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1、六十多歲被下獄,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在獄詠蟬 駱賓王

六十一歲的駱賓王結束了給母親的三年守喪,調任長安主簿,不久擢升侍御史-一個低級別的言官。對於早已文滿天下,一腔抱負的他來說,眼看著一輩子就要過完了,終老在這個崗位上甘心卻又不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一生仕途坎坷,名高而位卑,才大而官小。或許跟接下來的境遇相比,安穩的小言官也已是奢侈了。

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愛打抱不平,這樣的個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得罪了別人。當年秋天,駱賓王即因為上疏觸怒武則天,被誣髒下獄。大概是平時話太多,被人抓住了把柄,趁你病,要你命。

這年是儀鳳四年,唐高宗李治的晚年,武則天已經全面的把持了朝政。

上面的《在獄詠蟬》即是駱賓王此刻在獄中的心情寫照。秋蟬與自己合二為一,沒有人能知道我如秋蟬般高潔的品性,也沒人能為我表露心腸。

初唐四傑之駱賓王|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2、成名要趁早,牛人都有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童年

與同在文學天團-初唐四傑中的王勃一樣,駱賓王也有一個開掛的童年。

唐代隋的第二年,619年,駱賓王出生在今浙江義烏。駱賓王,字觀光。駱家世代書香,父親、爺爺在給他取名字時取義於《周易》,“觀國之光,以利賓於王”

從小就被文學氣息包裹薰陶成長,在別的小朋友撒潑打滾,撒尿和泥的時候,駱賓王已經能出口成詩了。

七歲那年,家裡搞了個聚會,客人們指著池塘裡的幾隻大鵝,對小賓王說到,“小朋友,作首詩吧。”駱賓王看了一眼大人們,看了一眼鵝,幾乎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詩文一出,客人們無不驚詫,贊曰神童!

相比而言,現在的孩子們還是幸福的。家裡來客人,最多被父母拉出來背幾首詩、跳一段舞、彈奏一曲等等,沒見過給客人作詩的吧。這首

《詠鵝》伴隨了無數小朋友的童年,簡潔易懂,畫面感十足,主要是非常好背,朗朗上口。

駱賓王也憑藉這首詩,譽滿鄉閭,神童的稱謂也不脛而走。

初唐四傑之駱賓王|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3、坎坷的那些年

十歲那年,父親受任博昌令,到了今山東省博興縣做官,駱賓王隨行。十七歲時,父親死在任上。那些年也沒攢到什麼錢,只能就地將父親安葬。

二十二歲服完父喪,安頓了母親,遂赴京趕考,沒考上的人多了,他是其中之一。也沒急著回家,就在長安和洛陽間遊玩、學習。他自己也感覺是幹啥啥不成。可是沒辦法,讀書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官,學而優則仕,眼看自己也不小了,家裡還有老母親需要照料,沒錢的日子怎麼過呢。

兜兜轉轉一圈,還是回家吧。一來省親,二來籌措些生活之資。

“今夜南枝鵲,應無繞樹難”終於能回家了,就像是南枝鵲有樹所棲一樣。

完成家鄉之旅後,駱賓王再次整裝出發。長安和洛陽也遊過了,只好再去齊魯,畢竟在那度過快樂的少年時光。

在齊魯窮讀幾年後,二十七歲的駱賓王終於得到在京中出仕的機會,一直幹到三十二歲。大概也就是權門府掾之類的活計。

滿腹才情,大材小用,世態炎涼,被罷了官,只好離開長安,再尋生計。三十三歲那年赴豫州任職,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府屬。

是金子總有被人看到發光的那一刻,駱賓王也不例外。李元慶對駱賓王的才能頗為賞識。三年之後,特地讓駱賓王重新梳理下簡歷,“自敘所能”,找個說頭提拔下這個年輕人。

但是駱賓王還是倔強,多麼簡單的命題作文,以他的水平,隨便寫寫就能把自己誇成花。但是他偏偏反著來,盡述自己為人正直,羞於自媒。“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令”

