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99%的旅遊規劃公司都在忽悠?

為什麼99%的旅遊規劃公司都在忽悠?為什麼99%的旅遊規劃方案都等於白做?

熊大尋在十多年前從企業策劃升級到城市策劃、旅遊策劃和規劃領域,結果發現,十多年來,我們幾乎沒有看到過讓自己羨慕忌妒恨的創意和方案!因為這個行業一是競爭沒有快消品及房地產那麼激烈,二是旅遊規劃是法定程序,政府規定任何項目要立項必須做規劃,這是一個受政府保護的行當,所以容易出混日子的人。三是基於前兩點,這個行當幾乎看不到特別用心、特別聰明的人,所以我們十多年下來,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方案,千人一面的創意!


中國99%的旅遊規劃方案都是平庸之作!90%的內容都是抄襲和拷貝以前的創意!所以你看到每個創意都覺得似曾相識,所以中國99%的旅遊規劃方案都沒有超過當地旅遊局局長的水平!都沒有超過懂行的旅遊投資商的思路!這些方案都是把甲方的思路放進方案就完成任務,請問我們的政府和旅遊投資商還花這個錢做什麼?!


十多年前我們進入這個行當是覺得好笑,這些方案怎麼能和我們競爭!現在我們是覺得痛心!每次再看到這種不動腦筋、90%抄襲拷貝的方案,我們都會深惡痛絕!這又要浪費多少政府和旅遊投資商的資金,方案費事小,按這種方案去開發建設的浪費就巨大了!


所以,進入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行業之初,熊大尋就立下一個誓言:一定要把客戶的每個項目當成是自己投資的項目來做!一定要把每個項目做到極致,遠遠超出客戶的期望和想象!一定要把每個項目按我們的方案落地實施後,當年就要引起轟動、實現盈利!


十多年來,熊大尋靠的就是:用“生死”的觀念來策劃項目,這個項目做不好,老闆就會跳樓!所以,做不好就是殺人!做得好一個景區能帶動上萬人就業,這就是救人!


我們有一半的項目都是同行做不好轉介紹給我們的!靠著自身超強的責任心和缺乏高手的行業,我們成了啃硬骨頭和攻克難關的公司,一定程度上我們成了“起死回生”的希望。所以,我們有一個理念叫“我出奇招,您出奇跡!”。


其實,為什麼99%的旅遊規劃方案做了等於白做,問題在八個方面:


第一,定位失當,口號乏力。


定位和旅遊形象廣告詞就像寫對聯和寫成語,前面四個字,後面四個字。比如“文獻名邦,生態之城”。這類定位口號看似堂堂正正,其實毫無吸引力。要麼就搞個“XX之都”、“天下奇觀”之類的來忽悠客戶,聽著大氣,其實空洞無物,大而無當。沒有賣過東西、沒有做過銷售的人,沒有資格來想旅遊形象口號,因為你根本不懂遊客心理需求,你根本不懂市場競爭法則。一個城市和一個景區的未來都有可能被你毫不專業的定位口號耽誤了!所以,請你有空寫寫文章發表,好壞無傷皮毛。千萬不要來隨便定位,影響一個城市和一個景區的未來。


定位之法:要吻合“三個一法則”:即唯一、第一、專一。要有吸引力,讓人非來不可,不來後悔!“風花雪月,自在大理”的定位口號,首次把“風花雪月”變成大理的招牌,成為中國最美的城市形象和旅遊形象口號!讓人聽了就有無窮的聯想,聽了就想來一看究竟。


第二,策劃缺失,規劃平凡。


策劃和規劃有什麼區別?“策”是策動、策略,是無中生有。“規”是規矩、規定,是按規定辦事。策劃就是戰略、創意、策略,規劃就是根據策劃的規定思路畫圖畫線。很多旅遊規劃公司做的方案策劃嚴重缺失,只有規劃沒有策劃!這個景區的定位怎麼獨特而有吸引力?產品怎麼吸引人?營銷怎麼出彩?根本不是他們思考的重點,而是大門、停車場、遊客接待中心這些東西擺在哪個位置?這個他們特別關心。越是不動腦筋的事,他們越願意表現自己的專業。停車場要有幾個車位?遊步道要多寬,要一步不要半步或一步半,他們的專業全部體現在這種全國有統一標準答案的地方。網上找找就有了,要你來幹嘛!


