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澳大利亞風土人情

境外就業網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衝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橄欖球(Rugby)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視角:澳大利亞風土人情

  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也稱原住民),仍然保護著自己的風俗習慣。他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迴旋鏢)(boomerang)是他們獨特的狩獵武器。他們很多仍居住在用樹枝和泥土搭成的窩棚裡,圍一塊布或用袋鼠皮蔽體,並喜歡紋身或在身上塗抹各種顏色。平時僅在頰、肩和胸部塗上一些黃白顏色,節慶儀式或節日歌舞時彩繪全身。紋身多為粗線條,有的像雨點,有的似波紋,對經過成年禮的土著人來說紋身不僅是裝飾,而且還用以吸引異性的愛慕。在狂歡舞會上,人們頭戴五彩裝飾,身畫彩紋、圍著篝火跳集體舞。舞蹈和繪畫都很純樸,多反映狩獵生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土著居民漸漸離開部落,搬遷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亞有優惠土著居民的各種政策,包括在房屋、就業、福利各方面為他們投入現代生活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在旅遊區,土著居民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是世界各地遊客蒐羅購買的物品之一,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來源。

  無拘無束: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

  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臺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象的。

  澳大利亞人文明有禮,樂於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話,人們即使互不相識也會打招呼和問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滾在地上,周圍的人會馬上幫忙撿起來,送還你的手上,還會有人給你找來一個好的袋子或者盒子或者什麼可以救急的替代品,這就是澳大利亞。

  週末的繁榮:澳大利亞的生活特色

  在澳大利亞工作,工資一般是每週發一次(公務員或者大機構是每兩週發一次),發工資的日子通常是逢星期四或星期五。因此,澳大利亞的餐館、酒吧、百貨公司每週的星期五、六是生意特別好的日子。近年一些大型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都有逢星期四晚延長營業時間的做法(Night Shopping),迎合逢星期四領工資的人士。一些不注意安排花錢的人,就會有周末富貴,周初貧窮的現象。這都沒有關係,因為多過幾天,又是快樂的週末了。交通運輸 澳大利亞交通十分便捷,飛機、火車和汽車是旅遊主要的交通工具。

  機場:澳大利亞主要的國際機場分佈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荷巴特、阿德雷德、凱恩斯和達爾文。

  航空:中國的北京、廣州、上海、澳門、香港、臺北都有航班飛往澳大利亞。開闢這些航線的有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澳大利亞昆達士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香港的國泰航空公司和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抵達澳大利亞後,可乘坐澳大利亞的國內航機到各大城市。

  火車:火車連接著各主要城市。連接各州首府的長途火車為設施先進的空調車,大都設有臥鋪車廂和餐車。購買火車套票作長途旅行不僅價格合理而且可以靈活使用。主要的火車套票有澳大利亞鐵路套票(Austrailpass)和澳大利亞鐵路縱橫遊套票(Austrail Flexipass)。

  汽車:有發達的公路網。各州首府間有高速公路相通,絕大多數的高速公路是免費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境外就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