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管理技巧,怎樣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

小亦樂樂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時間管理並不是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利用時間。

博主想講的解決方案,是從自己多年的反覆實踐後切實有用的,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但無論是那一條,希望你看完成後,能夠真正的用起來,要不很容易踏入“懂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坑,做到“知行合一”才真正對自己有用。

第一就是在做事之前先確定目標,有了目標之後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努力

像在大海上航行,如果你有一個目標,你會前進。如果沒有目標,只是在大海里來回飄,完全沒有目標,也無法達到想去的地方。

首先,制定的目標必須是清晰的,可產生行為導向的。比如,目標“我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不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但目標“我要獲得今年的公司的最佳員工獎”就算得上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了。

其次,制定的目標要有可行性。這裡可行性有兩層意思:一是目標應該有能力範圍內;二是目標應該有一定難度。一般人在這點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實後者也相當重要。如果目標經常達不到,的確會讓人沮喪,但同時也應注意:太容易達到的目標會讓人失去激情。

最後,目標要有及時性,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指目標必須確定完成的日期,不但要確定最終目標的完成時間,還要設立多個小時間段上的“時間裡程碑”,以便進行工作進度的監控。

第二點 不可求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身體狀態做調整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不用學習別人,成為別人。我們管理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是管理自己而不是模仿別人,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管理,都不要苛求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不用去模仿別人或者在時間表上一小時一小時的給自己做計劃。但最終的結果是自己過分依賴時間表,很多事情做不好,因為自己總想著別人能行,為什麼我自己就不行呢?一旦完不成任務,內心就會開始質疑自己。而這種情況,你會發現最多能堅持一個禮拜,可能你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因為正常人的生活,不會像上課一樣有課程表,一節課一節課都有別人給你安排好,你要做的就是集中注意力上課,尤其是工作以後,這一點相信踏入職場的朋友都深有體會。因此多分依靠時間表的話效率就會有問題。

講完了如何定目標,接下將如何做時間管理

首先我們來看時間管理

先分享幾個關注度最高的幾個問題和解決方法

1、凡事要提前完成,不要讓截至時間追著跑。

什麼叫提前完成呢?比如下週一要交的東西,我可能在這週一我就全部完成了,並且和老闆確認好,那麼剩下一週的時間裡如果發生任何變化,或者需要補充任何內容是,我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完成(舉列子),最後一天交給老闆的一定是最完美的版本,老闆可以拿去體驗或直接交給客戶。不需要修改更不需要連夜修改。

而且,提前完成會讓你更加的從容不迫,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在後面催著走,這樣會讓我們一天都非常慌亂,心情煩躁混亂,做事情更容易出錯。那麼提前完成,你就會贏得主動性,會讓你感到更有成就感,有贏在前面的感覺,這樣呢,你心情特別好,工作也會更高效,

2、每天做好日程管理

每天早晨,或者前一天晚上,進行一個安排和梳理,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便利貼,也可以用手機APP。為什麼一定要寫下來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麼的生活會有很多不同的事情,有上班的,有下班的,有家庭的,有工作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事都記得清清楚楚。因為每天都很忙很焦慮,所以單純靠腦子來記憶很容易忘記,總害怕自己會忘掉任何事情。但如果你用筆記錄下來就完全不一樣了,腦子會非常的輕鬆,你只需要記住那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可以依賴筆記本,每天晚上或者白天隨時翻一翻記錄本,看看今天做完了哪些事,還有那些事沒做完的,還有那些事已經忘了。看到本子上一項一項都被完成了,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3、正確利用碎片話時間

