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作為忠義的化身,對於關羽之死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瓦倫木


關羽之死,諸葛亮的戰略錯誤是主因。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大勝曹操。曹操倉皇退回許昌,留曹仁守荊州。

當時,劉備、劉琦佔據長江南部較小的江夏郡,孫權佔據南郡大部分,曹操仍佔據著長江以北的南陽郡,南部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南陽郡和南部四郡相連的部分南郡、江夏郡。

曹操戰敗,在荊州南部四郡已經失去控制實力。只要切斷南部四郡和江北的通道南郡,荊州四郡就會如囊中之物。

按理,應該孫權去攻打曹操佔據的部分南郡,劉備去攻打曹操佔據的部分江夏郡。

於是,孫權派周瑜攻打南郡,結果戰事失利,周瑜還中了箭。周瑜在兩軍陣前詐死,誘騙曹仁趁夜劫營,曹仁出城後在半路中了周瑜的伏兵包圍,好不容易突出包圍,帶領敗兵逃向江北的南陽郡。

周瑜打敗了曹仁,來到南郡城下,劉備已渾水摸魚佔據了南郡。

周瑜無奈,帶兵去攻打南部四郡。才發現被諸葛亮趁火打劫,在自己和曹仁廝殺時,劉備派關羽、張飛、趙雲等,用在南郡城得到的兵符,已經同時拿下南部四郡。

這樣,除了江北南陽郡,孫權已經佔據的部分南郡,荊州已經全部被劉備所得。

孫權很委屈,而江東的將士都很憤怒。赤壁之戰,孫權才是主力,結果勝利的果實,都被劉備收穫。

於是,孫權派諸葛瑾去找劉備、諸葛亮協商。劉備自知理虧,再加上如果這時孫權惱怒,發兵攻打荊州,此時劉備的實力根本守不住荊州。

於是,劉備採納諸葛亮計謀。用“取涼還荊”的藉口搪塞推託。這就為以後,關羽大意失荊州埋下了禍根。

劉備佔據蜀地以後,孫權又派魯肅去討要荊州。劉備推三阻四,要麼用哭對付。

孫權於是往三個郡派官員上任宣示主權及決心,又被關羽盡數驅逐。

孫權盛怒之下派呂蒙武力奪取,呂蒙用士兵喬扮客商,騙過關羽的烽火臺,偷襲荊州。關羽戰敗,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被擒,身首異處。

劉備大怒,親自領兵攻打東吳,卻被陸遜火燒連營,死在白帝城。

最後,諸葛亮和孫權達成“湘水議和”,將長沙、桂陽兩郡割讓給了孫權請求停戰,雙方罷兵停戰。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俗話說,小勝憑智,大勝憑德。如果當時就把荊州六郡,讓給孫權兩郡,又怎麼會鬧成這樣?


易水170


謝謝你的問題!

從史料記載上來看,關羽對劉備忠心不二,作為忠義的化身不為過。同樣,眾所周知,關羽因為自視過高,輕視別人而導致了他身死人手。對於關羽之死,我的看法是:人人都有缺點,但別讓你的缺點致命。

一、關羽的忠義和能力

劉備被曹操打敗後,關羽落到曹操手裡。曹操雖然對關羽禮遇有加,但關羽想的卻是趕緊報完曹操的恩情,馬上回到劉備身邊。很快,關羽就替曹操斬了顏良,曹操也被他感動了,給了很多禮物送他走,關羽都沒要,直接投奔劉備去了。

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三國志》

從這裡看,關羽確實忠義無雙,不僅於此,關羽武力超群,毅力過人。後來關羽攻打曹仁、于禁,打的他們七軍皆沒,于禁投降,龐德被斬。再加上刮骨療傷時的談笑自若,留著長鬚的關羽可以說是真漢子,是許多人崇拜的對象。

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三國志》

二、關羽的狹隘將自己逼上死路

從之前的描述來看,關羽幾乎就快接近完美了。可關羽卻自視極高,心胸狹隘,最終將自己逼上了絕路。我們看看,關羽是如何順著孫權下的套,一步步走向絕路的:

1)求聯姻。孫權派人給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提親。此時的孫劉,檯面上還是聯盟的關係。結果關羽瞧不上孫權,還把來說媒的人連同孫權一起辱罵了一頓。這就給了孫權撕破臉的由頭。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三國志》

