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農村又在號召改廁,農民們願意改嗎?費用怎麼算?

靈子


核心觀點:改廁的決策肯定是領導作出的,有一個關心“窮人”的領導,願意跟“窮人”做朋友的領導,才能真正替群眾說話辦好事。

具體分析:用兩位縣委書記的小故事說明一個小道理。

為什麼縣委書記喜歡炫耀“窮朋友”

01.

結交朋友是每個人都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跟比較富有或者混得風生水起的人交朋友,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這種朋友圈子,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和實力,助推自己的事業發展中水漲船高。

然而在官場生活當中,這樣的現象卻非常少見,比如說很多擔任縣委書記的人,特別樂意在別人跟前炫耀自己的“窮朋友”,即使有幾個有本事的朋友,也不願意讓他們喧賓奪主。

深究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有作秀表演的成分,有可能是憶苦思甜的真實寫照,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對工作和事業謀劃的因素導致的。

選擇貧苦邊遠的窮人做朋友,雖然得不到現實的利益和好處,至少可以收穫一份真摯樸實的感情,對從事的職責和事業都是一種有益補充。張興旺就是特別喜歡炫耀窮朋友的一位縣委書記。

02.

剛剛擔任縣委書記的時候,張興旺的辦公室總是擠滿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只要是他能夠想到的工作,別人都能提前準備妥當,只要他願意幹的工作,轟轟烈烈的工作氣氛馬上開始燃燒。然而上級部門檢查的時候,很多瑕疵和不足之處,讓張興旺眉頭緊鎖,感覺身邊值得信任的人不多。

張興旺在妻子跟前抱怨:“這些人佔著茅坑不拉屎,竟然敢用虛假材料忽悠我。”

妻子不屑一顧地對他說:“你對老百姓不瞭解,身邊的人自然會忽悠你。”

妻子的提醒讓張興旺感觸很深,也讓張興旺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連續半年時間,張興旺每個禮拜都抽出兩天時間,不帶任何隨從直接深入農村基層,與當地的群人交流交心,把這些人當成值得信任的朋友。

每逢作出重要決策的時候,張興旺都要跟這些窮朋友通個電話,或者抽時間進村入戶,實心實意的態度,打動了很多老百姓,也聽到了很多大實話。

有了這麼一幫窮朋友,張興旺作出的決策,全縣幹部交口稱讚,張興旺也常常在各級領導跟前炫耀自己這幫窮朋友。

03.

如果你只為自己的前途考慮,與窮人交朋友的行為就是作秀,如果你為全縣的事業和藍圖考慮,與窮人交朋友就不是作秀。所謂的媒體監督和解讀,所謂的作秀影響幹部形象和前途,都是領導一廂情願的杞人憂天。當你捫心自問無愧老百姓的時候,自然敢於坦坦蕩蕩,大張旗鼓地與窮人交朋友。

李世民也是一位縣委書記。他擔任縣委書記,大部分時間都在機關,從喜歡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活動,花費大量的時間向上級部門粉飾自己。李世民在縣城也搞了一些工程,調動了很多機關幹部,協調了很多資源和資金,把整個縣城挖的坑坑窪窪,群眾怨聲載道。特別是多年在街邊居住的居民,見到李世民在視察工作,都會遠遠地指指點點。

與張興旺書記相比,李世民身邊沒有窮朋友。李世民擔任縣委書記幾年時間,縣城的佈局和藍圖越來越讓人看不清。李世民特別注重親近上級,而不注重問計於民,整天為了自己的進步而奔波,很多幹部群眾對他的評價並不高。

04.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李世民的“瞎折騰”讓上級部門感到厭煩,最終平調到市科技局工作,張興旺提升為市委常委,暫時頂替李世民的位置兼職“救火”的縣委書記。

到底該不該炫耀自己的窮朋友呢?

這本來是一個很私人化的問題,但是放到一個縣委書記的身上,卻能夠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考。

老百姓是不是尊重領導,並不取決於你的職位和權力,本質上在於心中裝著老百姓的利益。把老百姓的事情當回事情,老百姓肯定記得你,漠視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只會受到老百姓的鄙視和憎恨。

其實,圈子就是自己的格局。縣委書記到底該不該炫耀自己的窮朋友,這根本不是區分領導好壞的標準。就真心實意為群眾的利益而奔波,真心實意把子民百姓放在心中,才會得到老百姓的尊敬和愛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