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一大州”形勢嚴峻,紐約州感染人數預計4月中旬達到頂峰

紐約醫院也面臨重症病房、呼吸機以及醫護用具匱乏的難題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疫情“第一大州”形勢嚴峻,紐約州感染人數預計4月中旬達到頂峰

“放心吧,你來對地方了。雖然現在還沒有特效藥,但是我們會盡一切辦法救治你。”36歲的紐約布朗克斯醫院急診科醫生馬修·莫里森,已經記不清自己是第幾遍和前來尋求治療的新冠肺炎病人說這句話了。站在馬修面前的,是一個60多歲的老婦人,她摻雜著西班牙語艱難地描述著自己的症狀, “發燒、嘔吐、疼痛……”

最近幾周,紐約州忽然變成了美國新冠病毒疫情的中心。截至3月25日,美國共確診約6萬例新冠肺炎病人,其中紐約州確診超過3萬例,佔到了全美病例的一半。

潮水般湧入的病人

彷彿一夜之間,紐約布朗克斯醫院的急診室就擠滿了前來問診的病人。

“很多來看病的是焦慮的疑似病人,他們有流感症狀,或者頭疼,但他們都認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需要進行檢測。”馬修不得不讓他們離開醫院,自行在家隔離。只有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才會被檢測並留在醫院治療。

這幾天,馬修嘗試著不去看關於醫生感染新冠病毒的新聞,無論是在武漢發生的,還是在西雅圖發生的。“最大的擔心是,作為醫生,你要近距離接觸病毒,無論如何防護,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此時,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另一家醫院,43歲的醫生傑西卡·沃爾赫正面對著如潮水般湧入的病人。她仍記得3月8日值夜班,第一個新冠肺炎病人來到醫院的時候,所有醫生的反應是,“我們這裡有了一例新冠病人!”很快,前來看病的人數就超過了醫院的承受能力。和布朗克斯醫院一樣,他們讓非新冠肺炎症狀或症狀較輕的病人回家,進行自我隔離,只有病情嚴重的人才會被收治。“我覺得我們檢測的可能只是那些確定結果會是陽性的病人。”傑西卡對《紐約客》表示。

為了應對疫情,醫院把外科門診區改成了臨時的新冠病毒診區,並在檢查區搭建了臨時圍牆,隔離出更多的小型診室。在人滿為患的醫院裡,傑西卡和醫生們還有一個擔心,就是他們的醫護用品,包括口罩、護目鏡和醫用防護服越用越少,卻不見更多的補給。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對於醫護用品短缺的問題,紐約州護士協會給州長安德魯·科莫寫了一封信進行描述:“目前全紐約州4.2萬名醫療工作者沒有足夠的防護用具讓他們免受病毒感染。如果醫療工作者因為這個問題導致需要自我隔離,甚至生病,那麼接下來就是醫院能否正常運轉的問題了。”

“除了醫護用具之外,紐約醫院現在最需要的是臨時的重症病房,以及呼吸機。”紐約醫學院健康科學與實踐分院院長、美國疾控中心(CDC)前首席醫療官羅伯特·阿穆勒對《中國慈善家》表示。

聯邦政府拖累紐約州

3月24日下午,白宮發佈消息,要求每一個近期去過紐約的人都要在家隔離。“在離開紐約前,你很有可能就已經感染了。”美國副總統彭斯的顧問博克斯在白宮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每一個去過紐約的人,都要自行在家隔離14天,防止疫情擴散。”

3月1日紐約州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當時全美已經確診了80多個病例。在此之前,很多紐約市民還好奇地發問,“怎麼美國那麼多大城市都發現了,紐約卻一直沒有?”

然而,在第一例被發現之後,紐約的確診人數就開始以幾何倍數躥升。不到半個月,紐約州迅速成為全美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重災區。其新冠肺炎感染率是其他州平均水平的5倍,僅紐約市的確診病人就達1.7萬。

目前,美國每天的新增病例中,有60%來自於大紐約市地區,平均感染率接近0.5‰。“我雖不願意這麼說,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現在是疫情的中心了。”紐約市長白思豪在最近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事實上,當這場新冠病毒悄然來到美國時,紐約州是最先發出預警的幾個州之一。1月30日,紐約州長科莫就發表公開聲明,向紐約人提出預警。但他同時強調,目前紐約人不需要過於擔心,只要注意個人衛生,謹防流感。

2月2日,在美國第一個新冠肺炎病例被發現的12天后,紐約負責衛生及公共服務的副市長亨茲向美國疾控中心CDC致信,要求儘快將足夠的醫療資源和試劑盒提供給紐約。

當時,全美只確診了8個病例,紐約尚無病例報告。亨茲敏感地意識到,確診病例少,說明被檢測的人少,但並不意味著感染人數也少。

從2月到3月,在CDC仍要求全美各州把病毒檢測結果寄到其亞特蘭大總部進行檢驗的時候,亨茲前後給CDC發出了三封信。信中寫道,“紐約市醫院系統需要有自己的能力去檢測病毒,這非常緊急和重要,我們必須對新冠病毒做出快速反應,保護紐約人的安全。一般檢測後幾個小時就應該知道結果,而不是把檢測樣本寄到亞特蘭大。”亨茲認為,

聯邦政府的緩慢行動削弱了紐約對抗傳染病的能力。

3月2日,當紐約州終於獲得聯邦政府批准可以自行進行病毒檢測時,全美已經確診了53個新冠肺炎病人,並有6人去世。這之後,紐約州才真正開始掌握和披露確診人數的更真實信息。