2)策反後援。關羽負責前方打仗,後方由糜芳和士仁供應糧草,這兩人名氣不大,自然也入不了關羽的眼。打仗的時候,這兩人輸送糧食不是很及時,關羽卻揚言“等我打完回去一定要治你們的罪。”兩人嚇得慌里慌張,孫權一唆使,他們便叛變了,關羽也就斷了糧。

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三國志》

3)背後偷襲。關羽在打曹仁的時候,曹操又派了徐晃增援曹仁。斷了糧草的關羽脫不開手,孫權便趁機把關羽的老婆孩子給虜走了。關羽的部隊被擊垮了,最終被孫權派人給斬首了。

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

三、總結

關羽的形象高大威猛,忠義無雙,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視別人如草芥,連蜀國的馬超、黃忠等人也不放眼裡。而孫權正是利用了這一缺點,將關羽擊垮。

關羽的死讓人嘆息,沒有人能做到完美,都會有缺點,但不要讓自己的缺點成為致命的把柄!

{吉橙加鹽 味道更甜}


吉橙加鹽


關羽《三國志》裡面的名將,是非常有勇猛善戰的一個人,和劉備是結拜兄弟,關羽是非常重義氣的人。從他的這個“過五關斬六將”,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關羽桃園三結義;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個人,結為兄弟!並且還一起對天盟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多麼豪言壯語的話啊,所以關羽特別的重情重義。

在關羽被曹操活到的時候,曹操並沒有急於殺掉關羽。因為“曹操識眼會英雄!”知道關羽是一個非常勇猛善戰的人,殺了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曹操就想盡一切辦法來誘惑關羽,把自己的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你說曹操是有多大的野心,想得到關羽這個人的。

後來關羽知道他大哥劉備的消息,要回去他大哥的身邊,這時候曹操是有十萬個捨不得讓關羽走或者離開的。但是,又出於之前對關羽所說過的承諾!曹操的手下各種武將,都想殺掉關羽,但礙於曹操的面子,又不敢下手。現在機會來了,所以才有了後面的“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成語典故。從這裡來看,關羽的的確確是一個很重情重義的人。

還有一次關羽在戰場上被箭射中左,回來一看,原來箭上還有毒,已經深入骨髓了。但是,關羽一點也不覺得疼的感覺,請來名醫華佗,為他治病療傷。華佗看了關羽的傷口已經毒入感染,必須得“刮骨療傷”才能治癒好。關羽二話不說就直接讓華佗治病療傷吧,以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刮骨療傷”那得有多難熬多麼的痛苦。但是,關羽一句話也沒有喊出聲音來,誰看到關羽在這種情況下,都能忍得住,真不愧是一個英雄氣概的男人。

雖然最後關羽敗走麥城,被孫吳人埋伏所殺害,但是,關於的忠義化身永遠的流傳於後世。後來關羽的忠義被人稱為:“關公”、甚至還有“關帝廟”!被現在的人膜拜、尊敬他的一生“忠義”、“講義氣”所感動!





海哥趣說歷史故事


過於高傲。看不起對手,孤軍深入曹地;看不起屬下,致使糜芳等人叛變;看不起盟友,曾羞辱孫權虎女焉能嫁犬子,致使孫權懷恨在心最終痛下殺手


鋒言瘋語說天下


我認為關羽之死雖然是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實在令人嘆息。關羽被後世稱為忠義的化身,受到歷代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江湖幫會、平民百姓的崇拜,確實不枉為英雄,但不應該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出走麥城,而應是在諸葛瑾來勸降時冷靜下來,分析一下當前形式,和諸葛瑾商談一番,假意和談,來個緩兵之計,爭取到更多時間,已待川西劉備的援兵。實在不該使用蠻力和孫權決一死戰,即使後來援兵無望的情況下,也應該和部將王甫、趙累、周倉及關平等人死守麥城,寧可戰死以身殉國,也不該抱著僥倖心理試圖突圍,從而導致被擒獲。反而成就了呂蒙、潘璋、馬忠等人的功勞,還受到孫權的羞辱:“你向來自認無敵,為什麼今天反倒被我擒獲,你今可服?最終關羽還是難免一死身首異處,一顆將星隕落。也不會留下關羽敗走麥城這一千古絕唱,令後人嗟嘆不已


一片丹心對待善良之人


不以成敗論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