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歸晉有其必然性嗎?

鵬友程


東漢末年出現了群雄割據爭霸的局面,經過多年征戰,天下逐漸分裂為魏、蜀、吳三個政權,但出人意料的是,最終實現統—的卻是晉朝,這個結果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和偶然的結合。

分久必合的內在基因造成的必然性

中國古代是一個傳統的農耕國家,由於幅員遼闊,地域特點和氣候具有多樣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經濟特色和物產,各地之間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內在需求度很高,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尚大統的國家觀念,認為天下是—個不容分割的整體。孔子親自編訂的《詩經》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孟子強調天下“定於”,荀子提出四海之內若一家”,這些思想都強調了統一的重要性。

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們還發現,統的中原王朝可以最大化節約行政成本,也可以最有效地保持社會穩定,所以一直為建立統的王朝而努力。孔子等先秦思想家們提出“大一統觀念的時候,中國正陷入事實上的大分裂時期,春秋戰國長達500多年的諸侯爭霸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戰爭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戰國後期的李斯提出“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統”,努力進行兼併戰爭,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

由於分裂的時間太久,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而秦朝的國祚又太短,所以秦國只完成了大統—”,而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統”。漢朝取代秦朝,首先從思想上對大統"的理論體系進行了再造和提升,董仲舒提出“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強調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一整套嚴密的政治結構,將整個天下統一在這套體系中。

朝以後,儒家思想由—種學派成為治國思想的核心,兩漢400多年裡一直持續不斷地實施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經學教育,大—統"觀念在此過程中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但是,東漢未年宦官、外戚輪晉掌權,政治黑暗,釀成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導致群雄爭霸,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以禪讓的方式建立曹魏政權,東漢終結,但此時國家並未統一,劉備、孫權不久後也分別建立了各自的政權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大統的實踐遭遇挫折然而,無論曹魏還是蜀漢、孫吳,他們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他們承認分裂的現實,但不接受分裂的結果,所以都在為再次統天下而不懈努力。從曹操到曹叡,曹魏祖孫三代一次次南征北討,目的都是為了統一。

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但他強雖調不是再造一個新王朝,而是劉漢王朝的延續,強調"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在國力相對弱小的情況下,諸葛亮和姜維先後10餘次北伐。

曹魏錯失統一機遇造成的偶然性

在三國這個分裂的時期,統反而成為時代的強音,這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誰能把握歷史潮流,誰就是最終的勝出者,在這方面曹魏無疑有著最大的優勢。

如果以孫權稱帝時的229年為時間點觀察天下格局,在地圖上所呈現的魏、蜀、吳3個政權的疆域面積或許相差不算太大,曹魏佔據著北方,長江以南及廣大西南地區是孫吳和蜀漢的地盤,但從經濟總量、人口、軍隊數量等主要指標看,三方的差距其實非常明顯。按照東漢未年的行政區劃,全國共13個州,孫吳佔據的主要是揚州、荊州各部以及交州,蜀漢則基本侷限於益州。簡單計算的話,13個州中曹魏實際掌握著將近10個州,孫吳和蜀漢相加僅有3個州多一點。這種綜合實力的比較從人口統計情況也可以看出來,蜀漢和孫吳亡國時人口分別為108萬和240萬,而同時期曹魏的人口為537萬,天下總體是“強對二弱的格局,但強者很強,弱者比—般人印象中的還要弱。

但曹魏未能完成統一大業,有人歸其原因於赤壁之戰,認為這場戰役中所出現的偶然性導致了天下的三分,這其實誇大了赤壁之戰的影響,赤壁之戰的直接後果僅是“三分荊州而已,曹魏的實力並沒有受到重創,無論曹操還是他的繼任者,都有機會再次發動統一之戰,而曹魏最終沒有實現統一。

