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美國一向自認為是引領人類進步的山巔之城,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代表了人類前進的方向。美國人在《獨立宣言》中赫然寫道:“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美國人相信,美國的使命就是把這些信條傳往世界,給那些依然生存在黑暗中的人照亮前方的道路。

美國人的信條看似很美好,但諷刺的是,在60年代之前,這些信條卻帶有鮮明的種族偏見,在美國先賢的眼裡,只有白人才有資格擁有這些權利,而那些少數族裔,則低人一等,不配和白人平起平坐。華盛頓和傑斐遜,都曾豢養大批黑奴,而他們對於印第安人的態度也一向是斬盡殺絕。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所有前來美國的移民,都要接受強制的美國化,他們必須學英語,皈依基督教,融入盎格魯撒克遜人開創的文明。那些拒絕美國化的,要麼被屠殺,要麼被驅趕,前者是印第安人,後者則是華人。

華人從未想過對抗美國政府,他們只想在這裡賺些錢,然後衣錦還鄉,讓尚且貧窮的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但即使如此,他們依然遭到了白人的虐待和歧視,在那時白人至上的美國,華人的不同就是原罪,只要看到他們不一樣的面貌和行為,白人就會怒火中燒。華人的悲慘經歷表明所謂勞動致富、不問出身的美國夢,實際上只是適用於白人的謊言。美國人的種族歧視,甚至比歐洲還要嚴重。

一、華人赴美的目的只是賺錢

華僑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自從明朝以來,中國的對外交流增多,很多中國人出於商貿的需要,開始定居他國,在華人來到美國之前,他們已經遍佈東南亞。在歷史上,華人因為其堅韌耐勞往往成為所在國的富裕階層。但華人的勤奮也遭來了嫉恨,當地人往往認為華人搶佔了他們的工作機會,奪走了屬於他們的資源,因此,東南亞時常發現排華運動,比如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就曾數次屠華,現代的印尼也曾屠殺過華人。華人在其他國家的地位,與猶太人在歐洲的地位相似。

雖然華人多次遭到嫉妒和排斥,但美國對他們的歧視依然是出人意料,在東南亞,往往是華人數量大幅增多,財富已經登頂後,才遭到當地人的反彈,而在美國,華人一向是幹最髒的活,領最低的工資,他們在美國是地地道道的底層。而且從數量上看,他們也並不算多。

1851年,整個加利福尼亞不過2萬5000華人,到1870年,漲到了6萬3000人,到了1882年,華人的數量超過10萬,但和整個加利福尼亞,乃至整個美國相比,華人的數量依然不多。而且與其他移民不同,華人來美國的目的是打工賺錢,他們並沒有在美定居的打算,這從性別比例就可以看出,赴美華人中男女比例高達20:1,而且男性華人往往已是有婦之夫,到1880年,華人的離美人數已經超過了赴美人數。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這些數字充分表明華人來到美國只是為了賺錢,然後榮歸故里,華人從未有定居美國,搶佔美國人資源的打算,這和南方來的墨西哥人完全不同,但即使華人如此低調,如此避免衝突,依然遭到了美國白人的嫉恨。

二、種族偏見與《排華法案》

華人到達美國後,乾的都是最髒最累的活,當時美國尚處在西進運動,美國政府為了拓展西部,往往大量修建鐵路,同時,很多私人也四處開礦,充分開發西部的資源。但是這些工作的危險性非常大,因此,很多工作都是由華人完成的,當時,加利福尼亞穿越謝拉山脈進入猶他州的太平洋中央鐵路路軌修建,主要就是由華人完成的。華人堅韌耐勞,比美國白人更能吃苦,效率也更高,而要的工資卻很低,搶佔了一些白人的工作機會,因此遭到了普遍的嫉恨。

除了競爭關係,華人獨特的樣貌和文化也引起了白人的反感,在白人看來,華人留著奇怪的辮子,不信基督教,舉止怪異,而且獨立成群,很少與其他族群交往。競爭關係加上文化上的敵視,白人越來越厭惡華人,美國工會作為這群人的代表,開始極力主張排華政策,他們發誓要將所有華人趕出美國。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1885年,懷俄明州的一個煤礦,由於待遇太差,華工以罷工的方式進行抗議,但是他們卻遭到屠殺,很多華人死於非命。而在西部淘金的華人,很快遭到了白人的圍攻,他們被迫逃離了營地。加利福尼亞、華盛頓州的華人社區幾乎都遭到了白人歹徒的威脅,他們被迫放棄了自己的社區。