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賣圖表和理論體系的,景區永遠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把大量遊客吸引過來?你的方案回答了嗎?絕大多數旅遊規劃公司的90%的工作時間是放到規劃畫圖上,創意策劃,解決致命問題,他們幾乎沒花時間,花了也沒用,因為沒有“創意定生死”、“策劃就是玩命!”的精神,根本就想不出好創意!抄襲幾個把客戶胡弄過去了事。一個旅遊規劃方案,如果沒有三四個大創意能夠出乎意料、讓人震撼,那這個方案基本就是白花錢的方案!


策劃之法:萬事起動都要策劃!策劃定生死!策劃千法萬法不過三法:一是獨一無二,你的定位、產品和營銷方式是否獨一無二?熟悉產生輕視,不同勝過更好!旅遊市場競爭就是不同的競爭。一定要找到自己特別不同之處,才能取勝。二是獨具魅力,策劃創意出來的項目一定要特別有新意,特別吸引人。三是獨佔鰲頭,策劃創意出來的項目和定位一定要有權威性、震撼性,一定要成為老大,成為第一。這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第三,販賣模式理論,沒有解決之道。


很多旅遊規劃方案一上來就總結模式,項目是湖泊旅遊,他就把全世界各種湖泊旅遊模式總結一遍,十幾個模式一擺,佔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你三分之一的方案費白花了!聽了半天,你自己該怎麼做還是不明白。這些模式,大部分有兩種成功的原因,一是天罩著,二是錢罩著。說白了就是資源太好了、投錢太多了。所以幾乎都跟你沒關係!你要做的是研究自己,考察學習的結果往往帶來的是抄襲模仿!

考察學習不要學習別人好的,而要學習我怎麼跟你不同。因為你學誰都是老二,都是第二名,你永遠沒有機會!還有很多方案給你很多圖表和理論理念,跟你講課,三分之一的篇幅又佔了。


策劃和規劃就是打架,一上來把人打倒走人,別練套路給人看。沒用。我們最怕看到理論和圖表,一看見掉頭就走。要出實招,1+1=?把2寫上去,不要像花幾萬字論證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這是吃飽了撐的。理論越多離題越遠。景區怎麼賺錢?你有什麼景觀是我們沒有見過很想見的?你有什麼項目是我們沒有玩過很想玩的?你的宣傳口號怎麼讓我看了睡不著老想著來的?第一、第二、第三…全是解決問題的實招!這樣才是方案。


解決之法:一個小品上來先自我介紹,再問候大家,觀眾早跑了!只有十分鐘,一來就要抓住觀眾,每句話都要精心設計,一分鐘要丟一個包袱,高潮要特別創新,這樣才能拿住觀眾。為什麼趙本山除了是小品王,還是百億富豪?因為經商跟整小品是一樣一樣的,都是一個道理。


一個方案每一篇文稿都要解決這幾個問題:遊客為什麼要來我的景區?我的景區與其他同類型景區不同在哪兒、賣點是什麼?怎麼不花錢或少花錢讓大量遊客知道我們的景區?怎麼讓遊客來到景區多花錢?怎麼讓景區成為讓人非來不可的地方?把你的答案寫在這些問題後面,不是論文!不是文章!更不是一文不值的理論模式和圖表,而是掏心掏肺、日思夜想、把項目當成你投資的來想,最後反覆推翻,做到極限的創意和思路!旅遊規劃方案要像趙本山的小品一樣,充滿了想象不到、充滿了靈光四射的笑點和包袱,最後讓你永遠忘不掉。這樣的好方案才能讓景區:全家老少齊開懷,年年春晚還想他!


