻,塗於患處,每天一次。

  2. 碘酊。可對患病較輕者進行處理;同時,用1:100的比例,對全群進行消毒,每天兩次。

  3. 生石灰。撒於養殖場周圍,不僅可以預防,而且對病菌和病毒具有殺滅作用。

  4. 消炎抗菌藥。紅黴素、氯黴素、酒精等消炎抗菌藥對治療豬隻的患處均有療效。

上述主要針對用藥時間進行了闡述,並擴展分享了一些比較接地氣的治療和防治方法,希望有所幫助。祝六畜興旺、財通四海!


關注鄉村滋味,趣聊農家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