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縣北社西村村名探究


定襄縣北社西村村名探究

張俊贇


定襄縣北社西村村名探究

村口牌樓


北社位於定襄縣東北部,屬同川,東、西、南三面臨崖,北面較平。傳說很久以前,北社、南社、東社三村之間原有一祠,叫土豆祠。祠內供奉著“神農”一類的偶像,俗稱“祭社”。以社為準,居東之村叫東社,居南之村叫南社,居北之村叫北社。由於土豆祠距同河(發源於今原平市老師山,從西社村東北入定襄縣境,經賈莊、北社西、北社東,於濟勝橋西南注入滹沱河。)不遠,經常遭河水沖刷,最後連遺址也蕩然無存。為逃避水患,三村村民不斷遷居,年長日久,便形成了現在的格局。據明代《忻州志》載,唐代時同川曾屬五臺縣,北宋景德二年(公元 1005年)同川屬崞縣 。當時崞縣分五鄉,北社屬崇仁鄉,洪福寺宋代碑記中有“代州崞縣崇仁鄉北社”的文字。北社又分東西兩大街,中間隔條南北走向的彎曲通道,其南段叫“碾子溝”,北段叫“東溝”。民國中期,東西兩街逐漸演變成兩個獨立的村莊——“北社西”和“北社東”。西村以梁姓為主,著名人物有明代戶部尚書梁璟、清代翰林梁善濟等;東村以李姓為主。1946年,北社西村等七個村被劃歸定襄縣。1950年又屬崞縣,1954年復歸定襄縣至今。歸入定襄縣後,北社西村為北社鄉鄉政府所在地。1961年8月忻定縣分治後,北社西村屬宏道鎮。


定襄縣北社西村村名探究

“和睦鄰里”巷門


定襄縣北社西村村名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