第四,用“文化”掩藏平庸,用“高端”掩蓋無腦。


一提到城市策劃和旅遊策劃,人人都會說要挖掘歷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這是對的。但很多時候,大家會為文化而文化,忘記了根本目的是吸引遊客、發展經濟。任何一個景區或城市的文化都有其特點,但是這個特點不一定是賣點。特點是與眾不同之處,賣點是消費者願意掏錢買單的特點。消費者不願意買單,再特也沒用。消費者願意為什麼樣的文化掏錢呢?世界級的文化、獨一無二特別有吸引力的文化、數一數二的文化。但是很多城市和景區根本不具備這種量級的文化。北京、西安、洛陽千年古都,這就是一流的文化,這些城市搞旅遊靠古人就可以賺錢了。


絕大多數城市和景區的文化是有特點,但缺乏足夠的量級和吸引力,所以,做旅遊策劃和規劃時,不能僅僅反映地方歷史文化,更要根據旅遊市場和遊客的需求要提煉和升化。原原本本、固步自封地反映體現當地文化特色,那是搞考古,不是搞旅遊!


文化就是變化,不是僵化和食古不化!文化必須為搞活旅遊服務!而不是旅遊為文化服務!文化不是不變的,是靈活可變,只要吸引遊客搞活經濟,可以創新、創意、創造。當然要做到絕妙,有根有據,說了人信。


但是,很多旅遊規劃方案完全受限地方文化,用尊重地方文化來壓制創新創意的思路,用尊重文化來掩蓋自己創意的嚴重不足。最後,這樣的方案出來的招都是一個模樣:古建築修舊如舊、根據記載原樣恢復古塔古寺、打造老八景、原樣修復古街古城……。放眼一看全是假古董,這不是關鍵,全按著古人的來,要你幹什麼?你的文化是世界級的還是數一數二的?不是的話,你花那麼多錢搞出來誰來?


還有策劃人和旅遊規劃公司動轍就搞高大上的項目,高爾夫、六星酒店、世界遊艇會、亞洲第一SPA、F1賽車、賽馬會、東方影視城、世界婚慶城……等等,一聽嚇死人!其實這是最具欺騙性的招。自己想不出好創意來,就搬出這些高大上的項目來嚇客戶,也真有客戶吃這一套,富麗堂皇,無比壯觀,再加上製作成3D視頻,配個男中音講解,客戶自己都醉了!其實就是利用高大上來掩蓋自己創意的嚴重缺失。我們在這個行業十多年,能落地的高大上項目少得可憐!即使落地多半也是半死不活的項目,因為這些招人人都會,個個地方都能搞。你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吸引力!


創意之法:熊大尋從來不做這種蒙世的方案。一定會根據項目所在地的特點來挖掘最突出、最有價值、最具吸引力的那些特點,然後結合市場需要,重新昇華、絕妙創意,打造出獨一無二、強大震撼的賣點、項目和景觀,而不是當活死人,原樣重建古人的東西。


古人的東西要是世界級的,我們尊重,不是的話,我們就會千方百計讓它變成世界級。熊大尋有一句話:我們經手的項目,一定發現世界奇觀!如果沒有,就去創造!


我們根據天目湖的名字創意了中華天眼,根據連雲港的特點創意了東海龍宮,根據鐵山城市特色策劃了世界最大鐵飯碗。所有項目都是源於歷史、超越歷史;取自文化,創造文化。


第五、以落地操作為名,行抄襲模仿之實。


一個項目要上馬立項,必須做規劃,所以旅遊規劃和各種規劃是一種法定程序,是政府規定必須要做的。這就像人有了免死的黃馬褂,所以這個行業就變成了有恃無恐的行業了。廣告創意做不做政府不管,營銷策劃做不做政府不管,規劃不做不行!做好做壞沒關係,只要做了就好辦!景區投資的老闆大部分是轉型過來第一次做旅遊,容易蒙。政府官員不是市場競爭參與者,也好蒙。所以,絕大多數旅遊規劃公司的第一招就是:把別人的項目創意拿過來套到項目上,抄襲複製相似的項目就能矇混過關。最後,導致中國旅遊景區千景一面,高度同質化。


