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釆摘食用?

寧意誠


我的家鄉在膠東半島,這裡冬暖夏涼,氣候溫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大自然孕育了許多山珍海味,其中就有很多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野菜。我們這裡可以食用的野菜基本上都是中藥材,採摘食用對人體有相當多的益處。下面為大家介紹最常見的幾種野菜。

一是可以食用葉莖類的野菜。

大體上有馬齒筧、灰灰菜、奶醬菜、車前菜、紫蘇葉等,這部分野菜採摘後擇挑乾淨,去除枯葉爛葉,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去毒消除異味,可以包包子、餃子,也可以用蒜泥、辣椒油、芥末油涼拌。其通用的功效是殺菌消炎、健脾養胃、解毒明目等,每年春天來了之後,我家幾乎隔兩天就吃一頓野菜,感覺總是吃不夠。


二是可以根葉同吃的野菜。

根和葉均可以吃的野菜第一首選就是薺菜,在我們這裡,薺菜是初春第一名來報到的,只要是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都會結伴到山野田間,尋覓薺菜,連根帶葉一塊兒挖回來,涼水浸泡半天即可食用,可以直接蘸醬生吃,也可以做成雞蛋薺菜湯,最好吃的就是包餃子,在開春的時候,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能吃上幾頓薺菜餃子。然後是苦菜,苦菜挖回來後也是清水浸泡乾淨,將其根葉蘸醬吃,苦中帶鮮,看見了就會食慾大增。薺菜和苦菜的通用功效是清熱解毒、健脾和胃、降壓降糖等,特別是苦菜,對於我們抽菸的,還有降低尼古丁的作用。

三是可以食用根部的野菜。

在我們這裡丘陵地形的一些地堰邊,生長著一種野菜,我們叫薊肉肉,學名"大薊",挖出它的根部,將外皮剝掉,吃起來甜中帶苦,根部肉質成絲,與雞肉不無二樣,口感特別好,不過現在已不多見,有一年春天我轉了大半個山頭,也沒發現一顆。根部可以食用的還有野蒜,大多數地方都有,就不詳細介紹了。根部可以食用的野菜其功效是消腫止痛、祛溼散寒、促進新陳代謝等。



四是可以食用花部的野菜。

像黃花菜和蒲公英等都是可以食用花部,從花骨朵到花朵盛開,都可以採摘回來,一般是在陰涼處涼透曬乾,當成乾貨保存,在一年當中隨時拿出來食用。不過食用花部的野菜只有在秋天才能採摘,在春天是沒有的,因此不能算是春天的野菜。


野菜好吃但是要適量食用,一次都不能多吃,否則對身體有害,我們這裡經常發生食用過量的野菜而中毒的事例,這一點需要人人注意。好了,關於春季野菜就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天潤土元帥


大家好,我是食言素語,是一個喜歡吃吃吃並且喜歡研究怎麼吃的人。關於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採摘食用這個問題,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雲南人,可以說自小就是吃著野菜長大的。雖然現在因為生活好了,不需要用野菜來作為食物的補充,但是野菜現在又成為了健康食材,更是嚐鮮的美味。每年一到春天,菜市場上都會出現野菜的身影,價格也比一般的菜貴多了。

只說今年,最近正是雲南各種野菜上市的時候。讓人意外的是今年最貴的野菜居然是金雀花,達到了120元每公斤,簡直讓人有點望而卻步。

不過總體來說,大部分野菜還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而且能出去踏青採摘野菜,也是大家嚮往的一件事。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曾經採摘過的野菜吧。

苦刺花

這是我家最常吃的一種野菜,在郊外很多山坡上都有。植株是一種灌木狀的綠色小葉子,每到清明前後就可以開出一串串的白色的小花。因為這種小花帶有苦味,植株上還有刺,所以得名苦刺花。摘的時候要很小心,最好帶個手套。

苦刺花需要先用清水浸泡,減輕苦味,然後可以搭配洋芋、蠶豆、韭菜等食材進行炒制,吃起來略有苦味,口感清香。

苦麻菜

這種菜也是帶一點苦味的,主要吃的是莖稈和葉子。可以整株的採摘下來,去掉根部和老葉子就可以吃了。我們用來煮湯或者炒。煮湯的話有點苦味,可以清火。炒的時候適合搭配大蒜,炒出來非常香,口感還有點脆。

灰條菜

這種菜一般長在田埂上,貌不起眼,葉子細細小小,顏色是灰綠色。但是這種菜的口感是很好的。我們喜歡用來煮花生湯。做法是花生搗碎後和灰條菜的嫩葉一起煮,煮出來是糊糊狀的濃湯,特別鮮甜,加上野菜的葉子,就像吃到了春天。

