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有這5種情況例外,美國:收到!

核武器誕生後,人類社會進入一種可怕的動態平衡中,幾大強國之間互相進行核威懾,卻不敢把核武器真正投入戰鬥。但是,事物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轉移,劍拔弩張的局勢還是增加了擦槍走火的可能,一次誤報就有可能引發核大戰。冷戰時期,因系統故障導致誤報而引發雙方核對峙的事故曾發生了多起,多虧前線值班人員的冷靜和剋制,才使得世界免遭核戰爭摧毀。人類就這樣在核陰影下度過了半個世紀。

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有這5種情況例外,美國:收到!

受國際形勢所迫,我國在60年代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和氫彈,成功躋身擁核國家之列。在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我國就第一時間向世界公開承諾,絕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絕不向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不向無核國家威脅使用核武器,不參加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不為別國提供核保護,不在別國部署核武器,不附加任何條件,從今往後都不會變。

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有這5種情況例外,美國:收到!

此舉等於我國在核政策上自縛手腳,看似保守實則高明,既能打破他國核威懾,又避免了戰略誤判引發核大戰的風險,還能讓我國從冷戰對峙形勢中抽出身來,不至於淪為任何一方的附庸。60年代後,冷戰形勢愈發嚴峻,美蘇展開激烈的核競賽,我國卻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對峙中獨善其身,一直等到蘇聯解體。

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有這5種情況例外,美國:收到!

我國雖然是擁核國家,但核武庫規模是幾大擁核國最小的。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示數據顯示,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總數約為6850枚,美國擁有大約6700枚,佔全球核武器總數的90%以上,而中國常年保持在350枚左右,甚至不及英法,但完全能達到戰略威懾效果,還能節省大筆維護費用。

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有這5種情況例外,美國:收到!

不過,國際政治博弈複雜,單方面宣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足以應對錯綜複雜的局勢,很容易被他國鑽空子。因此,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即使他國沒有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國也將發起核打擊,如:核武器、反核武器系統遭到攻擊;戰略基地、最高指揮部等核武器發射指揮者遭到攻擊;遭到與核武器殺傷效果等同的打擊;敵方把核武器送進戰區,並處於待發狀態,則視為遭到核攻擊;中國軍事同盟國遭到核打擊。

這五種情況下,即使沒有首先遭到核攻擊,我國也會毫不猶豫地啟動核反制體系,確保不會在核戰爭中處於劣勢地位。故而在局勢最緊張的冷戰時期,中國也僅僅是受到口頭核威懾,而對方絲毫不敢採取過激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