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和《陽光普照》差不多,這也是一部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期待的華語片。

首先在多倫多放映,後來通過平遙電影展在內地展映,拿了幾個大獎,可討論最多的是被刪減了一分鐘左右的激情戲。

一邊是看上去有些無聊,過於文藝的電影名字。


一邊是聽上去相當獵奇,十分禁忌的師生戀愛。

等真正欣賞過影片之後,才會發現這些都不過是貼在外面的標籤。

如果只看到了它們,那就太可惜了。

《熱帶雨》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正式介紹劇情之前,有必要先聊聊它的導演。

陳哲藝,新加坡導演,一個對大部分國內觀眾比較陌生的名字。但在華語電影圈,他只要拍新片,就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很簡單,因為他當年的處女作就一鳴驚人,憑藉《爸媽不在家》順利從李安和侯孝賢的手上接過了金馬獎最佳影片的獎盃。
要知道,那一屆是金馬獎的五十大壽,很重要的一年,而《爸媽不在家》戰勝的最重要對手,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
那時,陳哲藝還不到三十歲。

媒體的採訪蜂擁而至,有一個問題不免出現:
平時比較喜歡哪些導演呢?
言下之意,第一部長片作品就拍得這麼好,究竟是受了誰的影響。

不出意外,李安、侯孝賢、楊德昌、李滄東這幾個名字出現在了他的回答裡。

結合頒獎的這一幕,隨即就有人開始稱讚——

李安的接班人。
有人說,李安可以安心去玩新技術了,因為他在50屆金馬那年就選好了接班人。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這個說法其實挺唬人的,尤其是對一個起點這麼高,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導演而言,更接近於一種“捧殺”。
但陳哲藝沒有急功近利地利用自己突然得到的聲名來博得更多利益,回到新加坡之後,他的新片久久沒有問世。

在經過了將近六年的沉澱之後,陳哲藝才不緊不慢地交出了自己的第二份答卷。

老實說,《熱帶雨》讓我產生了一種感覺——

或許他真的有能力成為李安的接班人。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為什麼是李安?

看過“家庭三部曲”的影迷應該能明白,由於李安特殊的人生經歷,在早期的電影中大多關注中外文化的差異性,主題裡或多或少也摻雜著對自我身份認同的疑惑。

陳哲藝是華裔,出生在新加坡,後來因為學電影在倫敦定居。

他和李安兩個人在選擇電影題材的方向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陳哲藝同樣喜歡通過一個簡單的家庭或角色去剖析華人文化在新加坡的處境。

第一部作品《爸媽不在家》,就是通過一個菲傭的視角走進家樂一家人的生活,展現了一個普通的華人家庭是如何在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中艱難生存的。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別看他才拍了兩部電影,很多人已經開始等待陳哲藝的“成長三部曲”。

當然了,區別也很明顯。

李安比較重視父親這個角色,而陳哲藝更關注母親。

比如這次的《熱帶雨》,主角阿玲就是個一心想要成為母親的中年女性。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影片一開始,外面下著大雨,阿玲一個人在車內打完催卵針,接著她走進學校,開始一天的工作。

準備上課前,學生的態度非常微妙。有人手機響了,用英文道歉,她再一次強調華文課要講華語。大家起立行禮,一個叫偉倫的學生還迷迷糊糊打著瞌睡,很明顯,大家放鬆的心態還沒有調整過來,而一大早就開始的華文課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

回到家裡,忙了一天的阿玲依舊不能放鬆,由於公公中風導致癱瘓,平日裡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別人的照顧。白天有請的阿姨在家,晚上像餵飯洗澡這樣的事情多數情況下還是落到了她的身上。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這幾場戲很簡潔,只有幾分鐘,卻十分連貫地表現出了阿玲的處境,承受著極大的社會壓力。

婚姻上,她從馬來西亞嫁到新加坡,遲遲懷不上孩子;事業上,學校教授的華文課,不斷受到學生的冷落;家庭裡,有一個隨時需要在身邊照料的公公。

可能有人會好奇,丈夫呢?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別急,下面開始出現。

丈夫在家裡幫父親洗澡,阿玲主動想要幫忙,結果遭到果斷的拒絕,衛生間的門被迅速關上。

下一個鏡頭,回到開頭,又是熟悉的車內打針。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看到這裡,觀眾應該能發覺,這段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的婚姻早已出現裂痕,公公和催卵針或許是維繫這段感情最後的紐帶。