送到嘴邊的烤鴨,居然被自己給救活飛走了。沒能按照領導的意思自敘,自然也沒被提拔。又過了三年,駱賓王也離開了道王府。

這時,駱賓王已經三十八九歲了,在官場混了十來年,雖不至於餓死,但是工作方面一直也不順利。有客觀原因,也有駱賓王自己的原因。人生已過大半,他也對仕途喪失了期望。三十八歲到四十九歲閒居齊魯。又回到了那個他熟悉的地方。

工作不順利,大都想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開始自然很舒服。到處溜達,觀觀景,寫寫文,遊玩消遣,好不自在。時間長了就不行了,閒適的生活需要充足的物質基礎做保障,又想閒,還不想工作,哪來的這麼多好事。

一個文人,提筆縱論自然不成問題,但是種地,可真難為他了。所以只能繼續四處求仕。

終於在四十九歲這年,駱賓王對策入選,任東臺詳正學士。

而後五十二歲從軍西域,先在西北,後入西南。寫下一系列詩篇,成功的給自己加了一個“邊塞詩人”的標籤。

五十七歲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長安,入秋奉命去江南公幹,五十八歲那年返回長安,不僅生了一場重病,母親也離開了自己。為母守孝服喪三年。

轉眼時間來到了文章開頭駱賓王入獄的那年。被誣下獄實屬不幸,逆境中的文人往往更具有創造力,一篇篇流傳百世的詩文湧現出來。僅目前能讀到的就有《在獄詠蟬》、《螢火賦》、《憲臺出縶寒夜有懷》…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看來,極端的境遇是那隻妙手。

幸運的是,一年多以後,680年八月,因立英王李顯(武則天的第三子)為皇太子,改元永隆,趕上大赦天下。駱賓王自然也在赦免的行列中,年底出獄。

次年,681年,春天去北方燕齊之地公幹,夏天就被貶為臨海縣丞(副縣長),離著老家義烏也不算遠。前些年母親去世,未能將其安葬在家鄉。如今藉著去臨海的工夫,七月途徑義烏將母親安葬,八月到臨海上任。

是年,駱賓王六十三歲。

花甲之年,在臨海縣丞的任上把公職收尾,回家安度晚年,應是當時能看到的結果。對於駱賓王來說,已有超然的文壇地位和流芳百世的佳作,已經使很多同僚和後世之人望其項背。

但是,老頭兒命裡終究還差著一絲火候,這最後一把火也恰恰來自於他的倔強。如果說《帝京篇》前後所有的文章將駱賓王帶到了初唐文壇第一梯隊,那接下來的這把火一到位,任何人都無法將他割裂出初唐四傑的天團之外了。

初唐四傑之駱賓王|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4、不要和女人過不去

不要和女人過不去,尤其是比男人還強悍的女人-千古第一女帝王-武則天。作為一名女性,歷經太宗、高宗,在紛亂兇惡的鬥爭中站穩腳跟,你以為她只是充錢開掛這麼簡單嗎?

從當上臨海縣丞,已經過了三年,駱賓王也已步入六十六歲高齡。這年,要去京城出差。到了京城,見到老朋友程務挺,不勝唏噓。程務挺想把駱賓王留下來,畢竟在京城能照應著,生活也會相對舒適些。駱賓王拒絕了好友的好意,辦完事就準備回臨海繼續工作。

此時,好朋友徐敬業(爺爺徐世績,因軍功賜姓李,又名李勣,封英國公。故徐敬業又稱李敬業,承襲英國公爵位)還有之前一起因事被貶的幾位朋友都在揚州,駱賓王也順道參與了聚會。

幾個人一碰頭,心中的不滿立刻就爆發了。痛陳武后種種不是,為今之計應當起兵滅了她。一個說好,其他人都跟著點頭,那就幹吧。幾個人按照特長分了分工。徐敬業常年領兵,能征善戰,自然當作大統領。駱賓王雖不能提刀上馬,但是手裡的筆也是一把利刃,用得好的話殺傷力不比千軍萬馬弱。

戰爭除了打的是軍備、後勤,同樣打得也是輿論、人心。輿論陣地就在那兒,你不去佔就會被敵人佔領。

所以,駱賓王發揮特長,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討武氏檄》

文章列舉武后的穢跡惡行,申明起兵的目的,並用“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的君臣之義, 號召天下勤王, 最後還用“試看今日之域中, 竟是誰家之天下”的豪語作結。檄文傳出, 朝野震動。

據說武則天讀到“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時,忿然作色,說到,如此之英才竟然不能為我所用,這是宰相的罪過!

