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號:用法最複雜的稱號【2020語文提分】

5分鐘帶你學語文,我是南山有驢,一個大語文硬核寶藏老師。

我們講過了諡號、廟號、年號、尊號。同學們終於長舒了一口氣,總算是把這些麻煩的稱號都學完了!對此,有驢君只想說兩個字:呵呵。因為還有一個比那四個複雜一萬倍的稱號,就是封號。

【問題】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於己的同輩男性;唐以後指同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於己的同輩男性,同今之“堂弟”。

B.“諸生”,是古代中國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明清後又指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

C.“貴人”,皇帝妃嬪封號之一。東漢光武帝時始置,其位僅次於皇后,清代置貴人於嬪位之下,後世也把貴人當作對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稱。

D.“崩”,古代對死的一種諱稱,專指皇族的死亡。諸侯死曰“薨”;士死曰“卒”;士大夫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


知識點解析

現在一說到封號,常說的是某某被封號兒了,比如誰被肖戰粉舉報後封號了。今天說的“封”號,不是封禁,而是分封。

封,很明顯是個動詞,是【上】對【下】的一種賜予。通常是古代的帝王把爵位或稱號賜給臣子。所以先區分一點,諡號、廟號、年號、尊號,都是給皇帝用的,而封號則是皇帝給別人用的。當然,也有那不要臉的皇帝,自己封自己。比如明朝的正德皇帝,有一回精神病犯了,封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等於特朗普有一天撂挑子,不當美國總統了,非要去當國防部長。這就是大語文的魅力,總能增加一些奇怪的知識。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封號層出不窮,用法千奇百怪,別說5分鐘帶你學語文,5天5夜也講不明白。我們這裡只講中學時最常見的,讓你一看到試題,知道這說的是封號。

首先我們得理解,封號是幹嘛的。本質上,這是表示身份和特權的稱號。皇帝坐江山,但他就是哪吒,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一個人管理天下。他必須分享他的權力,讓許多人幫他一起治理天下。對於那些貢獻非常大的人,光靠給錢、給官職,這是遠遠不夠的。皇帝必須把自己的特權也分出去,讓這些人都成為“特權階級”,天天吃特供食品,人家才願意賣命。

用現在的例子來說,你帶著親戚朋友創業,事業越做越大,你不光把要經理、部長的位置給打天下的兄弟們,還要給公司的股份。甚至乾脆把湖北、武漢的分公司都給人家,封一個“湖北王”“武漢候”,以後只要公司還在,湖北分公司的利潤就有他一份。這樣人家才願意幫你去經營公司。

這麼說來,分封也算是一種股份制。封號就是股權持有證明。

如果你給的是你的兒子,在古代一般就是封【王】。比如著名的秦王李世民。是李淵封兒子為王。王是很大的分封,一般享有土地,享有政治和經濟特權,甚至有一定的軍事權力。我們通常說的“王爺”,就是這種。老皇帝的本意,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佔住重要的位置,彼此團結一心,共同維持國家。不過歷朝歷代,王爺們造反作亂的也有的是。

如果你給的是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和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一般是封【公侯伯子男】這樣的【爵位】。中學生只要記住【公候】兩個字就可以了,這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比如提到“衛國公”,一般就指的是唐朝名將李靖,所以李靖也叫李衛公。《紅樓夢》雖然有點架空歷史的意思,但“榮國公”“寧國公”也是這種。而說到候呢,淮陰侯,就是韓信,留侯,就是張良,這已經成了文化常識了。

封侯幾乎是古代中國人的人生最高夢想。《滕王閣序》裡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說漢代名將李廣這輩子都想封侯,這輩子都沒封上。為啥這麼熱衷於封侯呢?因為侯爵不僅是榮譽和政治地位,也有經濟特權。爵位伴隨著“食邑”。有一個詞叫“萬戶侯”。毛主席有詩“糞土當年萬戶侯”。這一萬戶人,都是侯爵的“食邑”,供他吃供他喝。古代生產力不發達,萬戶是非常驚人的。不過在今天,一個大型小區就有一萬個家庭,萬戶侯可能一下子就變成xx小區區長了。

這裡還要說明,第一,春秋戰國時中國是分封制,後代是郡縣制,公侯伯子男在不同時期,其權力義務都不一樣。第二,西方的爵位,也翻譯成公侯伯子男,但其內涵也不一樣,不能用中國的爵位去套西方的爵位。

諡號、廟號什麼的,女性擁有者不多,而封號裡,女性則大放異彩,歷史上很多女性都有封號。比如說楊貴妃,這個貴妃,就是封號。現在還有很多宮鬥劇,延禧攻略、甄嬛傳,裡面這個淑妃那個華妃的,都是女性的封號。

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再尊貴的封號,也是男人給的,要看男人的臉色。現代女性,通過勞動,經濟上能自食其力,不看任何人的臉色,那比什麼貴妃娘娘都好得多。


參考答案

D【解析】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