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實力到底怎麼樣?

蟈蟈YH


由於一戰戰敗的影響,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的軍事發展受到了嚴重束縛。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後便極力想要打破戰敗條約中的束縛,1935年2月底,希特勒不顧《凡爾賽和約》的限制,重建了德國空軍,並由他信任的赫爾曼·戈林來負責。此後德國空軍實力迅猛發展,大量新式飛機不斷生產。

1937年造出的戰鬥機,BF 109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放眼世界只有USSR的I-16和英國的颶風戰鬥機可以比個肩。而在轟炸機方面1935年服役的He-111、1936年服役的Ju-87(二戰軍迷們熟悉的斯圖卡)、1937年服役的Do-17、1939年服役的Ju88等,均在世界上處於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德國的飛機產量也逐年提升,1934年生產了1968架、1935年生產3183架,到1936年更是生產5112架,到1939年德國飛機產量達到8295架。而在1936-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中,德國空軍初步得到了實戰磨練。並藉由西班牙內戰中的經驗總結了適合自己的空戰戰術。

這樣,可觀的規模、性能先進的飛機、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和西班牙內戰中的實戰鍛鍊讓二戰前期的德國空軍實力可以位居世界第一。

在二戰爆發後,德國空軍在波蘭戰役和法國戰役得到了更好的鍛鍊,此時的德國空軍正處於巔峰狀態。但在隨後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損失了數千架飛機,雖然在1941年德國飛機的年產量已經達到1.4萬架,但是損失大量的優秀飛行員,是不可替代的。可以說德國空軍的元氣受到了不小的損傷。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空軍起初刷了一波經驗,但進入1942年後,德國空軍陷入了一場代價高昂的消耗戰。很大程度而言,1941年是德國空軍的巔峰。不過此後一年德國空軍到沒有走下坡路,至少並不明顯。

在1943年,雖然德國成功設計出了第一款用於戰鬥的噴氣式戰績,但在這一年還是開始走向下坡路,在東線與日俱增的消耗讓德國空軍有些氣喘吁吁,同時德軍也開始感受到了盟軍空軍力量的強悍。不過這一年的德國空軍實力至少還可以位居世界前四。

進入到1944年,雖然德國的飛機產量達到巔峰,但是戰力卻出現了嚴重下降。飛機沒了可以再造,飛行員沒了一時半會很那補上。而在1944年德國空軍損失飛機達到2.4萬架。這一年,德國空軍面對盟軍和蘇軍的空中力量只有招架之力。不過1944年的德國空軍放眼世界依然位居世界前四。仍是一支不可小視的空中力量。

而在1945年破罐破摔的納粹德國空軍則跌出了世界主要空軍強國的行列。


黎塞留的野望


二戰前期到中期,德國空軍憑藉大量優秀的BF109制空戰鬥機、精確打擊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層出不窮王牌飛行員、先進的空戰戰術、輝煌的戰績毫無疑問成為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作戰戰鬥力最強的空軍,但是二戰後期隨著德國精銳飛行員的損失,盟軍新式戰鬥機P-51、B系列轟炸機不僅在數量上、質量上、戰術剋制方面都對德國空軍開始壓制,德國空軍逐漸式微。

破而後立的德國空軍擁有大量性能優異的新式作戰飛機

(1)破而後立,10年時間重建德國空軍

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空軍解散,德國空軍的1.6萬架飛機都被銷燬,直到1926年,所以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基本上是從1926年巴黎協定後重建的。得益於充足的技術積累給德國空軍帶來了質的飛躍,德國從1926年到1936年生產了大量新式作戰飛機,到1939年德國已經擁有3750架新式作戰飛機,這與其他仍以老舊戰鬥機為主的法國、英國、蘇聯空軍相比,擁有巨大優勢。

