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沃爾沃汽車產能全面恢復

國內疫情、歐美疫情相繼發生,作為供應商和銷售市場國內國外雙跨的國際化企業,沃爾沃如何應對疫情風暴?如何實現復工復產?今年產銷形勢怎樣?3月23日,記者赴大慶沃爾沃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探營。

在專用車引導下,記者乘車駛入大慶沃爾沃工廠。偌大的成品車停車區裡,秩序井然地停滿大量穿著車衣的新車。走進總裝車間,員工在各自的工位上或正在培訓,或專心作業,全自動生產線環環相扣“跑”著接力賽。車間尾線上,十幾輛新車排成一條龍,每隔兩三分鐘就有一臺發動,伴著新輪胎摩擦地面特有的“吱吱”聲下線。“工廠3月16日正式復工復產,當時日產新車293輛。現在採用‘8小時+8小時’、‘9小時+8小時’兩種班制,同時生產S90標準軸距、S90長軸距、S60三種轎車,日產峰值377輛。”大慶沃爾沃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樂楊告訴記者。

今年2月初,接到省和大慶市關於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大慶沃爾沃公司開始了一場與疫情的“惡戰”。全廠員工3800名,其中2000多名是外地員工,外籍員工就有10名。大慶市政府、大慶高新區管委會和沃爾沃公司共同研究確定疫情防控、人員管理等相關預案,千方百計籌措測溫槍、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資,確保充足有餘。從2月4日開始,陸續有員工接到通知返回大慶,登記、接站、排查、隔離,疫情防控規範培訓,工廠重點部位排查消殺、操作演練,後返崗員工接力先返崗員工,全體上陣忙了一個多月。2月10日左右,物流首先復工,2月20日首列沃爾沃中歐班列開通,和大慶、哈爾濱零部件供應商的溝通也順利到位。隨著上游企業陸續開復工,到3月16日沃爾沃工廠正式復產時,上崗員工已達3400人。至3月23日,員工返崗率已達99%。雖然經兩次延期,比原定復工計劃晚了5周,是大慶沃爾沃史上停產時間最長的一次,但生產能力還是一步到位。公司總經理施戴維告訴記者:“可以肯定地說,復產後這一週大慶工廠生產的汽車質量是最好的,沃爾沃全球標杆工廠的品質沒有丟。”


大慶沃爾沃汽車產能全面恢復

大慶沃爾沃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國產化率為70%到80%,佔比相當大的零部件需歐洲多國十幾家供應商提供。受全球疫情影響,目前歐洲14家國際一級供應商和3家湖北省供應商處於停產狀態,湖北省一家車門板密封條供應商產能只恢復到20%,全球二級供應商復產情況更加複雜,加之日前歐洲4 S店閉店,這給大慶沃爾沃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今年的生產和銷售帶來不可確定性和巨大挑戰。

“目前,大慶沃爾沃工廠的生產能力已完全恢復。”呂樂楊告訴記者,今年計劃生產新車71900輛,比去年增產近40%,產值比去年增加30%,出口版圖從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擴大到東南亞地區。“雖然今年遭受全球性疫情的巨大影響,但我們挺過了復工復產這一關,今年和中長期的既定目標也沒有改變。”

統計數據顯示,大慶沃爾沃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已累計生產整車16萬輛,累計出口4.7萬輛,出口額100多億元。大慶高新區管委會汽車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劉忠旭告訴記者,沃爾沃汽車2019年度亞太供應商大會在大慶召開,全球250家供應商聚焦大慶;今年大慶高新區計劃投資建設8座新廠房,預計將有10個到20個零部件生產項目落戶,為大慶沃爾沃汽車提供配套;同時,沃爾沃公司和大慶市政府已達成多款新車型落地大慶工廠協議。“這些都預示著,大慶沃爾沃汽車產業大有可為,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