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不開發氫燃料電池,卻一直在電池儲能技術上越走越遠?

魚點湯圓


氫能源,目前技術成熟的只有日本、德國,沒有第三家,中國、韓國這幾年也在發展相關技術,而美國因為石油足夠,所以沒有發展。

氫能源的成本很高,但是效率也高。日本、德國的AIP潛艇就是用的“電解水制氫”技術,不過“電”是柴油機、電池提供的,生成的氫和氧可以維持潛艇在水下航行更久,比常規潛艇潛航時間久,比核潛艇安靜。

氫燃料電池,是美國在冷戰時期最先發明的,主要用於軍事航天領域。在民用領域只有日本豐田搞出來了,而且也確實上路了,不過民用成本太高,也比較危險,還不能普及。





機械核心


燃料電池出現也已經幾十年了,用於汽車小曰本也證明了行,但成本下不來(可能還沒有批量生產)。氫在地球上自然狀態下是與碳或氧原子等其它原子結合成的化合物的形態存在,要把氫原子掰出來那得需要能量,比如電能!花多大代價是關鍵,專家說我國化工廠有很多副產氫,收集運輸到加入氫能車的成本有多高,未來能降到什麼水平也還得試,據公開報道的制氫來源,化工廠副產品,天燃氣,甲醇制氫,煤制氫,等的副產品二氧化碳怎麼辦?是排放大氣?還是讓植物吸收?把氫掰出來的能量是燒油,煤,天燃氣,水能,風能,太陽能,原子能?水電解制氫,發熱巨大,效率低!老美近年石油不僅能滿足本國需求,還大量出口。前沿的研究肯定是有的,肯定也知道比傳統油車或純電車成本還要高,商業化堆廣的時機還未到!


孤帆遠景67550473


氫能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電能,電水解制氫再變成電驅動汽車,幹嗎不直接用電呢?這就是美國全力研究儲電設備的原因吧!


網絡文章


量產車已運行多時的氫燃料車主要是日本和韓國


用戶66799074230


中國的想法是另闢蹊徑,實際是走偏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踏踏實實的發展電池儲能和快速充電才是捷徑。

中國的彎道超車有點懸

美國的軍工發展燃料電池技術,這方面中國是門外漢,只有歐美已經有成熟技術後中國才能逆向開發吧


哈爾濱鏈條2


我認為是資本主義國家給我國挖的大坑!


馬洪沛


氫能源汽車是建立在這樣一個鏈條上的:1制氫(儲氫),2加氫上車,3汽車儲氫,4輸出氫氣,5燃料電池將氫氣轉成電力,6電力驅動馬達;

青年車實際上是:1制鋁,2、3汽車儲鋁,4加水與鋁反應釋放氫,5、6一致。

這裡都涉及到成本與效率,成本高效率低就沒有商業價值。

在咱這裡考慮的不是商業價值,而是講故事,融資,上市,至於結果如何不重要,拿到錢了就成了。


羅漢果


氫燃料電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關鍵的技術問題是電池內部的催化劑材料問題,幾十年的研究結果,還是離不開鉑,由於鉑在地球上的總量不多,全部用在汽車上也不夠,因此,根本就沒有發展前景,雖然,氫燃料電池汽車製造已經超過50年了,查一下全世界有幾輛車在跑?

不是沒有氫,也不存在加氫問題,關鍵是造不了這麼多的汽車,建那些加氫設施沒有用。


老杜92871


去查一下,在氫能源電池的項目上,投資最多的是IBM,三十多年投資100多億,因為實用性太差,前幾年IBM徹底砍掉了氫能源電池的項目!!


抓啤酒嘉年華創始人


沒必要,核能微型化是發展走勢,最小的核反應堆是一個5磅熱水瓶大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