(2)為閃電戰服務的戰術空軍

有限的10年時間,有限的國力和資源調配,在德國確定了閃電戰的立體作戰戰術思想後,空軍的作戰目的就是奪取制空權,然後用轟炸機配合裝甲部隊快速突擊,所以二戰中德國空軍是為陸軍服務的,其主力戰機就是戰鬥+俯衝轟炸機。

(3)前中期主力制空戰鬥機BF109,只有英國的噴火能與之抗衡,擁有出色的爬升能力,德國飛行員圍繞這一性能優勢,開發出了一系列戰術,螺旋爬升、哈特曼翻滾

二戰德國主力戰機,累計生產了33000架,單發的BF109(ME109)主力制空機型,最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外形,可收放起落架,下單翼,也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優秀的輕型戰鬥機。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總戰果有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也是產生空戰王牌最多的戰鬥機,世界三大王牌飛行員均是飛行BF109的。

圖1 空戰中的BF109

(4)精準投彈的俯衝轟炸機JU-87 擁有超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堪稱閃電戰最佳伴侶

容克87型又稱斯圖卡,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雙彎曲的鷗翼型機翼以及其獨有低沉的尖嘯聲,憑藉精確的轟炸能力以及強大的對地轟炸能力,二戰期間累計生產了5700架。在二戰初期德國的閃電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外他還有一個獨有的發生裝置,能發出尖嘯聲,給予地面士兵心理上的恫嚇。

圖2 JU-87俯衝轟炸機精準投彈

飛行員素質水平高,王牌飛行員層出不窮

(1)充足的飛行員儲備

在飛行員訓練方面,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就開始為自己的空軍東山再起埋下伏筆,在德國國內各部門安插了一批軍事航空部門的指揮官,另外成了很多滑翔機俱樂部,培訓大批飛行人員,1926年抓住巴黎協定取消對民用航空的限制,培養了大批空地勤人員,還利用與蘇聯的合作,在蘇聯偷偷培養了大批飛行員。

(2)介入西班牙內戰中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

在飛行員方面,德國在1937年西班牙內戰中派出空軍部隊,鍛鍊了飛行員,取得了奪取制空權、軍事運輸、轟炸、空戰戰鬥等多方面的實戰經驗,這些擁有作戰經驗的飛行員使得德軍在戰爭初期就擁有了巨大的優勢。

(3)充足的訓練時間

德國的飛行學校根據西班牙內戰中獲得的寶貴經驗有培養了許多優秀飛行員,早期德國飛行員要完成450小時以上的飛行訓練,而且要跟著最優秀的王牌飛行員做僚機實地學習後才能才加實戰。

而美英的平均水平是300小時以上,美國最高達到400小時,蘇聯的飛行員平均訓練水平只有20-50小時,所以德國飛行員在東線打出了驚人的空戰記錄。

二戰前中期德國空軍戰術理念領先

(1)戰鬥機雙機編隊

德國空軍在西班牙內戰中獲得的經驗,採用雙機編隊作為最小的戰鬥單位,有長機和僚機組成,兩架飛機前後相隔200碼,僚機在後,長機就可以集中精力搜索不用顧忌屁股,戰鬥中,僚機負責掩護長機身後,兩個雙機編隊又可以組成相互支持的四機編隊,這種戰法很快就被其他國家效仿。

圖3 德國雙機編隊

(2)空戰偷襲戰術

戰鬥以小編隊方式進行,先敵發現後的偷襲戰成了最有效率的打法,德國王牌飛行員大都使用偷襲戰術。德國軍隊擅長利用太陽,利用雲層,利用6點鐘方向盲區偷襲敵機。

最經典的攻擊方式是,搶先發現敵機後,加速到敵機與太陽之間,利用太陽,以較高的高度逼近到相當近的位置,然後垂直俯衝至敵機6點鐘方向,然後迅速拉起突然進攻敵機。

圖4 空戰中的德國空軍戰鬥機

(3)俯衝轟炸機採用旋轉木馬對地攻擊

德國空軍閃電戰時,採用每組20-25架飛機的地毯式轟炸,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採取近乎垂直的攻擊方法,輪流俯衝至重要目標上方精確投出重磅炸彈,然後盤旋至次要目標投下輕型炸彈或者用機槍掃射,採用旋轉木馬式的進攻有時會持續1個小時。

