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學生班上成績倒數第一,但穿著打扮在班上第一,你怎麼看?

幸福在這裡出發


《弟子規》有言: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 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就是告誡孩子不要在衣食物質方面與人攀比,要在學業品行方面和人一較高下。

題主所提的問題應當說不是個別現象。這既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也與家庭教育有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一個學生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穿著打扮上時,用在學業上的就少了。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兩個方面是負相關的。這也是很多學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需穿校服、統一發型的原因。

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有的家庭,重視孩子的物質需求,對孩子的物質追求不加節制,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和炫富心理。

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比如電視臺中各類電視節目俊男靚女爭奇鬥妍,“小鮮肉”們光鮮亮麗,對青春期的學生起了極強的示範任務,導致有些學生虛榮、招搖,時間長了變得空虛,只能在穿著方面殘存一定自信。


盛世華章潤天下


從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我是這麼看待的:

首先、老師不能用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評價學生,也不能用歧視眼光來看待這位打扮第一的學生。

第二、找準時機私下和這位打扮第一的同學交流,

中學打扮應該適宜,不能過分而且中學生守則也就明確的規定,引導學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於把時間花在穿著打扮上,那麼學習的時間既然就減少了。

第三,避開這位愛打扮學生的心理需求,有意安排一些對這個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轉移,比如說 這位天天很講究,班級的板報又他(她)來主持,乘機點評板報中的優劣適當與否,再從什麼的角度引導 ,潛移默化,收到轉化的效果。

第四、對於成績第一的同學,可以在班級公開表揚,時間用的一定適度,分散學習經歷的東西一定很少,並請這位成績第一的同學在班級做經驗交流會。

第五、並私下請一些和打扮第一同學關係好的同學去無痕影響他。

第六、班級劃分學習小組,也可以促進這位同學積極上進的學習興趣,因為所有的學生都是不甘落後的的。也許這位真是要吸引別人的眼球才如此打扮的。

總是,成績第一不是什麼都第一,不能成績唯一論,打扮第一也是可以做到德智體美兼有的。


悉心傾聽


這樣的孩子,我分析問題出現在環境上,也就是說這位孩子受到了生活圈子的影響,建議和家長溝通,改變一下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