最近考察內蒙古,發現全國的沙漠旅遊就是越野車、滑沙、騎駱駝,每個景區都是一樣的玩法,每個景區也只能做到一年遊客幾萬人到十來萬人。少得可憐。誰規定了沙漠旅遊只能玩這幾樣?!人長著腦袋用來幹什麼的?!這就是中國90%的旅遊景區賺不到大錢的根本原因!不是投資不到位,不是設施不完善,是被平庸的旅遊規劃方案害死了!定位、產品全部是平淡無奇的、全是雷同的,遊客憑什麼過來?你怎麼活!


聰明的老闆和官員被蒙過之後會醒悟,這次你必須把我獨特賣點和絕妙創意拿出來。這時候旅遊規劃公司和規劃設計院就會使出第二招:嚇唬客戶。有創意的項目都是很難落地的,要保證落地實施、有可操作性,就必須接受跟別人相同相似的方案。為什麼?他們的邏輯“很厲害”:別人已經建成實施了,這不就代表這個項目可以落地、有市場嗎?為什麼還要冒險去建沒見過、沒聽過的創意,萬一失敗了怎麼辦?人性都是從眾的,要見到過的東西才覺得靠譜、才覺得有安全感,老闆和官員也不例外,被他們一嚇,想創新的客戶很多會被他們逼回老路上來。


其實,旅遊就是販賣差異性,旅遊就是販賣新奇特!不同勝過更好,熟悉產生輕視!不僅要不同和差異,而且要特別不同、高度差異才有生命力!


落地之法:這個世界上99%所謂落地建設成的項目都是平庸無奇的!這就是成功的項目為什麼總是少數甚至極少數的原因。鄉政府的大門、農村的豬圈這都是落地了的!所以,再拿著落地操作來忽悠客戶,不僅是不道德,更是不懂常識了!


熊大尋的落地之法是:要讓景區落地生根,必須要有絕妙的創意!震撼性的景觀!必須要有人無我有、高度創意的項目。這是生存發展的根本,有了這個根項目才是真正的落地。落地不是建在地面上叫落地,而是在市場競爭中站住腳、做大了才是落地!落地不是創意變成了混凝土,而是創意變成了鉅額的門票收入!


厲害的創意怎麼落地?很簡單,最重要是老闆和官員一定要堅信:沒有創意就沒有生意!沒有震撼就只有遺憾!方案一定要絕妙和震撼。其次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預算之內、市場之需。真正厲害的創意不是一拍腦袋就出來的,是絞盡腦汁、千估萬算,充分把握消費者需求才能得出。


第六、用古建代替旅遊,用設計代替策劃。


很多地方認為發展旅遊就是挖掘文化,挖掘文化就是搞仿古建築。大理、麗江火了,全國都搞仿古建築,假古董風行大江南北,結果呢?人們還是隻知道大理、麗江!地方開發旅遊,投資商有做仿古建築的慾望,因為可以作為商鋪進行銷售。官員也有這個慾望,因為能體現歷史文化和城市品味。於是,一大批設計院和規劃公司如獲至寶,他們從不思考這個地方旅遊的賣點在哪裡?震撼性的景觀和項目在哪裡?如何讓人非來不可的理由在哪裡?他們認為旅遊就是搞古建築,所以你看他們的旅遊規劃方案,定位隨便搞兩句口號,營銷抄點套話,然後就是擺放大量古建築。他們從不動腦筋想一想,中國仿古的古鎮和古城已成百上千,遊客憑什麼要到你這裡來?如果一個城市、一個景區把命運託付在一個只擅長古建築設計的公司上來,那完全是找死!