圖5 旋轉木馬式進攻

這一系列優秀的戰術使得前中期的德國空軍擁有巨大的空中優勢和強大的對地火力

二戰時期德國飛機和引擎技術非常先進,一直都處於領先地位

(1)德國擁有先進的風洞群,尤其是其中獨一無二的超聲速風洞,這些獨特的風洞,使得德國科學家有機會去測試後掠翼、前掠翼、飛翼和三角翼,這些研究成果最終由德國著名後掠翼專家布斯曼教授轉化成為了後掠翼飛機Me262。

圖6 Me262噴氣式戰鬥機

在飛機控制和穩定性方面,德國人通過大型串聯式佈局,使他們的戰機擁有了很高的滾轉率,大大增加了飛機操控的穩定性。

(2)引擎技術先進

德國人在他們增壓活塞發動機上廣泛使用了動力助推系統,通過將甲醇或者氧化亞氮注入增壓器使飛機飛行速度提升了20-30MPH。

圖7 噴水加力系統

在噴氣式發動機領域,德國人一開始落後於英國,後來德國轉變思路,發明出了便軸流式噴氣發動機,更有利於飛行減阻和降低燃油消耗率,引領了後世引擎發展方向。德國人還發明出了二戰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機Me262,ME262可以做到領先同代飛機100MPH。

(3)機載武器

德國人將各種口徑的槍炮廣泛用作固定式機載武器,在戰爭最後階段,德國人還將30mm的加農炮配備在戰鬥機上,Me262戰鬥機還裝備過威力強大的空對空火箭,這種武器只要命中一發,敵機就要完蛋。

圖8 空對空火箭

二戰前中期風光無限德國空軍隱藏著致命弱點

(1)重點發展戰術空軍,導致沒有資源發展戰略空軍

一旦閃電戰出現受阻或者前線戰鬥出現焦灼進入持久戰時,就需要戰略空軍去空襲敵人的大後方,來破壞敵軍的後勤保障,破壞敵人的戰爭潛力,而嚴重偏科的德國空軍,沒有時間,沒有足夠資源再去打造一隻昂貴,卻可能帶不來直接戰果的戰略空軍了。

(2)要命的缺點,德國空軍普遍短腿

在不列顛空戰中,BF109飛過英吉利海峽後根本就呆不了多長時間,就得往回飛,根本沒有足夠的航程給轟炸機護航,而雙發的BF110雖然續航長,速度快,火力猛,但是盤旋、翻滾確實渣渣,在空戰中被英國空軍打成shi,然後老老實實回家當夜間戰鬥機了。

(3)發動機高空性能缺陷

德國由於缺乏廢氣增壓技術,導致他們的戰鬥機在高空作戰中有“心臟病”發動機在高空性能下降嚴重,而美國的轟炸機全在高空,特別是面對裝有墨林發動機的P51時,P51高空作戰輕鬆自如,性能不佔優勢,同時P-51的作戰續航和裝甲又強於德國戰鬥機,德國戰鬥機完全佔不到上風。

圖9 續航能力、高空作戰能力優異的P-51

(4)技術優勢無法轉化為戰鬥力

面臨P-51的威脅,雖然德國成功研發了威力更強的戰鬥機Me262,飛行性能也遠超P-51,但是1943年才投入生產,1944年尚未定型,一直在亂改的Me262,始終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生產了1400架只有50架可以作戰,面對茫茫的盟軍戰機,Me262航程短的弱點又被抓注,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盟軍飛機就將他們擊落,很多優秀的王牌飛行員因此隕落。