比如你說我可以利用等著地鐵的5分鐘都會看書,抱歉,你現在這個地方用錯了碎片時間,因為碎片時間只能用來處理碎片的事情,比如說銀行轉賬、打電話、發消息,發個不需要太多思考的郵件等等。但如果讀書學習這種事需要整塊時間安靜其中的事情,碎片時間就不合適了,你想想,每天等餐5分鐘,你剛看完半頁紙,地鐵就到了,你合上書走了,出門等著五分鐘,你又合山書走了。你的時間被分割成很多個五分鐘,那麼你對書的理解只適合讀快餐書, 但一般有深度或者需要連貫性的書,哪怕一本小說可能都讀不了,但如果你長時間讀不完一本書的話,那麼你對讀書的興趣就開始下降,而且會非常著急,為什麼別人一週能讀四本書,為什麼我天天那麼高度利用時間,一本都讀不完,因為你錯誤的利用了碎片的時間,這一天大家一定要注意。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碎片的事情需要我們處理 ,因此我們需要用碎片的時間去處理碎片的事情,而不是用碎片的時間處理重要的事情,而用大塊的時間處理碎片的事情。

4、學會取捨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發生,而且每一次提問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什麼意思呢,我對我下班之後的生活特別有規劃,想唱歌、想跳舞 、想學吉他,還要去約會、還想...,我覺得我的生活應該是這樣豐富多彩的,但是我發現下班之後只能完成兩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完全就做不了了,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放棄呢,可是我什麼都不想放棄啊,該怎麼辦呢?我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我麼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在做計劃前高估了自己的時間和效率,每一天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做一邊,但一晚上只有四個小時,你恨不得放進來8件事情,肯定是做不完的,做不完你就會內疚,覺得自己沒用,過兩天又堅持不下去了,然後你就會覺得下班後做事情這個想法簡直沒辦法進行下去了,事實上我們可以把事情分散開,比如說 今天讀書,明天寫作,後天跳舞,大後天去聽課,而且不需要把每一件事都準確的安排在每一天裡去完成,因為做任何一件事情超過一小時,才能夠讓自己正真的投入進去,人不是機器不會那麼恰到好處的開始和結束。那麼就必然會有負罪感,讓我們覺得每天都在做事情每天效率都不高,很著急的往前趕,而沒有辦法專注於事情本身。

5、養成某種工作習慣,讓你的身體適應起來

我我以前生活特別不規律,早上可能12點睡,下午還是昏昏沉沉的,一天到晚也沒啥精力去做事情,一天的時間就被荒廢過去了。(每天固定某個時間段做某一種事情),但你可能會說,即使安排好這樣的時間,但並不是每一天到那個時間點都有靈感出現,但是你要知道一點,當你正真開始養成這樣一個習慣的時候,就像你上班 每天你到達辦公室的時候,你的全身開始緊張起來了,你就會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其實是一樣的,你會發現當你坐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你的身體會給大腦一個反應,就是你要開始工作了。讓你的身體適應你的工作,每到那個時間點,你就會自動投入到工作中,也因此能保證工作和生活兩不誤,如果做事情全要靠心情和靈感,把控制和自律的權力交給不可控因素,可能真的就什麼也做不成。

6、學會拒絕

這一點對我影響太深了,我以前不太會拒絕別人,什麼事都自己扛下來,別人只要找我,我覺得是別人看得起我才來找我做,我就答應別人一定要做,因此也把我自己託進了很多的深淵裡,很多事情我不擅長,也不喜歡,也不瞭解,但是為了面子信守承諾,我話費了很多時間去做,但作為成年人最重要的效率,而不是面子。所以我們要在合適的時間對自己不擅長或者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勇敢說不,而不要在一些無謂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比如說有人要帶你去聚會,有人請你去喝茶,有人要安排你做一些你從來沒做過的事情,這個時候你不願意去做一些無謂的局,去見一些無謂的人或者去做一些不擅長的事情,那這個時候你就要勇敢的說不,因為這些事情即使你做了,你的大腦會非常的消極,在消極的狀態下做任何事都會非常低效,也是根本做不好的。

