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大餅卷一切,為何剛出鍋大餅都不夠鬆軟?各個技術過硬?

溫柔繁星


你好,我是金姐。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首先給你提的問題點個贊!‘’北方的大餅卷一切‘’,簡直太形象了!在我家的餐桌上,真的就是‘’大餅卷一切‘’。烙上一摞大餅,魚香肉絲,捲起!素炒合菜,捲起!大蔥蘸醬,捲起!燉肉塊,捲起!鹹鴨蛋,捲起!黃瓜、生菜、火腿,通通捲起!卷得包羅萬象,吃得痛快淋漓。

我常做的烙餅有三種:燙麵薄餅,多層烙餅和發麵餅。燙麵薄餅一般用來卷肉絲,土豆絲之類比較細小的菜品,發麵餅主要用來做夾肉餅,多層烙餅可以卷的就太多了,但凡你能想到的菜,都可以捲到其中,可以稱之為萬能捲餅。以下就是我的萬能捲餅的做法。

第一步,盆中放中筋麵粉,分成兩份,一份用開水,一份用冷水,將麵粉分別和成柔軟的麵糰,醒面30分鐘。

第二步,將醒發好的麵糰揉勻,擀成五毫米左右的大面片,面片上面刷油,再撒一點兒鹽,這樣做會使烙餅的口感非常好,從一邊將餅皮捲起,分成拳頭大小的面劑。

第三步,將面劑再次擀成3毫米左右厚度的薄餅。注意,擀餅的過程中不要來回翻面。

第四步,電餅鐺刷油,將薄餅放入,烙至兩面稍微結痂即可出鍋。

第五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直接關係到你的烙餅是否鬆軟。將烙好的餅放在大盆中,上面蓋上一塊籠布,再蓋上鍋蓋,這樣當你吃的時候就會發現烙餅是軟軟的。

最後一步,大餅上桌,把你所有想到的食材全部捲進來吧!

套用網友的一句話:給我一張大餅,我能捲起整個世界!


金姐的生活小窩


剛出鍋的大餅不夠鬆軟,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烙餅的時候溫度過高,烙制的時候,面中的水份流失太快,導致大餅發乾發硬,大餅還沒有熟透。所以說,烙大餅家掌握以下幾個技巧就能烙出鬆軟可口的大餅。話不多說,擼起袖子,做起來。



1.面盆中倒入適量的麵粉,加少許鹽,一斤面保持2克鹽即可。起鍋燒水,水開後,倒入面盆用開水燙一半量的面。燙麵的目的就是為了烙餅過程中,儘量讓餅烤制時間縮短,這樣,不至於烙出來的餅發乾、發硬,這是烙餅鬆軟關鍵之一。



2.等和好的燙麵涼涼後,接著和乾麵一起和在一起,和麵比例保持在6:4,這樣和出來的面烙出來的餅鬆軟可口,和好面後要進行醒面,中途多揉幾次。合面軟硬適中、醒面、中途揉麵是烙餅鬆軟關鍵之一。

3.取一小碗放入適量麵粉,加入適量鹽,五香粉和雞精適量。起鍋燒油,油熱後倒入碗中,攪拌均勻備用。



4.醒好的面揉搓後,擀成薄厚均勻的麵餅,把調好的酥油均勻的塗抹在麵餅上,順一邊捲起後,切成均勻大小劑子封口。

5.把劑子擀成薄厚均勻的麵餅,放在熱油餅鐺上,中小火烙至兩面金黃。烙餅的過程中要加蓋,防止水份揮發。這是烙餅鬆軟關鍵步驟之一。

烙好的大餅鬆軟可口,合面得時候加些雞精,烙出來的餅味道會更佳。烙出的餅可以夾土豆絲,夾雞蛋,火腿腸之類的,依個人口味,這裡就不多說了。希望能幫到您,喜歡芒小果點贊關注支持啊!


芒小果探店


為何剛出鍋的大餅不夠鬆軟,其實剛出鍋的大餅是酥脆,在熱力的作用下,水分被鎖在了餅裡,吃起來外酥裡軟,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吃剛出鍋的大餅,但是餅在出鍋一段時間後就會回軟,因為持續的外給熱力沒有了,餅內的水分就會散


一里炊煙


和水溫關係不大,和水量有直接關係。水加多了肯定會軟,和麵時,不要一次加足水,慢慢加入,直到覺得是你想要和的面的感覺,就可以了,和烙餅的面,一定要揸(zha)水,就是面和好後,再往裡加水,反覆揣揉,醒半小時再烙餅。味道和你平時做的肯定不一樣。


亮仔食記


水放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