(5)飛行員水平嚴重兩級分化

德國飛行員不實行輪換制,優秀飛行員一直飛到死,而新的飛行員得不到鍛鍊機會,這樣導致優秀飛行員越來越少,菜鳥比例越來越大,總體水平逐漸下降,到了後期就是菜鳥訓練菜鳥,飛20小時就要上天飛行。

(6)油料缺乏

由於油料缺乏和盟軍的轟炸,許多新手飛行員根本就無法得到正常的訓練,到了後期德國飛行員在空戰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優勢。

後期盟軍飛機在數量上、質量上、戰術上都壓制德國空軍,被P-51“清場”的帝國空軍

美國杜立特將軍帶來的P-51清場戰術徹底清了德國空軍的場

杜立特將軍就是第一個轟炸東京的美國將軍,他來了他的著名戰術清場戰術,就是不在把戰鬥機束縛在轟炸機身旁,而是利用P51變態的航程,讓P-51提前到達德國上空,如果德國戰鬥機起飛應戰,他們就陷入和P51的纏鬥,等到他們燃盡了燃油,美國的轟炸機就到了,然後美國人的炸彈就莆田蓋地的落下來。

圖10 瘋狂投彈的美國轟炸機

如果德國人不提前起飛,等到轟炸機來的時候在起飛,那麼他們將面對高空俯衝下來的P51雨點式的攻擊,被敵軍咬住了不能亂跑,因為要攻擊轟炸機,好不容易咬住敵機,也不能追,因為要攻擊轟炸機,所以德國人很無奈,在1個星期的憋屈戰鬥中,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和超級王牌飛行員就損失殆盡了,至此,德國人的空軍再也組織不起來有規模的攔截活動了,至此德國的天空徹底向盟軍敞開,就這樣德國人失去了制空權

總的來說,技術先進、高質量、高戰術素養、作戰半徑短、高空作戰能力缺陷,小油瓶認為這五個詞最能體現二戰德國空軍的特點。

但不可否認,在二戰前中期德國空軍仍然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悍、戰績最輝煌的一隻空軍。


小油瓶侃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先進、經驗最豐富、戰鬥力最強的空軍之一。

根據1919年《凡爾賽條約》條款規定,德國禁止擁有空軍,並於1920年解散前德意志帝國的Luftstreitkräfte(德國空軍)。

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初,德國飛行員秘密接受軍事航空訓練。培訓是借德國航空運動協會(Deutscher Luftsportverband(DLV))的幌子,在中央商業飛行員學校進行秘密訓練。

1935年2月26日,德國公然藐視《凡爾賽條約》將德國空軍作為戰略力量成立德國航空兵編隊,帝國元帥Hermann Wilhelm Göring“赫爾曼-威廉-戈林”為統帥。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國空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經驗最豐富、戰鬥力最強大的空軍之一。到1939年夏天,德國空軍有28個Geschwader (飛行翼隊)


為了即將到來的戰爭作準備,1935年2月5日,德國空軍司令部(德語: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 OKL)成立。OKL分為前方梯隊和後方梯隊。前方梯隊與戰區一起移動,而後方梯隊幾乎完全留守柏林。

最初德國空軍是由帝國部長(德語:Reichsminister)領導的大型多元化組織。控制德國航空的各個方面,包括民用和軍用航空。1937年初,戈林宣佈將帝國航空部重組為軍事和民用分支機構。軍事部門由 OKL(空軍司令部)領導。然而,軍事與民用航空的分離並不完整,而且是分散的。

德國空軍最初它分為四個Luftflotte“機隊”,這些機隊按照地理區域連續編號劃分,相當於我們類似的“空軍戰區”。隨著德國領土不斷擴張,後來又增加了三個Luftflotten。每個Luftflotte都是一個獨立的實體。

每個Luftflotte都有一名副官和參謀人員協助指揮官。每個Luftflotte指揮官負責整個Luftflotte空域的空中戰鬥支援任務,它規模和下轄單位的數量是靈活的,並根據需要隨時變動。

