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80年代初,我國還沒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當時汽水界的扛把子,由八家「旗鼓相當」的汽水廠組成,當時的人都稱它們為“八大廠”

它們分別是:

北京北冰洋食品廠

代表產品:北冰洋汽水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天津山海關汽水廠

代表產品:山海關桔汁汽水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上海正廣和汽水廠

代表產品:正廣和鹽汽水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武漢漢口飲料二廠

代表產品:二廠橙汁汽水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廣州亞洲汽水廠

代表產品:亞洲沙士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瀋陽八王寺汽水廠

代表產品:八王寺汽水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重慶天府可樂集團公司

代表產品:天府可樂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山東嶗山汽水公司

代表產品:嶗山可樂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它們雖然沒能一統全國汽水市場,但在地方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是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

然而到了90年代,國家推動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

國產汽水在外資的鐵蹄下不堪一擊,市場份額不斷縮水,最終衰落的衰落,消亡的消亡。

上面有的汽水,我們已經喝不到了。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1864年上海

正廣和汽水廠創立開始,國產汽水曾經輝煌過,曾經落寞過。

其中包含著的,既有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也有我們對這些國貨的不捨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國產汽水的前世今生。


民國時期:在夾縫中前行

學過高中歷史的朋友應該清楚:

當時的民族工業,是被“三座大山”壓榨著的,他們分別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這也導致那時候的民族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因此中國最早期的汽水品牌發展,與屈辱的侵華歷史是密不可分的。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最早的汽水又叫“荷蘭水”,慈溪最愛

中國最早的汽水廠,無一例外都由外資建成,由外國人將技術帶到中國。

比如1902年成立「天津山海關汽水廠」,就是一位英國商人的手筆。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他們生產的飲料,據說出席過

溥儀和婉容的婚宴,專門接待赴宴賓客,很有牌面。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那麼你猜猜他們生產的是什麼飲料呢?

格瓦斯瞭解一下!

在民國那時候,格瓦斯已經算是相當潮流的飲料了,地位跟我們現在喝的

喜茶、奈雪差不多。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武漢漢口飲料二廠,最初可追溯到1891年。

那年冬天,英國人休斯.科賽恩來到漢口,他看見漢口勞工用獨輪車收集冰塊,送至地窖儲藏,待到夏天使用。

於是他創立漢口二廠,試圖把英國的新技術引入漢口進行製冰。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武漢炎熱,大家也都知道,因此漢口二廠生產的冰,深受漢口租界的外國人歡迎。

1938年,日軍入侵武漢,科賽恩離開武漢,漢口商人劉耀堂接下漢口二廠,繼續製冰,並且在武漢最危險的時候,拉了武漢人一把: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武漢會戰時,漢口二廠成了臨時庇護所,市民紛紛在此避難,

而日軍切斷了漢口市民水源時,漢口二廠則是為難民提供生活所需水源

可以說,如果沒有漢口二廠,武漢會戰的死亡數量,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漢口二廠舊址

時間來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由於汽水技術在我國日趨成熟,不少中國人開始“自立門戶”,創辦汽水廠賺錢。

1944年,嶗山汽水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島成立,不僅賣水,還開始賣飲料。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1946年2月,後來大名鼎鼎的

廣州亞洲汽水廠在大德路80號開業。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亞洲汽水廠

1949年,隨著新中國成立,外資紛紛撤出中國,可口可樂等老牌飲料公司的離開,為國產汽水的崛起騰出了巨大的空間。

而國產汽水們也很爭氣,在國家的帶領下,國貨們開始了一段難得的“紅利期”。


50-80年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新中國建立之初,全國上下就吶喊著“趕英超美”的口號,大力開展生產建設。

「擁有一款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成為擺在中國汽水行業的難題。

這時,青島人站了出來:

1953年,「嶗山可樂」研發成功,這是我國自主開發的第一款碳酸飲料。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青島之光,名不虛傳

同年,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邵長富的帶領下,“山海關”桔汁汽水研發成功。

其汽水全部採用國產原料,成為新中國國宴專用飲料。

在1956年召開的全國汽水會議上,山海關桔汁汽水還被評為了第一名,相當有排面。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1981年,天府可樂的配方誕生在重慶。

它由當時的重慶飲料廠,和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共同研製。其原料全部由天然中藥成分構成,不含任何激素。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1984年國家相關部門對流通可樂進行產品質量審核中,天府可樂是

唯一被肯定的國內“飲用型食品”。

它比同時參加評議的可口可樂還要高0.52分,1985年,天府可樂被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定為“國宴飲料”。

有了國家為它站臺,天府可樂開始了它的上位之路。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90年代之前,中國飲料市場一直是老汽水的天下,這些老汽水大多並不覬覦全國市場,而是獨霸一方。

野心更大的天府可樂是一個例外,它不滿足於攻佔西南市場,走出國門才是它的終極目的。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90年代初,天府可樂已有108個分廠,

大多數在中國,包括最東邊的大慶,最南的海南島,最西的新疆石河子。

1990年它在俄羅斯也建廠,銷售範圍擴大到俄羅斯弗拉基米爾,當年公司營收3億元。

同年,天府可樂更是揚眉吐氣打入美國本土市場,在可口、百事的老窩與它們一較高下。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90年代初的中國汽水市場,依然被各大國產汽水把持著。

它們雖然野心不大,不能統一全國飲料市場,但無愧於“地方一霸”,可口可樂要想打入中國市場,難度可想而知。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圖源:窮遊網

然而財大氣粗的可口可樂自有“妙招”

,它揮舞著手裡的鈔票,獰笑著說:

“打不過你們,那就把你們買下來!”