除了這種大型的迫害,小型的騷擾也接連不斷,比如華人的辮子經常被剪斷,而失去辮子的華人往往在回國時遭遇巨大的麻煩(沒辮子會遭到清朝政府拘捕),來到舊金山的華人在趕往唐人街的途中遭到白人流氓的毆打欺凌,旁邊的白人群眾也向他們扔水果和磚塊。在西海岸和落基山脈,白人暴徒焚燒所有的唐人街,所到之處肆意濫殺,1871年在洛杉磯,一夥白人歹徒一夜之間殺死了20名華人。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歧視華人的海報)

正是在美國民間普遍仇華的背景下,《排華法案》被頒佈,法案規定華人在接下來的十年不許來到美國,對於已經到達美國的華人,應該力主他們回國。之後,這一法案不時得到擴展,限制令從10年延長到20年,最後甚至被取消時限,法案要求每一個華人都要登記以獲得居住證明,沒有證明的華人將被驅逐,同時,華人的工作機會被大量限制,他們被禁止參與體面的工作。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當時歧視華人的海報)

這樣歧視性的一部法案,不僅得到美國民間的認同,甚至美國的政治家和法官都公開對其表示支持,西奧多羅斯福積極推動了《排華法案》,而美國最高法院更是裁定排華合乎憲法,斯蒂芬大法官如此解釋:“華人屬於另一人種,他們不可能被同化,與當地居民格格不入,單獨群居,固守其本國風俗習慣

。”簡單來說,華人被驅逐只是認為美國人看不慣華人,在美國人看來,華人不配擁有人權。

三、美國華人為何處境艱難?

從華人到達美國再到《排華法案》,華人一直遭遇了非人的對待,直到1943年美國和中國成為二戰中的盟友,《排華法案》才開始走向廢除,而直到2012年,美國國會才對排華進行道歉。在1882-1943年這段時間,華人一直處於艱難之中。由於被禁止和白人競爭,華人只能從事洗衣房和開中餐廳等工作。

由於被歧視,華人盡力避免與外界進行接觸,所有的事情都在唐人街內部解決,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唐人街都是被華人幫會所統治,甚至到大蕭條時期,華人即便捱餓也不願去領美國政府的救濟,足見華人對美國畏懼牴觸到了何種程度。而由於《排華法案》,華人無法把他們的家人帶到美國,同時他們也娶不了白人女子,他們自己也因湊不齊路費而無法回國,1890年,華人男女比例接近27:1,大部分華人不得不孤獨終老。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歧視華人的海報)

來美國的各個族群中,唯有華人處境最差,這是什麼原因呢?根本原因在於華人的樣貌和文化與美國白人相差巨大,而且華人從未想過融入美國,他們實際上在拒絕融入這個社會,而且,中國到美國路途遙遠,這使得華人也不可能像墨西哥人一樣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群體,以抗衡白人的欺凌。另外由於長期的專制統治,華人本身就很溫順軟弱,這和東南亞華人遭受欺凌性質相同。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墨西哥人憑藉好勇鬥狠讓美國西南部甚至出現了白人被驅逐的情況)

在美國成功生存的各個族群,要麼能積極融入美國,比如猶太人、德國人、愛爾蘭人等,要麼就歸化美國,比如黑人,如果你不想做到兩點,那也要有自保的能力,比如墨西哥南部湧入的大量拉丁裔。但是華人三點都沒有,他們既不想融入美國,也不願放棄自己的文化,接受美國白人的信仰,也無法像墨西哥人一樣好勇鬥狠卻數量龐大。這三點合在一起使得華人備受欺凌。

那時的美國,依然是白人至上佔據主流的時代,華人的種種特性都使得他們成為了白人洩憤的對象,但實際上,即使在60年代白左當道後,華人也因為融入美國較差,參與政治不足而遭到歧視和打壓。如今的《亞裔細分法案》就是對華人權益的赤裸裸侵犯,里根曾說:“在美國,你要會鬧才有肉吃。”如果華人既不能積極融入美國社會,也不能團結起來主張權益,恐怕華人在美國的處境還會繼續艱難下去。

山巔之城的恥辱:《排華法案》與美國華人的血淚史

(雖然我對楊安澤並不感冒,但他的競選對華人是個示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