物資及床位匱乏

美國的衛生專家認為,由於人口密度等因素,紐約是全美抗擊新冠病毒難度最大的一個州。以紐約市為例,每平方英里的人口密度居全美城市之首,從公寓樓、地鐵站到人群聚集的公園,都是病毒易於傳播的場所。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從相關的統計數據分析,州長安德魯·科莫對於目前的形勢並不樂觀。他表示,根據疫情發展狀況,紐約州的感染人數有可能在4月中旬達到頂峰。“目前還看不到病例增長曲線平緩的跡象,感染人數的頂點比我們預計的要高,增長速度比我們預計的要快。”

科莫預計,未來幾周,紐約全州預計需要最多14萬個醫院床位,但目前只有5.3萬個床位可用。另外,預計需要的呼吸機數量是3萬個,目前可用的數量在5000個左右。

一向很少表現出對特朗普有微詞的科莫近期也開始公開批評總統,認為他分配給紐約的呼吸機數量嚴重不足。就在科莫發表此番言論後不久,美國副總統彭斯宣佈,會在24小時內給紐約提供緊急醫療資源,其中包括4000臺呼吸機。

呼吸機並不是唯一的緊缺資源。據《紐約時報》統計,目前紐約還需要34萬個N95口罩,14.5萬件醫用防護服,以及35萬雙醫用手套。和紐約市的很多醫院一樣,布朗克斯醫院也通知自己的醫生、護士,由於口罩短缺,他們暫時需要反覆使用自己的口罩和防護服。

除了醫護用具外,提高醫院的接診能力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3月23日,美國的陸軍工程兵團和聯邦應急管理署緊急出動,把位於紐約市曼哈頓的賈維茨會展中心改建為能容納那1000張病床的臨時醫院,預計這個工程將花費7到10天的時間。

與此同時,正在搭建的臨時醫院包括: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可容納約600張病床的診療中心;位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古西堡分校和威斯特徹斯特郡中心的臨時醫院,預計可容納2000張病床。

此外,經總統特朗普批准,聯邦應急管理署還將海軍移動醫院船開到了紐約,船上具備醫院的搶救設施,可以容納1000張病床。

紐約州的其他學校也在嘗試提供幫助。各大學校停課後,3月17日,紐約大學向學生髮出了呼籲,請他們暫時撤離宿舍,或可將騰空的宿舍樓用於醫院病床的補充。“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醫院的病床很可能不夠應對病人數量的劇增。現在全州都在尋求可以提供空宿舍樓的學校,用於安排更多的醫院病床。”紐約大學的學生事務負責人馬克·維斯在給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醫院成為普通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場所,紐約州的醫院紛紛採取“防守措施”。目前,紐約的兩個最大兩個醫院系統,紐約長老會醫院和西奈山醫院系統已經開始推行相關措施,限制進入醫院的人數。根據以前的政策,產婦進入醫院生產時,可以由丈夫、家人和朋友陪同,如今陪同已被暫時取消。

抗疫措施步步升級

3月20日,面對每天幾千人的確診病例,紐約州長科莫不得不採取被他形容為“最後一步”的措施,頒發“禁足”行政令。根據該行政令,除非必要的採購活動,紐約州所有人都儘量待在家。除了藥店、超市等必要的服務業外,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均在家辦公。“現在是時候按下‘暫停鍵’了。”科莫表示。

“禁足令”可以說是紐約眾多抗議措施中最嚴厲也最有效的一步。除此之外,隨著第一例病例的發現,紐約州的抗疫措施也在步步升級。

3月7日,在確診了76例新冠肺炎後,紐約州長科莫宣佈全州進入緊急狀態。隨後,紐約州加速了對疑似病人的檢測,以及對醫療用具的採購,每週花費在抗擊疫情上的費用約3000萬美金。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3月16日,紐約州禁止了超過50個人的大型聚會,紐約市的所有公立學校都暫時停學,與此同時,紐約市開放了100個緊急兒童看護中心。

第二天,紐約市長白思豪公開表示,除了必要的採購和活動外,希望紐約市民“儘量待在家”。此時,紐約市的新冠病毒測試能力是每天可測試5000人。

與此同時,紐約市斥資590萬美金,專門安排了150名針對新冠病毒調查的“疾病偵探”。“疾病偵探的主要作用是對確診病例的接觸人、發病時間、地點等信息進行調查,從而分析病毒的特性、傳播方式等,並提供分析作為公共衛生政策的依據。”紐約醫學院健康科學與實踐分院院長、CDC前首席醫療官羅伯特·阿穆勒對《中國慈善家》表示。

紐約警察也開始在公園等公共場合進行巡邏,確保外出活動的人們能夠嚴格遵守“社交距離”。

隨著疫情的蔓延,不僅紐約市的餐廳、酒吧和理髮店等暫時歇業,以往擁擠的地鐵和公交車上,乘客也迅速減少。據統計,3月17日當天乘坐紐約地鐵和公交的乘客同比分別下降了60%和49%。

為了應對抗擊疫情可能帶來的財政危機,作為北美最大的公共交通系統,紐約市的公共交通系統目前正在向聯邦申請高達40億美金的紓困基金。

不僅公交系統受到影響,根據最近一項民調,大約有三分之一接受調查的紐約市居民表示,因為這次疫情,他們目前處在失業狀態。

經濟的損失,換來的是疫情蔓延的減緩。3月25日,焦灼的紐約人終於聽到了一點好消息。在當天的疫情通報中,紐約州的日確診人數第一次出現了比前一天下降的情況,同時,醫院的新冠肺炎的住院率也連續三天下降。

“這消息簡直好得不真實了。”科莫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不過,他也知道,放鬆的時候還遠沒有到來,“現在正是抗擊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我們面臨的問題比疫情第二嚴重的州要多十倍。”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