此外,我們能採摘到的野菜還有很多,比如薺薺菜、蕨菜、抽筋菜、螞蟻菜、苦丁丁等等。不僅可以直接吃,還能用來煮粥、蒸餅、包包子。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它們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回憶。相信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記憶。以上就是關於有什麼野菜可以採摘的回答。如果你有更多的建議,歡迎來留言分享。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點贊並關注我吧。我是食言素語。頭條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和悟空答主。有很多好吃的要和你分享。


食言素語


春天來了,我居住的日本也有很多好吃的野菜發芽了,每年都去河邊摘野菜。

油菜薹


油菜薹是河邊最多的野菜了,現在已經開滿了河堤。 芥菜類的炒著吃實在太苦,日本人會拿來用開水燙過,再用棍子打出辣味後,醃上。幾天就發酵變酸,味道還保留著衝勁,吃起來很上癮,非常美味。但這個衝勁只有幾天的期限,跑了衝勁的泡菜沒有了靈魂,失去魅力。十字花類的菜薹,沒有苦辣味,直接炒著吃也還是衝,需要焯水後再炒。前天和一樣喜好拈花惹草的朋友聊天,她告訴我她在用油菜薹做她們家鄉的梅乾菜,說是需要醃、曬、蒸、曬、再蒸、再曬的多道工序,怪不得梅乾菜那麼好吃,都是辛苦換來的,現在舌尖上還殘留著去年在杭州吃的梅乾菜鍋盔的味道。

水芹菜


在野菜中水芹菜是大愛,每年都要跑老遠採摘它,附近的河水雖然清澈透底,可一直沒有找到。其實也有沒去的地方,因為夏季幾次在在那附近碰到過蛇,自然更不敢往蛇喜歡的水邊走。今年疫情不能遠行,只好在家附近尋。於是以驚蟄未至為安慰理由,穿上登山用的長厚靴子,在一個寒冷的雨天,實現了那一帶的“探險”。那是一片原生林,有的地方已被整理,成為市民散步用的公園(我就是在這個公園看到的蛇)。河邊仍然是茅草叢生,有很多野鳥生棲,在這一帶是觀察野鳥的有名場所,每次到公園都能看到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走在河邊能聽到不同鳥兒清脆的叫聲。 果然這一帶是寶地,終於在清流中採到了肥嫩的水芹,長在有流水地方的水芹是最嫩,味道最好的。



水芹菜怎麼吃都鮮,可以包包子餃子,最簡單的就是洗乾淨和肉絲一起炒。

枸杞頭


這一帶河邊枸杞相當多,這個冬天暖和,一月到河邊散步的時候看到綠幽幽一片片的枸杞樹叢,只是二月遲遲到來的霜凍把枸杞的嫩葉打拈,這陣子暖和的春風又吹綠了樹枝。


廣東人喜歡吃枸杞頭,用它煲湯,認為可以補血清目。家裡有人嫌枸杞頭苦,這次借鑑了山西人做野菜的方法,先用麵粉裹一下上鍋蒸熟,再和蔥末一起油炒,不錯,枸杞頭的苦味幾乎沒有,感覺到的就是它的清香。

西洋菜


河邊的西洋菜,日本的超市也有賣,大多是拿來做色拉,用的人不多,價格也貴,人工種植,一點都沒有我手裡的這些肥壯。

廣東人拿來煲湯,我喜歡蒜炒,附近的一個咖啡店用它做三明治,生著吃也很好。


京夜聊


春天來了,各種野菜都放葉了,悄悄地長大了,也成了大家餐桌上的美味,大家快來數一數,看一看都有什麼,小根蒜、曲麻菜、薺薺菜、車前草、馬齒筧、婆婆丁、莧菜……,大家都吃過嗎?這些都是我家鄉常吃的野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都有藥用價值,吃的時候看禁忌,不適宜人群最好別吃!











長春向陽花


所謂野菜,本應該是捱餓年代人們用以充飢的食材,飢不擇食而用來果腹,可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我們的餐桌越來越豐富,大魚大肉早已吃膩,乃至龍蝦鮑魚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件,這時人們就會回想起那稍微苦澀的野菜,我的家鄉在東北,山林裡的野菜有多種多樣,配上東北的大醬,是春季必不可少的美味。比方說婆婆丁,他可以養肝明目,不僅是野菜,還是藥材,吃法也很簡單,洗淨之後直接蘸醬即可。還有就是蕨菜,焯水後炒肉,滑嫩的口感加上清香的氣味,吃過一回你就會永遠記住它。再有就是大腦瓜,長相就和大蒜一樣,只不過是超級迷你版,五個大腦瓜拼湊在一起,也沒有一瓣大蒜那麼大,洗淨之後拌上辣椒麵兒,鹽,香油,淡淡的辛辣味兒,別提有多麼完美了,最主要是挖大腦瓜的樂趣,它的生長是成片的,找到了一小片,就像是找到了寶藏一樣!總而言之,我的家鄉野菜有很多種,就不一一列舉了,歡迎您到東北來做客,嚐嚐東北特產~山野菜!




