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了漫長的西北之旅。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綠線表示“玉兔二號”從著陸地點出發的路線。黃線表示新的行進計劃。

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已經開始了第16個月球日的工作,而“玉兔二號”探測器也開始了尋找新區域的旅程。

儘管在月球表面的惡劣條件下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以及它們的科學有效載荷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根據中國月球探測計劃(CLEP), 玉兔二號日出後在馮卡爾曼隕石坑的位置上被喚醒,著陸器於16小時後在幾天後著陸。

著陸器將繼續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但“玉兔二號”月球車的新計劃已經制定出來,並且該計劃已經為了解月球地表組成成分和地下情況提供了見解。

中國國家天文臺(NAOC)副臺長李春來告訴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玉兔二號團隊的目標是遙遠的地區。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白線代表著陸點和玉兔2號的行駛路線。用紅色圈出的區域是目標玄武岩區域。(圖像來源:BACC/Our space)

玉兔 2號已經穿越了一個被隕石坑噴出物覆蓋的區域,但是到達新的地方將會是很有洞察性的。“如果它能進入玄武岩地帶,也許我們能更好地瞭解隕石撞擊產生的噴出物的分佈和結構,”李說。“距離可能是1.8公里(1.1英里)。我認為巡視器可能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走出被噴出物覆蓋的區域。”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一幅發佈於2020年3月的月球背面圖像顯示了玉兔2號軌道(圖像來源:CNSA/CLEP)。

該計劃在發現了一個之前未被發現的隕石坑後被制定,這迫使團隊放棄了之前的向西南方向行駛的計劃。然而,這款彈性十足的月球車的存活時間遠遠超過了原本3個月的設計壽命,即3個月球日,它需要大幅提高平均行駛距離才能抵達該地區。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發佈於2020年3月的月球背面一個小隕石坑的圖像(圖像來源:CNSA/CLEP)。

到目前為止,玉兔2號以平均每天飛行88英尺(26.7米)的速度運行了15天,之後它需要開始每天飛行492英尺(150米)。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的行星科學和天體生物學教授伊恩·克勞福德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天文在線,即使玉兔2號不能到達這個區域,它的科學有效載荷也將進一步幫助我們瞭解月球表面和地表下岩石。然而,他補充說,“這些小型月球車極其緩慢的速度是人類重返月球的有力證據。”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玉兔2號在月球第12天拍攝的全景照片。(圖片來源:BACC/Our Space)

“阿波羅17號的宇航員在三天裡走了大約35公里(22英里),實際上只有大約22個小時的艙外活動時間,”克勞福德說。中國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實施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在21世紀30年代的載人任務之前,接下來的任務預計將主要針對月球南極。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開發阿爾特彌斯(Artemis)計劃,預計將在2024年至2028年間讓宇航員重返月球。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相關知識

玉兔2號自動月球巡視器,是中國嫦娥四號任務車。於2018年12月7日18:23(UTC,世界標準時間)成功發射。2018年12月12日玉兔2號進入月球軌道,最後於2019年1月3日在月揹著陸。

總重量達1200公斤(2600磅)。固定式著陸器和玉兔-2號月球車都配備有放射性同位素加熱裝置(RHU),由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以便在超長的月球夜晚中為子系統加熱。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著陸後,著陸器繼續延伸出一個坡道,將玉兔2號(英文直譯為"Jade Rabbit")部署到月球表面。玉兔2號月球車的長寬高為1.5×1.0×1.0米(4.9×3.3×3.3英尺),重140公斤(310磅)。玉兔2號生產自廣東省東莞市,具備太陽能供電、放射性同位素加熱及六輪驅動的特點。月球車的理論工作時間一般是3個月,但在有了2013年首輛玉兔月球車的經驗之後,中國工程師們對月球車的設計進行改進,認為這有望使工作時間達一到數年。

值得慶賀!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在月球背面再次甦醒

科學有效載荷

●全景相機(PCAM),安裝在探測車的桅杆上,可以360度旋轉。識別光譜範圍為420 nm~700 nm(可見光光譜為400~760nm),而且可以通過雙目立體視覺獲取三維圖像。[12]

●測月雷達(LPR),一種探地雷達,當垂直探測深度接近30米時,垂直分辨率可達30釐米,當探測深度超過100米,垂直分辨率為10米。

●可見光和近紅外成像光譜儀(VNIS),具備光譜成像功能,可用來識別月球表面物質和大氣微量氣體。識別範圍從可見光到近紅外光(450 nm~950 nm)。

●高級小型中性原子分析儀(ASAN),是由瑞典空間物理研究所(IRF)提供的一種高能中性原子分析儀。它將揭示太陽風如何與月球表面相互作用,可能有助於確定月球表面的水的形成過程。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Andrew Jones-阿夢呀,淡,源葵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