每個Luftflotte又分為許多Luftgaue(德語:空區)和Fliegerkorps(德語:空軍)。Luftgau的目的是為每個機場提供行政和後勤支持,而Fliegerkorps指揮所有飛行任務。

Luftgau總部由一個少將和50至100人的員工。每個Fliegerkorps下轄一些較小的單位。

Fliegerkorps下轄的Geschwader“飛行翼隊”大約相當於蘇聯的一個航空兵師(約124-150架飛機)。比英國皇家空軍機翼規模大。“機翼”就是相當於較大的飛機集群。在英聯邦國家,一個機翼通常由三到四個中隊組成,每個中隊大約20架飛機。


OKL德國空軍包括以下幾個Luftflotte“機隊”

後增加了:

Luftflotte Reich“帝國”,主要任務是防禦捍衛德國本土空域。它是迄今為止唯一擁有數量最多的Me 262噴氣動力戰鬥機和Me 163火箭動力戰鬥機的德國空軍之一。

Luftflotte 10,自1944年7月起。


1939年春天,和平時期德國空軍的實力是37萬人。在1939年動員後,將近90萬人服役,而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之前,空軍力量已達到150萬人。德國空軍在1943年11月至1944年6月期間實力達到了最大,有近300萬男女穿制服,其中170萬是男性士兵,100萬男性Wehrmachtsbeamte(德國武裝部隊特有的一類行政,法律和技術服務職位)和文職僱員,以及近30萬名女性和男性輔助人員Luftwaffenhelfer(被徵召的青年學生,也暗指兒童兵)。

至1939年夏天,德國空軍已經建立起:

九個Jagdgeschwader機翼(戰鬥機機群),大部分配備Messerschmitt Bf 109E;

四個Zerstörergeschwader機翼(攻擊機群),配備Messerschmitt Bf 110重型戰鬥機;

十一個Kampfgeschwader機翼(轟炸機群),主要配備Heinkel He 111和Dornier Do 17Z;四個Sturzkampfgeschwader機翼(俯衝轟炸機機群),配備標誌性的Junkers Ju 87 B Stuka( 俯衝轟炸機)。

空軍人員:373000人(飛行團隊208000人,高射炮兵107000人和信號兵58,000)。

架作戰飛機4,201架:1,191架轟炸機,361架俯衝轟炸機,788架戰鬥機,431架重型戰鬥機和488架運輸機。

然而,即使到了1940年的春天,德國空軍仍然沒有完全動員起來。


二戰1939年—1945年期間,德國生產的各種飛機總計94622架(也有數據統計為119871)架:

轟炸機——18499架;

戰鬥機——53215架;

地面攻擊機——12359架;

偵察機——6340架;

水上飛機——1190;

運輸機——3113架。


血色黃昏的黃昏


二戰初期,德國空軍世界第一,配合裝甲部隊,在歐洲所向披靡,1939年,德國空軍擁有3700多架作戰飛機,還有大量新式飛機。在德軍巔峰時,飛行員總人數超過3000人,其中個人戰績擊落過百架以上敵機的有100多人。加之德國雄厚的工業基礎,為戰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但蘇德戰爭的爆發以及美國的參戰,盟軍實力大增,德國石油資源又受到重重限制。對機械化部隊影響巨大。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消耗巨大。

當時德國高層是以戰術層次來建設空軍的,並沒有將空軍當做專門的兵種來訓練,而是作為陸軍的附屬兵種。空軍最大的作用就是支援陸軍,所以德軍最多的就是戰鬥機和短途轟炸機了,缺少能夠當做戰略武器的長途轟炸機。空軍只是陸軍的輔助,當陸軍受損時,德國會優先補充陸軍。久而久之空軍實力就被拉下了。

