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會散記

盼望已久的同學聚會圓滿結束了,幾天來,我一直沉浸在美好、沉浸在激動中,總想說點什麼。中學生時代趕上文革,工作後只會寫格式文,既然要說點就來一點散記。散記的散不是散文的散,散記,我的註釋如下:1、望文生義,同學會散了,記點東西;2、“散”諧音“陝”,散記就是姓陝的人記錄的;3、寫的不好,東扯西拉,像散了架似的。

一、同窗一別四十餘 相見要問你是誰

同學會上看到久違的老師和同學們我好激動,這杯陳釀41年的原漿酒最醇、純,令人微醉,同學會當天凌晨3點半才勉強入睡。聯誼會上籌委會安排我入座主席臺,令我惴惴不安。主席臺上是屬於尊敬的老師、出大力的同學的,我無德無能,受之有愧,寫篇散記,算是完成同學會佈置的家庭作業吧。

看到佈置熱烈、溫馨的會場、看到一張張似曾相識的面孔,我真正地被感動了。我被放下手裡的事、千里迢迢赴會的同學所感動;我被許多向顏復平同學一樣大力支持同學會的舉辦的行動所感動;我被籌委會、特別是專班的三位同學不辭辛苦嘔心瀝血地策劃、精心地組織、多方協調、細緻地實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我被在分別四十一年後重逢,人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眼裡含著淚花、嘴唇顫顫抖抖、口裡含糊不清,語無倫次你…你…你是誰的場面所感動;我被在分別時千叮嚀萬囑咐保要重身體溫馨畫面所感動;我更被同學們心心相印、赤誠相待的精神、相約美好的願望所感動。

二、趣談往事論當今 眾生歡語眾生相

策劃、組織、實施這次同學會的時候我正在國外,人雖然在外,但心在籌委會上,籌備的所有事情都牽動我的神經,我和籌委會同學心心相連。我知道很多次小範圍聚會提及同學會的事宜,直至去年八九月份甘永兵同學正式倡議籌辦四十年同學會,得到了很多同學的響應。甘永兵、辦事穩成、決策果斷、敢於擔當。他建立了微信群,將所有的同學大海撈針似的全部找到,永兵就是把散落天涯的珍珠重新串成美麗項鍊的那個人,同學會上他童顏鶴髮端坐在主席臺上,似定海神針。江來青硃筆揮毫,擬出專業級的策劃方案文書,多次自費往返武漢公安兩地商議、組織實施同學會事宜。來青,原來我只曉得他是公務員又會做生意,這次同學會看到他“淤泥湖蒼蒼 松東河湯湯”鴻篇,想起了以前他用濃重公安、安鄉一帶口音給教授老婆唱說鼓戲,教授老婆就像吃臭豆腐一樣,怪異、驚詫看著他,他還眉色飛舞地陶醉在民歌劇情裡,原來他從中吸取了好多文學營養。皮德新精心策劃、組織晚會,聲情並茂的《回到那年》,一下把我們帶回了青澀的當年。舞臺上和老巴子像葡萄枝扭來扭去,是那樣的般配,德新,別多想,好好地過下去,老了還是原配好!文瑞芳依然還是那麼漂亮,財物安排井井有條,不懼繁複瑣碎。甘永松,端著架子、字正腔圓主持聯誼會,還是在職時的幹部風範。王鍾梅“竄”晚會,每隔一段就絮絮叨叨說上幾句,就像接生婆一樣,不一次把活幹完。劉瓊霞阿慶嫂似的不停地招呼同學們,端茶遞水,捧出的是一顆滾燙的心。肖曉雲還是那樣小鳥依人,不知妹夫是否高岸偉立?何丕蓮青春熱舞、幹練潑辣,背後看像少女,迎面看還是婦女幹部。何丕香,當年學習最好,現在文靜典雅,伊人在水一方。劉德梅雖然化著淡妝,還是一副武松打虎模樣。老班長尹國發一聲“起立 坐下”,氣勢恰似當年。曾廣華帶著蒙古風,酣暢淋漓地起舞,彷彿是在發洩在外受累的煩惱。馮德軍是精怪,見面就要我賠嗑嗎,身懷絕技搞“IT”, 還說不知幹了啥。易先平像潘長江,歌聲好嘹亮。黃新民,當初的數學王子,培養了博士後接班人,組織甘廠同學們赴會,勞苦功高。吳承全,娶了甘廠廠花,一位漂亮的江姐,參軍轉業當局長,偶爾來點詩歌,放眼遠方。劉先桃,當初是那樣纖細苗條,跟了解放軍,心也寬來體也胖。體育委員薛維軍,每天在微信裡喊我們起床,見了面,不聲不響,結結實實一個悶騷。陝大成,我的陝氏兄弟,滿腹詩文,扭曲形體,搞怪添笑,活躍現場氣氛。最搞笑的是費逢榮,口若懸河講防病、講用藥,自己卻菸酒俱佳。還有一個人,就是我們的勞動委員甘永漢,莫看他就一直就這樣坐著,其實受籌委會防止外人騷擾。永漢自稱“第三世界”,但,是位了不起的人,在甘廠鄉也是一方紳士。他活得自由、堅毅,打拼出了自己的江湖,推出了一些遊戲規則,這是一種很強的本事。孫繼富、甘永蓮兩口子,我的老街坊,永蓮還是那樣清秀,只是些許留下一點歲月的痕跡,繼富一副鮮花插在牛糞上得意的、壞壞的樣子,讓我們男生頓生妒忌。張老超,超平,拉著逢榮和我一聲“三個街痞子敬酒”,一下恍惚穿越到童孩時擂鐵環、煽煙皮子時光。我們走時,老超慣有扭扭捏捏地說,北安、新林留下,我陪你們。別看老超低調,裝出副猥瑣樣,其實做工程,早已成土豪。雙盛紅穩坐釣魚臺似的看著老婆賣力地獻唱,心裡靜板的很。一雙兒子北方南方,顏值高又擔當。盛紅是有大智慧的人,善於設想,巧於實幹,他曾闖蕩武漢,遊樂在服務學校行當,收穫滿滿,閒時偶爾在群裡說上幾句質樸感言。

