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商務“銀杏消費復甦指數”出爐:上海線下消費近兩週恢復至疫情前七成以上

大數據應用不僅能助力判斷疫情對經濟的量化影響,還能為各行各業、尤其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特定行業制定復工復產計劃,提供數據依據。3月23日,銀聯商務旗下“銀杏大數據”發佈上海市“銀杏消費復甦指數”,重點關注和監測上海發佈最新復工指南(以下簡稱“最新復工指南”)3月5日的前後兩週、為期共計一個月(2月24日至3月22日)的線下消費情況,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線下消費復甦趨勢變化做出統計和分析。

“銀杏消費復甦指數”是根據銀聯商務銀杏大數據平臺,綜合分析線下商戶復工開店數量比例和商戶經營消費額比例兩個因素測算,用於動態監測、精準分析各區域、各行業的復工營業情況。(銀杏消費復甦指數R =[消費交易復甦比例×0.5+復甦商戶數比例×0.5]×100)

3月5日的“最新復工指南”明確指出,一般行業備案即可復工。特定行業需向行業主管部門備案確認後予以復工。旅行社、在線旅遊企業經營的團隊旅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劇場、書場演出;線下教育培訓活動暫時不宜復工。銀聯商務“銀杏大數據”對上海“最新復工指南”發佈後前後兩週的消費情況進行了監測, 2月第4周、3月第1周、3月第2周、3月第3周消費復甦指數分別為44.69、52.82、62.50、74.09。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上海市消費熱度逐步攀升,近兩週市場回溫尤為顯著,線下整體平均消費已恢復至疫情前7成以上水平。

银联商务“银杏消费复苏指数”出炉:上海线下消费近两周恢复至疫情前七成以上

從轄區劃分來看,3月第3周,上海市消費復甦指數TOP3轄區為:金山區(85.90)、奉賢區(85.89)、虹口區(81.92),以工業、製造業為支柱產業的轄區最優先復工復產,帶動地區消費市場率先回暖。聚焦上海中心城區,浦東新區、黃浦區、徐彙區消費市場相對較為活躍,消費復甦指數分別達78.88、73.73、72.49。“銀杏消費復甦指數”顯示,居民消費熱情集中在雙休日釋放的特徵顯著,3月21至22日,商業較為集中的黃浦區、長寧區、徐彙區,消費復甦規模均達80%以上,領先於上海市整體水平,消費市場活力逐漸凸顯。

從商圈分佈來看,上海市重點商圈中,五角場、南京西路、徐家彙、南京東路商圈率先恢復消費活力,消費復甦指數分別達78.39、74.84、73.97、72.97,淮海中路、陸家嘴商圈緊隨其後,指數為70.68、70.29,各商圈消費人氣穩步回升。

從行業分類來看,目前上海全市百貨、購物中心、餐飲等領域企業正有序復工復產,經營情況穩步恢復。其中,上海全市超市賣場復工率已達到100%,為積極響應民生需求,各大連鎖超市自1月底起便陸續開門營業,3月第3周,超市行業消費已實現全面復甦,消費復甦指數達99.13。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明顯好轉,餐飲消費市場也迅速恢復生機。春光正好,宅在家裡兩個月的人們迫不及待地出門“尋味”,享受舌尖上的美食。餐廳寬敞的外擺位坐滿了食客,第一食品、杏花樓、沈大成等老字號門口週末更是早早便排起了長隊。根據“銀杏消費復甦指數”監測顯示,3月第3周,餐飲行業消費復甦指數為48.07,較2月第4周提升了20個百分點。而伴隨各大商場陸續恢復正常營業時間,上海的夜晚日漸恢復繁榮,根據對上海市重點商場的監測數據,3月居民夜間(當日18點至次日6點)消費金額較2月提升超10個百分點。

從熱點商家來看,以上海市3月初恢復營業的一家奧特萊斯為例,開門當日,門店客單價較疫情前平均值提升近70%,居民壓抑已久的消費熱情得以集中釋放。從品牌分類來看,國際一線化妝品品牌交易率先復甦,“愛美、悅己”己成為居民消費新動力;各類全球一線運動品牌緊隨其後,特殊時期,居民運動健身毫不鬆懈。在消費客源地方面,受疫情影響,異地消費貢獻度佔比由疫情前12月的15%降至7%,其中,非長三角地區消費貢獻度也由疫情前12月的8%降至4%,建議商家加大對本地居民的營銷和服務策略傾斜,帶動經營回暖。

根據銀聯商務對上海市重點商家的監測數據和分析,上海市發佈“最新復工指南”後,有2000餘家商家陸續開門營業,但還有近2成暫未恢復營業。未開門營業的商家多數是經營體量較小、單筆金額較低的小微商家。隨著各級政府單位出臺多樣精準的扶持政策,小微商家復工情況會漸趨好轉。

據介紹,自1月20日以來,銀聯商務“銀杏大數據”已累計為全國各地30餘家商務局、文旅局、統計局、大數據局等輸出70餘份數據報告,為各行各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數據服務保障。隨著疫情後期經濟全面復甦階段的到來,銀聯商務將推出“銀杏加速營計劃”,通過數字化手段助力實體商家經營,為消費者打造更安全、健康、舒適的消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