前面講的著名規劃設計院方案彙報了五次都沒過,被山西建設廳領導當場大罵:你們五年前給我做古鎮的旅遊規劃,讓我們修了一公里的古街,到現在一個鋪面都沒租出去,你們真把旅遊當成做古建築了啊!我們最需要的遊客在哪裡?!後來轉來跟我們借方案,讓我們幫他們過關。就是這樣,他們仍然一年能收幾十億的規劃費!完全忙不過來!中國大了,前面是一個大坑,有的是人跳進來。


很多旅遊規劃方案完全靠效果圖取勝,大門、建築、服務中心、小品景觀設計美一點、效果圖做漂亮一點,這就是他們方案的最大亮點。老闆和領導一看,圖做得不錯,可以通過。其實一個方案,最重要、最關鍵的是解決遊客為什麼要來的問題,其次才是來了幹什麼。為什麼來?為了絕妙創意、震撼性概念和景觀,這是核心吸引物。來了幹什麼?這是配套,這是常規項目。解決為什麼來?這是極限智慧的活!來了幹什麼?傻瓜也知道怎麼搞!還用得著費話嗎?


把設計等同於策劃、把古建當作旅遊,這都是錯誤的。其實每個規劃文本看著都很厚,內容也很全,但是從熊大尋的標準來看,絕大多數內容是為了把方案做得像個方案,絕大多數內容都是無用的。方案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解決問題:景區如何吸引大量遊客?景區如何快速盈利?所有內容圍繞這個核心問題來寫,這才是好方案。


熊大尋有一個原則:如果你的目標是完成任務,那你就完蛋了!只有超越期望,才是真正的目標!所以,我們的方案不只有幾個超越客戶期望的創意,而是有十幾個超出常人想像的創意!爭取每個PPT都在幫客戶解決核心問題。決不是為了混策劃費和規劃費,而是把景區當作自己投資的來想,挖空心思,想思路、想出路!


設計之道:不管創意、策劃、設計、規劃還是營銷,所有技術環節只有一個目標:如何吸引大量遊客!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目標,就是不動腦筋、不負責任的行為!小到一個景觀小品、花草樹木,大到景區大門、酒店建築,必須要有非凡的吸引力!熊大尋有一句口頭禪:誰規定的一定要這樣做?誰規定的建築一定要這樣設計?誰規定的景觀一定要這樣設計?誰規定的廣告詞一定要前句四個字,後句四個字?誰規定的旅遊古鎮就是青瓦白牆加石板路?誰規定的步行街只能鋪石板不能創意點別的?誰規定大廈只能是玻璃幕牆不能創意點什麼放在上面?


誰規定的?!策劃、規劃和建築設計有太多的約定俗成、有太多的規矩了!並且這些規矩還不是什麼法規,只不過是老師這樣教學生,學生這樣學,慢慢形成了不動腦筋的陋習!所以,這幾個行業都是嚴重缺乏創意的行業。中國的創意產業體現在動漫上真的是太小兒科了,上述這幾個行業充分創意開來,這才是真正創意產業做大的領域!創意而且必須是大創意!一個方案不是一個好創意而是十幾個好創意!這樣才能真正做好策劃和規劃!


第七、拉虎皮做旗,人多好忽悠。


有的規劃公司,拉來好多專家,要麼做僱員,要麼做顧問,這個專家以前在過很多公司,所以積累了不少案例,這樣的人有幾個,幾十年的案例全部就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成果。所以看似成功案例很多,其實自己公司親手策劃規劃的並不多。還有就是大搞加盟連鎖,總部搞一個在北京,分部則是加盟進來的全國各地的小旅遊規劃公司,名譽上是一個公司,其實是鬆散的聯盟。