90年代:外國可樂一統天下

90年代初,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成功以合資的方式,併購了除正廣和之外的七大廠。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圖源:讚歎品牌家

也就是說:北冰洋、山海關、漢口二廠、亞洲汽水廠、嶗山、八王寺、天府可樂這7家汽水廠,統統歸可口、百事兩家公司所管。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這一事件也上了《時代》的封面

沒想到,“兩樂”不僅憑股東優勢雪藏了七大廠,還藉由他們的渠道將自己的飲品全線打入中國,一舉拿下了國內市場。

這一事件,後來也被稱為“水淹七軍”事件。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飲料是快消品,動銷至關重要,沒有動銷就沒有周轉,時間久了市場不再記得一款產品,產品自然會消失掉。

在國際品牌的強勢碾壓下,地方老汽水毫無還手之力。

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以後,

許多著名的國產老汽水停產、退出市場,碳酸飲料市場基本交給了國際巨頭。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在國際巨頭鳩佔鵲巢成功之後,國內並非無人反抗。

1987年成立的娃哈哈,在1998年世界盃期間,推出“非常可樂”,在當時碳酸飲料市場“水淹七軍”的形勢下,一炮而紅。

最高時佔據7%的市場份額,年銷量近30億,形成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足鼎立市場格局。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雖然非常可樂在三四線城市佔據了主要市場份額,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城鎮化建設,消費主流向一二線城市集中。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渠道優勢顯現,非常可樂難以與之抗衡,在此背景下,非常可樂逐漸消失在主流市場。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

可口可樂投入10億美元入股非常可樂,並控制了非常可樂的各個渠道,弱化非常口樂的市場宣傳。

導致非常口樂的曝光率越來越少,最終消失在大眾視野。

但這個說法被娃哈哈官方否認了,大家看著圖一樂就好。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另一位強有力的挑戰者,是健力寶。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代表隊選手在比賽中喝起了健力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外國人驚呼它為“中國魔水”。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東方力量第一次引起世界範圍的大面積認同,激發了國內大面積的民族自豪感。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1985年,健力寶榮獲全國最佳運動飲料,併成為人民大會堂國宴飲料;

1991年,健力寶在美國成立分公司,購入

帝國大廈一層樓。

正當健力寶蒸蒸日上時,卻遭到了股權改制的困擾。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這件事到現在爭議相當大,真相無人知曉,但以下事實,是確切發生的:

1997年秋天,健力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將通過。

三水政府以“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拒絕批准經營團隊購買股票,李經緯一怒之下,放棄上市。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1999年,李經緯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4.5億元買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

方案被三水區政府否決。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2001年,健力寶經營業績下跌到31億元,上交政府的利稅也從1億元降到2000萬元左右。

7月,三水政府召開健力寶轉制工作聯席會議,九成與會官員主張賣掉健力寶,但是不能賣給李經緯團隊。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以上資料全部來自於百度百科,可自查。

總而言之,正值上升期的健力寶,在股權和上市問題的纏鬥中逐漸衰落,儘管如今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已經比不上當年的輝煌了。

自此,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完全佔領了中國的汽水市場,再也沒人能威脅到他們了、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兩樂”佔據國際碳酸飲料近70%的市場,在中國則佔據了95%的市場。

後來創辦的國產企業,很少很少會觸碰汽水這塊,因為贏面實在太小了。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最近幾年,老牌汽水企業卻開始“枯木逢春”,他們掙脫了外資的束縛,重新復產。

“漢口二廠”後來朝含汽果汁飲料的方向走。

負責人表示:會向「健康汽水」的方向重新出發。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天府可樂從百事手裡搶回了商標和配方,正準備進行品牌重塑,重出江湖: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當然了,也有陝西冰峰這樣“偏安一隅”,一直相安無事、和平發育的汽水品牌: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不管之前有多少恩怨都好,一個國家的某個行業長期被壟斷,無論是不是外資,終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我們也希望,國產汽水能早日恢復往日榮光,還原我們兒時的經典!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我們的活動仍在繼續:這篇推文中,留言獲贊數最高的朋友將會獲得【廚房人類周邊】一份哦!

點贊最高者請在微信公眾號[廚房人類]用截圖私信添加所長小號,留下地址和聯繫方式~

難敵外資鐵蹄:國產汽水消亡史

廚房人類

專注於 研究「人類行為學和美食之間關係」

致力於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煮給你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