同學會前有好多同學對顏復平、張荊湘不熟悉,聽了他們的自我介紹,才知道原來真是我們的同學,顏復平像失散多年的地下黨找到組織一樣,小心地、委屈地、綿綿地講述離別之苦,講述創業之難,想得到大家的接納、承認。張荊湘羞澀地唱起”真的好想你” 。顏復平、張荊湘你們就是我們的同學,永遠的同學呀!

話筒轉到謝聖珍,聖珍同學起立拿起話筒平復好久才半梗咽地說,今天我要在這些大哥大姐面前撒撒嬌......,嬌,始終沒有撒出來,幾次欲言又止,欲說還休。會後我們瞭解到,聖珍同學才做了食道異物切除手術不久,明確的結論要5月2號複查才能知曉,聖珍同學是帶著巨大心理壓力來參會的。聖珍平日暈車暈船,為了參加同學會,往返租三輪車,一身虛弱、一路癲跛,真的令人感動。聖珍在津市和老公一起經營鮮果,人稱"謝姐","謝姐"相信命運,非常善良和真誠。5月2號複查無亊,謝天謝地!如今的謝姐更加相命,微信中每天給同學們祈禱祝福。

跨省和親的還有劉紹鳳同學,也在冿市,其老公韓老闆平日導演裝束,氣場強,把幾百畝養殖地收拾得像資本家小姐的後花園。紹鳳同學生得敦實、說話質撲。一對兒女爭氣上進,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過得殷實。

跨省和親的兩位女同學都不簡單,她們自立自強,是我們同學們的驕傲。送一幅對聯:謝天謝地不如謝姐 這導哪導難比韓導 橫批 新編津市兩大怪。

現在來說甘江南。聯誼會上江南坐在我旁,輪到他講話“同學們,我叫甘江南,學名甘恢泓,從前我們班有三個甘恢泓……”這聲音像是從喧鬧的菜市場或建築工地傳來的。江南從小很苦,當過船古佬,結緣陳章英,乘改革開發春風做起了餐飲,開夫妻店。陳章英平時大家都習慣稱張英,以為姓張,聯誼會上唱歌跳舞,平日微信裡曬這曬那,但章英廚藝悟性高,很多菜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那種顧客吃完飯後能帶走的調料一點都不比“老乾媽”差,“老乾媽”在國外是華人必備品,“老乾媽”的創始人就一老媽子,目不識丁,不做廣告、不上市,但每個華人都離不開她。起初江南打理的是大堂的事,章英負責廚房,小餐館最最重要的是菜品,所以章英功勞最大,但章英賢惠,把自己的男人推上前,叫“江南餐館”,發達後叫“江南賓館”。江南生意做大了,人也豐富了、超脫了,當起了董事長,研究起現代企業管理,把賓館基礎、制度等等都規範了,現在只看看報表,按現代企業宏觀上把控。江南雖然發達了,但從沒有在我們同學中炫富、擺架子,這麼多年同學們大事小事都願意找他,他自然成了同學們的中心。去年他來武漢無意說起了我的生日,果然我生日哪天上班路上突然收到他的祝福。後來我才知道,江南把熟悉的朋友生日都記在手機日誌裡。你想,世上哪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咧!敬畏世界、善待周圍、做有心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吧。

大家都看到了,這次同學會舉辦中江南出錢出力,看到了他愛同學那顆最珍貴的心。甘廠的有一部分同學對是否參加同學聚會猶豫不決,江南很著急,插青時抽時間當面溝通,使同學們感到大家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主人。同學聚會散了後,他又組織幾位同學專程看望姜豔萍同學,給她送去了同學們的關愛。

三、養生當喝悶騷粥 偶爾停下望遠方

太多的同學就不一一敘說了,我來說說自己。

在同學會前夕我回國了,真巧,飛機剛落地就接到來青同學電話,名義上說是給我接風,其實就是安排活絡,要我和他們去選購同學會紀念品。我力主選用“蘇泊爾”牌燜燒杯,這可不是喝水的杯子。蘇泊爾,一線品牌,燜燒杯,將開水和米放入杯裡,次日就成稀飯。選燜燒杯做紀念品原因有三:1、我們的青澀奔放年代已過去,現在即使有什麼想法也力不從心了,只好悄悄地悶騷了;2、有碗飯吃;3、節能環保。希望同學們喜歡,如有不喜歡的就送給我。

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後來被說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哦,我們同學還真有詩和遠方,在微信群裡經常看到同學們才華橫溢、吟詩作對,風格各異,就向唱歌一樣,流派不同。來青是美聲、大成是RWP,永兵是民族、永松、承全、宗梅是小調、盛紅是原生態,我也來呀呀學語,來一首童聲:

年少不經事,

醒時近黃昏,

離別四十餘,

相見不相識 。

陝大軍

2018/4/10於武漢

2018/5/22定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