所謂的“分公司”負責利用當地人脈關係跑業務,利用總公司名譽這樣好跑得多,跑到業務後也是大家分成。看似機構龐大,其實只有北京那個公司是自己的,下面“分公司”都是人家當地老闆自己的。這跟好多上市的洗腳店或化妝品店一樣,把全國各種小公司的財務報表合併,做成一個外表龐大的公司出來,然後忽悠上市,最後大家再來瓜分上市成果!這個公司看似有兩百家分店,其實是有兩百個老闆。一看規模變大了,客戶也容易被震住,容易被忽悠。


另外就是傍大款。深圳東部華僑城成功了,有十幾個規劃公司和上百個策劃人都會說是自己的功勞!其實,大家只是做了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東部華僑城的成功歸功於華僑城集團這個央企實在是太有錢了!從創意上來說,這個項目比起世界之窗的靈光內現並不是好項目,但是關鍵是能有那麼多錢楞投下去,並且靠著深圳這個一線城市的消費力,硬生生成功了!這是最不值得民營企業和縣市政府學習的案例,但偏偏大家都愛往這個地方跑,去取經。這個案例除了央企,誰學誰死!民企和縣市政府資金很有限,必須每個點都是非凡的創意才行,這種燒錢造個歐洲小城的案例,誰學準是死。


旅遊投資商和地方政府要選擇策劃、規劃公司,一定要看這個公司在這個項目中起了什麼重要作用?核心定位是誰做的?核心地標景觀是誰設計的?核心廣告詞是誰想出來的?核心項目是誰創意的?這樣才能選準合作對象。不要參與了一個大門設計、設計了一個小項目就盲目相信。這個行業拉虎皮作旗的實在太多了。


選擇之道:實在不好分析這個公司到底參與了多少內容。就看看它以往的案例,有沒有震撼性的創意,有沒有四兩拔千金的策劃,看看這個公司的案例有沒有四五個震撼住你的內心的創意,如果有,那就選擇。這比聽人吹某某重要項目是他做的要有效多了!畢竟重要項目像東部華僑城一樣,其實真正成功的原因是靠企業實力而不是哪個規劃公司的創意。東部華僑城也沒有什麼震撼人的創意!不要盲目相信成功落地的項目,基本跟你沒什麼關係!天時、地利、人和完全不一樣,能投進來的錢也不在一個量級,模仿跟進一定完蛋!


一定要相信創意創造生意。考察成功項目不如考察公司創意!成功項目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中國旅遊景區90%不賺錢,但哪個不是全國、全世界考察學習的結果!只有非凡創意的公司讓你的項目擁有震撼性的創意,才能幫你邁向成功!不出奇招,沒有奇蹟。


第八、業務跑遍天,專業抄遍地。


越是會跑業務的公司,業務員越多的公司,其實專業越差。特別會跑業務的公司和業務員很多的旅遊規劃公司,其實是業績壓力很大的公司,因為養的人多,必須養活這些人,專業又不精,只有遍地開花跑業務,不管錢多錢少,只要籤合同,就幫你幹活!因為是業務員導向,所以懂得服務客戶之道,所以項目不少。


但是,這是業務導向的公司,所以不可能做出精品來,考察團隊是一大幫人,認真負責,看得讓你高興,回去做出來的方案讓人一看還是老一套似曾相識的東西。這樣的公司沒有業內頂尖的高手,即使有頂尖高手,他也沒時間來做項目。因為業務員全國跑來的業務很多,只能是讓水平一般的員工來操刀,按照一個統一的模板,湖泊旅遊的項目就按這種來套進去,山地旅遊項目就按那種來套進去。並且因為相似相近的項目太多了,同樣類型的項目方案,甚至把上一個相似的方案換一個名字就交稿了,結果可想而知,都是平庸到家的方案。


熊大尋成立十幾年來,從不跑業務,沒有養過一個業務員!都是憑著自己做到極致的創意方案,讓客戶自己找上門。因為,我們堅持做精不做多的原則,每個項目必須是熊大尋親自考察、親自創意策劃,保證每個項目要做到極致,做到讓同行二十年內不能超越!保證每個項目都是當作自己投資的項目來創意策劃和規劃!