曾經是瘦子的胖子


貴州的折耳根算出名了吧!春天長的特別嫩,特別香,歺桌上一擺,老幼皆喜歡。其次是香椿、龍爪,苦蒿、水芹菜、清明菜、蒲公英,等等,比比皆是。


開心就好17914


春天來啦!可以食用的野菜可多了,比如:柳葉兒,榆錢兒,苦麻子,曲麻菜,蒲公英,刺老芽,木綠芽,水芥菜,水芹菜,山蔥,野蒜,野韭菜,麵條菜,籬龍子尖兒,山豌豆苗,長蟲苗,不勝枚舉,最先吃的是芰菜,城裡人都到鄉下尋找這些野意兒。








燕山散仙


疫情兩個月宅家裡,把家婆種的菜吃的差不多了。春天來了,田間地頭各種野菜相約露出地面,剛好我們可以摘一些回來吃,野菜營養豐富,有益健康。

我是廣西的,家裡的野菜特別多,就來介紹我常吃的三種吧。

一、艾草

艾草喜歡生長在菜園裡,我們採摘嫩葉和掐頭回來,們洗乾淨和雞蛋一起打湯,吃起來風味獨特哦。特別適合女性朋友,改善寒性體質。

二、白花菜

白花菜生於荒地、路邊陰溼的地方,我們掐它的頭回來炒著吃或者加瘦肉打湯喝,味道很棒哦。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三、雷公根

我們家鄉不是叫雷公根的,便於大家理解。它是貼著地面生長的,葉子呈圓形狀,生長在陰溼的草地上。可以煲水當茶飲,也可以打湯喝。但它是寒性植物,體寒的人不宜多吃。





青柑生活


我的家鄉在雲南,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瀾滄江畔!這裡四季溫差不大、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所以也有多種可食用的野菜,數量多達幾十種,如染飯花、苦涼菜、香椿、折耳根、酸漿草、蕨菜、臭菜、車前草、白花、茶葉菜、刺頭菜、水芹菜、苦刺花、刺五加、油菜、石榴花等等。那麼下面具體說說其中幾種做法。

一、染飯花

主要生長在山地荒野中,花帶有一股糯米香味,上山採回來晾乾儲存,用時用水煮15分鐘,水就變成黃色了,在將糯米用染飯花水浸泡5個小時左右,糯米也被染成黃色,而且顏色很亮麗,看著有食慾,吃的時侯有一股清香味。

二、苦涼菜

主要生長在山地田間,清涼苦菜,但吃多了會回甜。因其味苦甜,吃著涼爽清香,有清熱作用,經常拿來煮湯吃,這道菜在春天是我們這裡的家常必備菜。

三、香椿

這個應該很多地方都有,最出名的就是香椿炒雞蛋了,另外還可以涼拌香椿、香椿炒豆腐、香椿炒肉吃,因其味道獨特且濃烈,愛吃的人喜歡吃,不喜歡的人難以忍受。

四、折耳根

又叫魚腥草,常見在田梗上,記得小時候到田裡到處都能見到,想吃的時候拿鋤頭一挖就是一把,可以涼拌、可以煮湯,也可以當佐料使用,吃著有一股清香味,特別爽口。

五、蕨菜

雲南大部分地方都有,主要生長在山上,食用幼葉,可以涼拌、素炒或與豆子一起煮湯,還可以加工成乾菜備用,小時候真吃了不少。

六、臭菜

剛開始聞覺得臭(一種植物的清臭),但吃起來並不覺得臭,常見做法是臭菜炒雞蛋、臭菜煮番茄、臭菜煮魚等。

謝謝閱讀!


稻香視頻


春天由於雨水增多,氣候適宜作物生長,很多可食用的野菜也發了嫩芽,我的家鄉現在能採摘食用的野菜有釦子菜.艾菜.野苦麻菜.白頭翁菜.一包針菜.香春芽.野山參苗葉.石頭菌等等。野菜好吃但有些野菜不能吃多,比如一包針葉有降壓的功效吃多了血壓會低,吃時用少量切碎碎炒雞蛋是很美味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