至於那段被單獨拎出來的“師生戀”,也絕非突如其來的慾望。

通過影片細膩的交代,它更像是一個自然而然尋找到的,宣洩的出口。

有點像開始不久,阿玲和偉倫在教室分享的那顆榴蓮,外面都是刺,聞上去也不舒服,可吃到嘴裡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在意。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你很難把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看成是愛情,這其中混雜了太多難以理清的元素。

偉倫拿手機偷拍,拍照之前下意識收拾自己的頭髮,說明他對老師早就有愛慕之情。他的父母都是商人,常年不在家,只是告誡自己的兒子把中文學好,將來好去中國做生意。

阿玲在學校幫偉倫補習功課,結果阿姨臨時有事,只能把學生帶到家裡繼續完成華文課的作業。

有一個字,值得注意——

幫。

寫作文的過程中偉倫有一個字不會寫,就是幫忙的“幫”,結果一旁喜歡看武俠電影的公公悄悄來到偉倫的身邊,用手指在他的手臂上比劃了一個“幫”字。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在這場戲之前,阿玲和偉倫只是普通的師生關係。

阿玲送偉倫回家,或者抽出更多的時間上課都是在盡一個老師的責任,而偉倫也是單方面的喜歡。

可是這場戲之後,兩個人的關係開始發生了變化,更傾向於“互相幫助”。

第一個催化劑是丈夫車子裡朋友送的小裝飾,從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這場婚姻的結局。


注意這裡的鏡頭,一開始她沉住氣繼續開車,然後左拐駛進了一條分路,立馬停下了車,開始痛哭,旁邊的偉倫不知所措。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公公的死,或者說是公公的葬禮上,丈夫光明正大地把外面的女人帶到了家裡。


看第一遍的時候,我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丈夫要這麼做,即便是挑明也沒必要在父親的葬禮上。

後來看第二遍才發現,他並不是針對妻子。

阿玲一直都沒有孩子,夫妻倆能夠住原本的房子是因為要照顧父親。現在父親去世了,幾個兄弟姐妹要求重新分家產,丈夫這麼做就是在告訴家人,自己其實是有下一代的。

背後的含義不言而喻,很殘酷,不過也很現實。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之後,就到了被刪減的片段。

激情結束後,有一場電梯裡的戲也很有意思。

一開始只有阿玲和偉倫兩個人,後來有人抬著木板進來,緊接著是和阿玲認識的老師帶著自己的孩子下樓。

擁擠的空間裡,一塊木板把說著中文的阿玲和說著英文的化學老師分隔開來,中間站著的是在新加坡打工的外國人。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從這裡也能看出來,不管是在學校越來越不受重視的華文課,還是在新加坡逐漸沒落的華人文化,都像一直堅持說中文的阿玲,不斷被排擠。

在影片中,當你聽著那些中英混搭,或者一人英文一人中文的對話方式,覺得彆扭嗎?

彆扭才對。

因為,這也是現實生活中阿玲面臨困境時最直觀的感受。

換言之,她從來都沒有真正融入過新加坡的社會。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影片的結尾,阿玲和偉倫在一場暴雨中分開,隨後她在廁所意外懷孕,辭職回到馬來西亞後,天空也慢慢雨過天晴。

這個結局讓我一下子想到了《陽光普照》,同樣是經過了一系列的苦難,最終陽光普照。

但說實話,放在這裡,我反而沒那麼喜歡。

還是多了一些刻意。

比如發現懷孕之前,離婚協議里正好規定“如果將來有孩子,丈夫不用負責”,比如明明之前所有關於馬來西亞的新聞上都是糟糕,混亂,結果回到家裡便一片安寧。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還是要提到李安,他的電影雖然看上去溫馨,卻總能在關鍵的地方一針見血。

《喜宴》中有兩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偉同叫父親吃飯,結果發現他睡著了,便拿手放到父親的鼻子下面探了探。那一瞬間,他的心裡甚至生出一絲期盼“父親會不會去世了”,可見其為了隱瞞同性戀的事情,揹負了多大的壓力。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另外一個,是電影的結尾。

偉同的父親早就發現了真相,最終還是選擇了默默支持,上飛機之前,接受海關的檢查,他高高舉起了自己的雙手。

你說這是投降嗎?

是,也不是。

相較之下,陳哲藝的作品還是多了一分匠氣。

你光看到禁忌戀好可惜


至於他能不能成為李安的接班人?

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華語影壇還有這樣一個導演。


不僅願意去拍,而且能夠拍出《熱帶雨》這樣的電影。
更重要的是,他還足夠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