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知乎又崩了,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碎碎念:知乎又崩了,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眼睜睜看著知乎崩了2次,微博熱搜已經安排上了,既然知乎都休息了,那正好借這個機會寫一篇碎碎念(偷個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軟件相關從業者,這種事早已是家常便飯。垂死病中驚坐起,半夜一個電話,爬起來打開電腦,連上內網開始幹活,一套操作行雲流水,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一群程序員頂著黑眼圈前行。

意外的來臨往往是毀滅性的,小到走在路上突然下雨,大到黑天鵝事件造成的經濟危機。這些意外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一旦發生就會造成嚴重危害。

古人對於風險的意識要強得多,畢竟一不小心可能就讓野獸叼走了。像遊戲中就會設計攻擊力和防禦力,防禦力不足,攻擊力再強也是白給。抗風險能力很重要,它可以保證你至少還可以活著。

像這次疫情,一下子讓大家意識到了風險的存在,其實風險就在身邊,意外就在明天。當全國上下都面臨失業的風險時,才意識到在體制內的穩定工作是多麼難能可貴。

我們軟件行業遭受衝擊並不大,但像餐飲旅遊則是遭遇重創,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個人想要防範風險非常難,掌握的信息不全面就會被割韭菜,賭博、小貸、P2P來一圈,消費主義再來一波,存款就所剩無幾。何談抵禦風險?

因為自知個人力量薄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我當初選擇專業、選擇行業也都是找相對常青的行業工資尚可且越老越吃香的崗位,最後確定為IT行業的項目經理,當然自身喜歡也是其中一方面。現在想想如果從降低風險角度去思考,我每天的日更寫作其實就是在降低風險,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更多信息整合為文章,讓我更好的認識世界,搭建起一個認知框架以幫助我做出更優決策。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是提醒自己,要頭腦清醒保持風險意識,畢竟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出什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