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方戰爭


大北方戰爭

在1560至1658年間,瑞典形成了一個以芬蘭灣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帝國,包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亞,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在三十年戰爭中,瑞典在德意志也得到了大片領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亞,維斯馬,不萊梅公國和費爾登。同時瑞典還征服了丹麥和挪威在松德海峽以北的領地。

這些勝利可能要歸因於訓練有素的軍隊,儘管其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比大多數歐陸軍隊專業化程度高得多。尤其是其專業軍事訓練使得其可以維持高比例的小型火槍隊。但是由於戰爭費用不能由佔領區提供,瑞典最終證明不能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維持其軍隊。

大動亂期間外國對俄羅斯的干涉使瑞典在《斯托爾博沃條約》(1617)大有斬獲。該條約剝奪了俄國通往波羅的海的直接出海口,意味著俄國從此不再有挑戰瑞典地區霸權的實力。

俄羅斯的命運在17世紀後半葉得到了逆轉,尤其是在彼得大帝即位後,他一直尋求奪回之前的損失並重建在波羅的海的地位。

17世紀90年代末,探險家約翰·帕特庫爾通過《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條約》成功將俄羅斯,丹麥和薩克森結成聯盟,三國於是於1700年發動了俄國北部戰役,

大北方戰爭

(查理十二世)14歲的查理十二世於1697年繼承了瑞典王位。從先王手中,他成為了瑞典帝國的專制君主。查理十二世試圖使帝國遠離戰爭,專注於諸如裁減軍隊和國家改革,加強了君主的地位和帝國的軍事力量。查理十二自視為中世紀的騎士,以其強烈的公正感和對巴洛克式生活,包括飲酒,奢侈品和使用法語的厭惡聞名。他致力於廢黜他認為由於背棄信義而不值得成為國王的對手,多次拒絕議和的機會。

這種態度有人尊敬,也有人認為瘋狂,而且直到這時,1718年殺死他的那顆子彈是從什麼方向射來的仍不清楚。戰爭期間,除查理十二世外,最重要的瑞典指揮官就是他的密友卡爾·古斯塔夫·雷恩斯克雷德,還有馬格努斯·斯坦博克和亞當·路德維希·列文霍普。

查理十二世的表兄,荷爾斯坦因-戈託普公爵弗雷德裡克四世於1698年迎娶了瑞典國王查理十一的女兒海德薇格·索菲亞。他的兒子,自1702年成為繼承人的查理·弗裡德里克在查理十二死後對瑞典王位提出要求,但是被迫屈服於烏爾裡克·埃萊奧諾拉的要求。他娶了彼得大帝的女兒,安娜·彼得羅芙娜。

伊萬·馬澤帕原是站在彼得大帝一方的哥薩克首領,但是於1708年投靠查理十二世。他於1710年死於奧斯曼帝國。

大北方戰爭

彼得一世於1696年繼承費奧多爾三世成為沙皇,在對西歐的考察歸來後,繼續推進先王已經開展的改革,將俄羅斯轉變為一個擁有之前三倍領土的近代化帝國,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黑海和裡海的通道。俄羅斯方面最重要的指揮官,除彼得外還有亞歷山大·丹尼洛維奇·緬希科夫和鮑里斯·施蘭梅特夫。查理十二世的一個表兄,薩克森選帝侯強人奧古斯特在1696年揚·蘇比斯基去世後得到了波蘭王冠。他的生活是巴洛克式的,將首都德累斯頓建設為世界聞名的巴洛克城市,而且他有上百個孩子。但是他將波蘭立陶宛王國改組為絕對君主國的努力失敗了。他1698年9月在計劃進攻瑞典時與彼得大帝在帕拉瓦的會面。以浮華墮落聞名,他的綽號來自於他體魄強健。

查理十二世的另一個表兄,丹麥-挪威王國國王弗裡德里克四世於1699年繼承克里斯蒂安五世,繼續推行其反瑞政策。在1700年的挫折後,他專注於將國家改組為絕對君主國,正如瑞典的查理十一已經完成的那樣。他沒能實現收復在17世紀割讓給瑞典的丹麥東部省份,也沒能在1715-1720年間保住瑞屬波美拉尼亞北部和丹麥。但是他結束了瑞典對丹麥南方的威脅和瑞典海峽通行稅的豁免權。

弗裡德里克·威廉一世作為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普魯士國王參加了戰爭——他於1701年取得了王位。他致力於勃蘭登堡的一貫目標:奪取奧德河口以為勃蘭登堡核心區域獲得波羅的海入海口。布倫瑞克-呂內堡選帝侯,1714年後的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王國國王,漢諾威王朝的喬治一世也抓住這個機會使他內陸的德意志領地與北海相連。1700年,查理十二世以常年訓練為基礎維持著一支77000人的常備軍,但是1707年之前,儘管有損失,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至少12萬。

俄羅斯有能力動員一支龐大的軍隊,但是無法同時將其投入行動。俄羅斯的動員體系效率也很低下,而且這個急劇擴張的國家必須四處設防——衛戍部隊需要維持,而戰爭也開支巨大。覆蓋俄國全境的總動員是不現實的。彼得一世盡力將軍隊的士氣提升到瑞典軍隊的水平。

丹麥在入侵荷爾斯坦因-戈託普時動用了2萬人,在其他戰區還有其他部隊。波蘭和薩克森共動員了至少10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