前期的輝煌,後期的沒落,這就是德國的空軍。





特戶9527


二戰時的德國空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在歐洲爆發時當時世上最強大、最先進和最具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納粹德國空軍於1935年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後正式成立,用途主要是為支援閃擊戰橫掃歐洲。其中,德國的飛機大部分皆為先進的設計,在技術上勝過1930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國家。如Ju 87“斯圖卡”轟炸機和Bf 109戰鬥機即是當時德國空軍的代表性軍機。空軍是德軍在閃擊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陸軍戰術性的密接支援,令德軍在戰爭頭九個月內以非常短的時間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其勝利進展直到1940年於不列顛空戰才被英國皇家空軍所中止,原因是當時的德國空軍缺乏戰略打擊能力。儘管這場空戰的失敗挫傷了德國空軍的氣勢,當希特勒於1941年6月為擴大“生存空間”而入侵蘇聯時,德國空軍在初期仍取得不小的戰果,其勝利一直到1942年至1943年的蘇聯冬天所中止。


二戰時的德國空軍擁有9支大部分裝備了Bf 109的戰鬥航空聯隊、4支裝備Bf 110重型戰鬥機的驅逐大隊、11支裝備He 111和Do 17Z的轟炸機聯隊和4支俯衝轟炸航空大隊。Ju 88意外地在設計上碰到困難,因此當戰爭爆發後僅有12架得以投入使用。德國空軍此時共有373,000名士兵(其中有208,000名的傘兵、107,000名士兵的高射炮部隊和58,000名的通訊兵),飛機則共有4,201架作戰飛機,其中1,191架轟炸機、361架俯衝轟炸機、788架戰鬥機、431重型戰鬥機和488架運輸機。儘管有些不足與缺陷,德國空軍在當時仍是一支令人敬畏的軍事力量。

然而即使到了1940年春德國空軍仍尚未全體動員。儘管存有原物料短缺的問題,烏德特還是藉由引進航空工業一天工作10小時的制度,並加以合法化。在此期間建立了30個轟炸機中隊和16個戰鬥機中隊。此外還有5支驅逐軍團,分別是JGr 101、102、126、152和176被組建,全都配有Bf 110。

德國空軍也大大擴增空勤人員的訓練,為原本的142%,飛行學校共63所。這些設施後來被轉移到德國東部,遠離可能存有的盟軍威脅。空勤人員後來達到4727名,增加原本的31%。然而因為如此急速的擴增和訓練導致997人死亡和額外700人受傷,946架飛機也毀於這些意外中。完成訓練的空勤人員約有3,941名,而德國空軍此時約有220萬人。


歷史在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真正顯示空中力量價值的戰爭。在戰爭中,各國競相發展空中力量,螺旋槳飛機技術發展到了頂峰,飛機的性能有了進一步提高,速度更快、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火力更強。

軸心國為了征服世界,在航空技術裝備領先的基礎上,將空軍集中用於奪取制空權、對地支援,在戰爭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德國空軍是世界一流空軍。到1939年8月,德國空軍總兵力為37.3萬人,其中飛行員5萬人。有21個飛行聯隊、302個飛行中隊,擁有作戰飛機4093架,其中戰鬥機1280架,包括235架Me~109D、850架Me~109E,195架Me~110C;轟炸機1585架,包括335架Ju~87a、780架He~111F和H111P、470架Do~17M和Do~17PO。另外還擁有訓練飛機2500架至3000架。由於德國空軍的轟炸機比重已經達到50%,因此是一支進攻型空軍。 1939年,德國建立了1個傘降師和1個機降師。

德國空軍在創立初期就吸收了一些陸軍參謀人員,許多高級將領是陸軍出身,空軍和陸軍關係緊密,雙方均重視協同作戰。

德國空軍的發展即受到杜黑理論的影響,又有自己的創新。1936年德國空軍頒佈《空軍作戰原則》規定,空軍的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戰場阻滯和近距空中支援,德國空軍基本上是一支戰役戰術空軍,但是航空兵與裝甲兵緊密結合的"閃電戰"成為空中力量使用方式的一大創新,並且取的了突出戰果。