無論如何惜才,原則和立場不能變。武則天立即派李孝逸帶領三十萬大軍前去鎮壓。兩軍在江淮一帶對陣, 開始互有勝負。後因起義軍得不到支援, 日趨疲罷, 最後李孝逸乘風火攻, 義軍陣亂不能持, 全線潰敗, 被斬七千餘級。徐敬業等人在逃遁途中被部將王那相所殺, 起義徹底失敗, 前後歷時僅三個月。

而程務挺多少也因為駱賓王他們的造反而丟了性命。當時徐敬業在揚州起兵,武則天問左右對策。裴炎說,天子已經成人,卻沒有親政,才讓小人有造反的藉口。如果把朝政還給天子,叛軍不用討伐便會解散。

裴炎是個直男,哪壺不開提哪壺、武則天當即拘捕了裴炎。程務挺得知裴炎被捕後,便上書武則天為裴炎解釋,武則天對此十分不滿,加上程務挺和唐之奇、杜求仁的關係很好,有人便趁機誣告程務挺,說他與裴炎和徐敬業暗中勾結,圖謀犯上。所以程務挺在徐敬業失敗後的一個月,也被問斬,株連全家。

混亂中駱賓王的下落也未可知。有的說“敬業敗,伏誅”(《舊唐書》),有的說“敬業敗,賓王亡命,不知所之”(《新唐書》),還有一位明代文人說在南通發現駱賓王的墓。總之關於駱賓王的下落撲朔迷離。而我,願意拿下面這個故事當做結尾。

初唐四傑之駱賓王|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5、皆大歡喜的大結局-靈隱續詩

人們普遍比較喜歡圓滿的大結局,尤其對於駱賓王這樣,一生坎坷的大文豪,也是如此。死在兵敗之後,太讓人唏噓。所以,關於駱賓王的人生結局有著流傳許久的圓滿版本-靈隱續詩,雖未有資料佐證,但能讓人少了些許遺憾,權且陳述如下:

兵敗許多年以後,大詩人宋之問遊覽杭州靈隱寺,寺中風景獨幽,立足靈隱寺,記述一番多好,他不禁脫口吟出兩句詩,“鶩嶺鬱笤嶢,龍宮隱寂寥 ”。之後,文思便卡在這兩句上了,無論如何也接不下去。宋大詩人在寺中來回踱步,小聲吟誦,憋的不輕。這時,一位老和尚不知何時已悄然來到他的身邊,提醒道,要不這樣試試?“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妙啊!

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人生都是明亮的顏色。對仗工整,畫面感十足,宋之問不禁驚歎。趕緊謝過老和尚,回屋把隨後噴薄而出的詩句全部記下來。

次日,宋之問拿著寫好的《靈隱寺》來找老和尚,想要分享快樂。可是老和尚已經離開,雲遊四方。問了寺中小師傅才得知,指點詩句的老和尚竟是駱賓王。當年徐敬業大軍潰敗,駱賓王趁亂逃出,而後為避追捕,削髮為憎…

是否真實已不得而知,權當是後世人的美好願望吧。被指點的那兩句,也成了全詩經典所在。

鶩嶺鬱笤嶢,龍宮隱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

--靈隱寺 宋之問


初唐四傑之駱賓王|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1、舊唐書、新唐書

2、駱賓王簡譜-駱祥發

3、論駱賓王的入世歷程及其啟文創作-龍正華

4、義烏才子駱賓王-張曉雲

5、為徐敬業討武瞾檄-駱賓王

初唐四傑之駱賓王|不僅能寫“鵝鵝鵝”,還能以筆為刃,馳騁疆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