專業之道:熊大尋認為,要做好城市、景區的策劃和規劃,要選對真正專業的公司需要做到“四看四不看”:


第一,看創意不看資質。中國城市建築和旅遊景區開發千城一面、千景一面的最大問題在於,相信資質而忽略創意。90%的規劃方案就出自資質高的公司,然後有了99%的旅遊規劃都是平庸之作的現象。作個比喻,拿到資質證書的歌手有幾個還在歌壇混得響的?劉歡沒有這個國家資質吧、孫楠也沒有資質、王菲沒有,楊坤也沒有……,周立波、郭德綱、周潤發、梁朝偉都沒有國家級資質吧,最後還得市場說話、實力說話,請問有資質的到哪裡去了?


聽歌好壞不誤事,也不浪費錢!但旅遊規劃搞壞了是天量的浪費!試想按這些充滿了五星級酒店、SPA溫泉、遊艇碼頭、真人CS、國際挑戰賽、養生天堂、禪意天地、大佛寺廟……等等,我們看過數不勝數的無腦“創意”來建設開發景區,全國各地都是這套路數,都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景區,要浪費多大的資金?我們經常講一句話,一千年前古人開發景區的方法,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碑刻塔臺等等這套路數,我們今天還在玩,請問你一句“你怎麼活?”。


如果一個旅遊規劃方案,沒有兩三個震撼性的創意觸動你的內心,那一定得重做!否則就是巨大投資失敗!


第二,看新奇不看熟悉。旅遊規劃行業是最容易忽悠的行業,中國99%的旅遊規劃和景區策劃方案都是平庸之作,每年浪費資金上千億。一個好的旅遊景區策劃方案最重要的是看有無新奇的思路,試想中國一年上馬1000多個景區,競爭如此激烈,拼的一定是新奇的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平庸的思路一定是平庸失敗的出路,超常規思路一定是超常規成功的出路。


看旅遊規劃如果大部分都是你熟悉的或似曾相識的思路,這基本上是一個騙錢混飯的方案。一定要看到很多新奇的思路,並且符合旅遊景區自身特點和消費者心理需求,那麼你八成找到了好的旅遊規劃公司和方案了。


第三,看市場不看市長。旅遊規劃因為存在向上級領導彙報審批的程序,所以多少會在方案裡反映領導意志。這沒錯,但錯在很多人形成了唯領導意志論,把領導的思路作為旅遊規劃的主要思路,這就錯大了。試想,領導不是行業高手,一個方案不體現市場的意志而體現市長的意志,那隻能是馬屁作品。領導意志要反映但不能作為主要思路。


一個好的旅遊規劃方案,其中每個項目都應該有創意,有兩到三個大項目要有震撼性、世界級的創意,這樣才能吸引全國遊客,才能真正做成功。


第四,看標杆不看標書。現在的政府部門特別熱衷招投標,看似保險,實則危險!因為真正有實力和不缺項目的公司從不參加招投標,參加的都是沒有創意實力和生存實力的。所以,看似一個招標能同時搞到幾個方案,實則都是低質量的方案,沒一個有用。國畫大師有幾個是參加比賽獲獎的?歌壇大腕有幾個是參加比賽獲獎的?


一點不誇張的說,一個旅遊規劃往往決定一個地方的未來!所以,一定不能找比較好的公司來做,一定要找這個行業真正的第一高手來做。這才是對地方對人民的高度負責。怎麼找?很簡單,上網看看,首先看能不能找到一家公司的眾多案例,找得到就有了判斷的依據;第二是認真看完一家公司的五六個完整案例,如果每個都能讓你興奮起來,讓你震撼佩服,那基本就靠譜了。搞招標比賽,養活混飯的公司,耽誤重大的項目,實在不應該。最後招標來的方案還超不過當地旅遊局長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