7、拒絕單打獨鬥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很複雜,你不需要自己一個人來承擔這個事情,你需要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幫助你完成這件事情,以前我不懂這個道理,我總是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我一個人來完成,不是我覺得自己特別牛,而是覺得自己不願意麻煩別人。後來我做很多的事情過程中,把我自己的時間佔用的特別死,無法釋放出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或者去做一些我一直想做事情或者去讀一些我想讀的書,後來我我想想,你為什要這樣做呢?你明明可以接受別人的幫助,然後分給別人一些錢,讓別人來幫你做一些事情,或者說找別人去合作,這樣呢可能會分到一些錢,但是彼此的合作會讓你們的力量更強大,後來我想,那我可以去試一下,於是我找了一些朋友幫助我做一些事情,也開始跟別人合作一些事情,雖然呢我分走了一些錢,但是我發現,那麼多人來幫助我的時候,集體的力量非常強大,讓我的效率增大大加了,而每天自己做的也會越來越輕鬆,而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非常複雜 難度非常高的一些事情上,而不像以前,很多小事都需要我花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因此 這種做法收入雖然會少一點,但是會節約大量的時間以便幫助你開拓更多你想做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是我對我過去一年提升效率最高的一種方法。

8、簡單的事情同時做

在不需要特別專注的時候多件事情可以考慮同步進行,比如說我,我每洗澡是都有聽APP訂閱專文章的習慣,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總共聽了800多個小時。很多人都說自己買了這個買了那個,但沒時間聽,沒時間看,其實呢是你沒有用心去找時間,我每天聽書的內容,都成為了寫作的素材。

9、對抗拖延症和懶癌

這個問題很嚴重,也是很多人共同的問題,對於拖延症來說,最大的問題 就是我們做事拖拖拉拉的,對於一些事不到最後一刻就不會著急,我們內心這種方法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定勢,當我們的習慣開始拖拉的時候,就很難再著急起來,比如說你去健身房,如果你每天都去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精神抖擻,但如果你有一天沒有去,你可能就會產生依賴,第二天也不會去,第三天覺得我明天再去吧,最終可能過了一年再也沒有去過了。

因此,對抗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從小事做起,逐步體會到提前完成事情給你帶來的成就感。我舉個例子,比如下班的時候 我們回家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洗澡、吃飯、收拾屋子,這些事情如果你能立刻就做半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那麼今天晚上你就會有整塊的時間,可能3到4小時看書,可以用來寫作 可以用來自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如果你下班後只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快到九點了才想起來,我還是爬起來吃口面吧,\t明明知道要洗澡還懶得洗,最終等到12點的時候,你發現洗頭髮也幹不了了,就算了吧。但這個時候寫作 看書呢都沒有時間了,還是算了吧,這樣你的一晚上就過了。但內心依然有很大的負罪感,

第二點,把大任務分解成一件件小事逐個去完成,用小事帶動自己先運轉起來,你才能夠把小事做完,最終才能把那件大事情做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懶,我一直覺得懶其實是沒有什麼辦法的,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想賺錢,想取得一些成就,那就一定要勤奮,這個道理是不難理解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但如果你說賺錢都需要別人推著你往前走,那你可能就應該那麼窮了,沒有辦法解決你懶的問題,因為這是你自己自身的一個機能或者一種意識問題,沒有人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沒有人永遠把你打醒。

以上九點就是我過去感受最深,也是改變我最大,提升效率最強的九點。

希望大家能有效的理解這九點,並運用到實踐中去。哪怕只實踐了一點,可能也會是你忙碌的生活變得從容起來。


席幕


最好的時間管理方式就是碎片化管理!

怎麼叫做碎片化時間管理呢?

碎片化時間管理,其實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就用過,還記得你上學的時候。黑板附近都會貼著一個課程表嗎?這個星期幾點上什麼課程上面都寫的清清楚楚,時間規劃,一目瞭然。該上課上課,該休息休息。

課程這個計劃比較長,那我們怎樣按照這個碎片化呢?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做成十分鐘、20分鐘、半個小時,這十分鐘我們要做什麼?要在十分鐘內完成什麼,這個自己記錄清楚,寫清楚。

按照這個計劃做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哇塞,其實我可以做這麼多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