曹操自起兵以來,一生打了30多年的仗,幾乎年年都在打,也打過許多漂亮的勝仗,如官渡之戰、北征烏桓之戰和潼關之戰等,但始終沒能跨過長江,這裡有孫劉聯盟的作用,也有曹操在戰術上的失誤,比如沒有建設一支強大的水軍,而曹操又喜歡親自帶兵征戰,重要戰役總是親力親為,手下缺乏周瑜、陸遜那樣的元帥級人物,吳蜀抓住了這一弱點,通過協同作戰,總是從不同方向同時發起進攻,令曹魏左右不能兼顧,比如曹操徵漢中期間合肥方向就因此出現了嚴重險情。


歷史365


必然。得民心者得天下


沁禾苗苗


三分歸一是必然,三分歸晉,就有偶然性了。

曹丕、曹叡,兩代魏國國君,要是有一個能活得長一點,到50歲吧,也不至於讓司馬家這麼快就竄了權。

晉能夠統一天下,司馬家的經營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曹操早早的平定了北方。司馬家篡權後自動獲得了華北平原、黃淮平原、關中平原三塊廣袤的基本盤。

地圖中可見,這三塊平原佔據了當時中國一大半的平原地區。在古代,北方地區比現在要溼潤,耕地更肥沃,三國時期絕大多數的人口都集中在這片地區。所以,誰佔據了這片地區,誰就在統一天下的戰爭裡佔據絕對優勢。三分時期,魏國總兵力超過60萬,而蜀國只有10萬,三國實力懸殊,可見一斑。

但是,曹氏冤就冤在,曹操之後的兩位繼任者,曹丕和曹叡,都沒有活過40歲。曹丕創立九品中正制,擊破鮮卑,平定青州叛亂,恢復統治西域。曹叡滅公孫淵,平定鮮卑,抵禦吳蜀攻伐,編制《魏律》。可以說,這兩個人都是有作為的君主,若不是英年早逝,司馬家恐怕要一直被曹氏壓制,平定吳蜀的功績,可能就都歸曹魏了。


三腳插頭


三國歸晉,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正所為“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縱觀上下五千年歷史,莫不如是。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字面看,講的是君王和百姓的關係,其實反映的是人心相背問題。不管誰做皇帝,不管哪個朝代,老百姓要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甚至賣兒賣女,那他們一定會起來鬧革命。誰不想過安穩日子?如果不是無路可走,誰又會冒著誅滅九族的風險反抗朝廷?

從東漢末年的軍閥戰亂到三國鼎立的亂世紛爭,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神州大地,幾乎是赤地千里、餓殍滿地:人口大量銳減,田地幾盡荒蕪。老百姓厭煩戰爭、痛恨戰亂,此時,一個安定統一、繁華富裕的社會成為當世多數民眾心中的期盼——強勢的西晉王朝順勢出現了!

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更是是人心所向!


細說趣史


三國歸晉的原因

一、三國當中,魏國獨大,其實力遠勝另外兩國,所以,歸則必歸魏。這也是給晉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二、司馬家族竄權,獲得了最終勝利果實。這主要是司馬懿打下了好基礎,兩個兒子也很爭氣,穩定住了局面,最後孫子成正果。

公元263年司馬昭命鍾會、鄧艾及諸葛緒率軍伐蜀,蜀漢主將姜維阻敵於劍閣。最後鄧艾經陰平直襲涪城,進逼成都。最後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史稱魏滅蜀之戰。及後鍾會、姜維意圖叛變,但被司馬昭立即平定。

不久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最後於265年篡位,曹魏滅亡。司馬炎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公元279年王浚、杜預上書司馬炎伐吳,賈充、荀勖等則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12月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司馬炎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浚軍、中游杜預等軍、下游王渾等軍共六路並進。最後於280年逼近建業,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是綜觀上下五千年得到的結論。 三國時期,分到及至,則必以合為結束。 合完多年後,還會再分(南北朝,五代十國),分完還是再合。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易述浮生


沒有。晉代魏而立,政局並不穩定,如果劉禪不急著投降,而是棄成都往南逃,晉軍孤軍深入,不久就會被姜維及其他蜀將包圍,最終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牛魔王喝豆漿


有的,俗話說的好: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