賈何必


二戰時期的德國空軍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空軍。

自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他非常注重建立一支龐大的空軍,把空軍作為推行擴張政策的有力工具。

1935年3月,德國空軍正式重新建立。戈林被認命為空軍總司令。

德國在當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強國之一,尤其是軍工業極為發達。

1939一1945年德國的軍用飛機共生產了11萬多架。其中戰鬥機生產了66000多架。轟炸機生產了30000多架,以及大量的各種偵察機、運輸機……等等。這些足以證明二戰時期德國空軍實力的強大。

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德國在二戰中四面出擊,持續的戰爭已經大量消耗了德國的國力,而對手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大量消耗了資源,再強大的空軍也註定失敗。





150y9


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造就德國航空事業旳發展形成完備軍工體系在二戰時已形成龐大首屈一指空軍實力在數量佔絕對優勢飛行員的專業水平訓練素質做戰能力也是名列前茅的機型噴氣攻擊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德國以閃電戰為著稱首戰波蘭展示強大空軍實力首圥奪取制空權為配合地面做戰創造有力條件,在歐洲戰場德軍旗開得勝大規模空軍做戰德英之戰德國空軍越過英吉利海峽對英國展開瘋狂轟炸雙方展開激烈空中對絕德國空軍每天出動飛機不下千架炸單憑英國自身力量難以支撐也有美國肑支援協助以英國那麼狹小地域難以抗衡,由於德軍重點目標是進攻蘇聯所以對英國徹底清剿德國又閃擊蘇聯空軍也打頭陣連續做戰充分顯示德國空軍做戰實力即使在強大實力也需飛行員維修師地勤指揮燃料補充機件生產等一系列生產需要更新研製才有戰鬥力雖然空軍在戰爭中作用越來越重要掌握了制空權幾經達到無堅不摧的地步最後收場還是地面部隊,其實戰爭帶來的是巨大傷亡和物質的損失毀掉的是人類自己但總是有又好戰者,


用戶7489047083528


在當時世界上,德國空軍是最強的空軍之一,在飛機性能、飛行員的素質、奉行的杜黒空中進攻作戰思想、陸空軍協調配合、單獨執行轟炸任務、空軍的軍工科技等方面,都處於當時的領先地位。

在戰爭初期,希特勒的“閃擊戰”戰略能得以完美實施,取得豐碩戰果,與空軍的優異表現分不開。但其地位在國內比不上陸軍。

主要原因:一方面,德國陸軍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在國內處於統治地位,國防部和參謀本部都由陸軍將領把持著,空軍的地位必然處於次要地位;另一方面,整個“閃擊戰”理論是空地配合,以陸軍為主,空軍支援陸軍。所以從整個二戰期間來講,德國空軍還沒有上升到戰略空軍的地位,還屬於一支戰役戰術性質的空軍。

至於德國空軍各種飛機的性能指標、各種作戰數據等方面,我就不在此一一列出。

上圖為納粹德國噴氣式飛機


止戈軍是我


梅賽施米特,容克,司圖卡……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說出來軍迷肯定都很熟悉,二戰時期德國空軍實力當然很強,這種強不僅強在飛機數量、種類,更強在飛行員的綜合素質和在當時來說領先歐洲其他國家的作戰思想,說實話,當時納粹德國對軍隊裝備和人員的整合能力是世界上最強的,閃擊戰在戰爭初期運用的那麼成功,空軍和陸軍之間的協同配合十分重要,空軍一波轟炸剛過,對方正處於懵逼的狀態,裝甲部隊馬上跟進,勢如破竹,坦率的講,單挑的話,當時世界上除了美國,沒一個國家能幹的過德國,別說蘇聯,如果沒有豬隊友意大利拖後腿和美國對蘇聯的大量援助,莫斯科鹿死誰手真的很難說。閃擊戰的模式實際上就是當時有限的歷史環境下的非常成功的立體作戰模式,被閃擊過的國家都表示不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