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我們當代人在看鄰國日本時,往往會浮現這樣的一幅景象:國家整體富裕、人人的工資都很高、社會總體的貧富差距很小。這似乎是到達了一個理想化的發達社會。可以負責任的說,當今的日本社會也確實是如此。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但是,每一段美好來臨之前,必然會經歷一段痛苦的過去。這確是鐵一般的事物發展之一般規律,日本社會作為人類社會的一部分自然也不會有出現例外。本文將試著為您具體地介紹一下日本社會在剛剛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在社會的急劇轉型的同時給底層民眾帶來的困苦生活境遇和飽受殘酷的壓榨。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明治維新:時代變革中的悲傷與歡笑

1868年,倒幕派主導的明治維新運動成功了,日本走向資本主義時代的一大絆腳石,封建政權的代表——德川幕府被推翻。日本社會開始走上從前近代的封建君主專制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快車道”。

一些在戊辰戰爭中,曾經支持過德川幕府勢力的舊藩國的藩主們,因受到了明治新政權的處分,而逐步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日本社會的普通富裕階層,喪失了曾可左右日本政治發展走向的權力。而另一些在失去了封建政權的庇護後,作為封建舊勢力殘餘的大多數中下層武士也開始走向沒落,逐步淪為小生產者、人力車伕、甚至是無產階級勞動者。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社會

在舊武士集團沒落的同時,在明治維新中立下功勞的中下層武士及支持明治政府的大名、公卿階層,卻開始了其青雲直上般的崛起之路,如來自薩摩藩的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曾經的公家巖倉具視、三條實美等人在明治維新後,成為了明治政府的主要領導者,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成倍的提高。再如澀澤榮一(日本企業之父)、巖崎彌太郎(三菱家族掌門人)等則通過與明治政府之間的特殊的關係和自身的努力奮鬥成為了日本的大財閥階層,獲得了明治維新運動所帶來的“改革紅利”。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巖崎彌太郎

這時,作為日本社會中絕大多數的農民、手工業生產者等底層的社會民眾。他們的又會因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對他們的生活又產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和衝擊呢?是享受幸福安康了?還是大不如前了?


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首先,筆者想明確一個觀點,那就是無論什麼時代(無產階級社會革命除外),底層百姓都是社會變革中的利益犧牲者,或者是無法獲得社會變革紅利的那一部分人群。其實在日本的明治維新大變革之後,這一社會的運行規律也沒有出現例外。

為了儘快的建設起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明治政府急需大量的不被土地所束縛的勞動力,以及通過工農業的“剪刀差”以對農業和農村的壓榨來反哺新生未穩的民族工業。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進入19世紀80年代,日本的社會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在松方正義的財政改革之下大地主和大政商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松方的財政改革卻加速了農民和小生產者的破產,這些破產者開始紛紛成為日本社會的“困民黨”和“借金黨”的成員。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日本的底層民眾經歷了巨大的生存之痛苦和遭到嚴重的壓榨和剝削。

在殘酷的剝削與壓榨之下,底層的民眾除了挺身而出,維護自己的權益外,已經別無他法。從1882年11月起至1884年12月間,日本共發生民眾反政府的暴力事件7次,如福島事件、群馬事件、秩父事件等,民眾紛紛拿起竹槍等原始的武器,開始攻擊日本的高利貸商人和警察機關。這在些事件中,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對政府的施政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由於分散的抵抗,沒有形成相互間的配合,日本底層民眾的鬥爭全部被明治政府迅速的壓制,各個擊破開始逐漸走向了運動的低潮期。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在無產階級的大軍中,男性尚可挺身而出,為爭取自由和平等而鬥爭。向相對來說更為弱小的女性無產者呢?那就更悲慘一些了。日本的老電影《望鄉》就很好的展現了當時的日本社會底層女性的悲慘生存狀態。她們中的很多被賣到東南亞(南洋)充當妓女,用身體掙錢,再寄回國內,成為了日本重要的外匯來源,政府用這些帶血的外匯去發展軍工和重工業。而這些女人也很少有能夠全身而退的,多半是以悲慘的結局,走完了痛苦的一生。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被迫走向移民之路的日本人

自1603年德川幕府統一全日本後,近200餘年的和平環境,使得日本的人口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據統計1600年時,日本的人口大約在1200萬左右。到明治時代初期,日本人口總數已經膨脹到了近4385萬(1900年統計)

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給本就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增加了巨大的生存壓力。無奈之下,日本政府開始鼓勵國民向世界各地移民。這其中最遙遠的移民目的地便是南美洲的巴西、秘魯等國。大量的日本無產者和無繼承權的次子們開始背井離鄉,前往遙遠的南美洲,尋找自己的生活出路。當然被歧視和欺壓也是家常便飯了。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當然,伴隨著日本在東亞地區的擴張,日本也向中國的臺灣島、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地區輸送了大規模的移民。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移民中,也存在著眾多被迫成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政策的炮灰和性奴的日本平民百姓。


日本資本主義初期時代の殘酷物語

秘魯的前總統滕森就是日本移民後裔


歷史的啟示錄

歷史的前進規律,使得底層民眾始終是歷史改革的受害者,和眾多苦難的最終承受者。但是,每次歷史大變革的到來也會同時孕育著大量的機遇,比如當時的幕府下層武士中,順應歷史潮流者,便可以享受到改革的紅利,成為新時代的主角,好似伊藤博文、高橋是清等人(伊藤小時候家境清貧,高橋更是曾在美國被賣為奴隸)。

那些背井離鄉的日本人,在南美靠著辛勤的勞動成為了大農場主、大莊園主的也有很多。這些人也算是託苦難的福,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成功的“上岸”了。

而在面對困難時,一蹶不振、目光短淺的日本武士和不想改變現狀、自甘墮落的日本平民,必將徹底的淪為社會的底層。

總之,日本在剛剛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時代,民眾是經歷了殘酷的社會競爭和壓榨的。但是,這段歷史也留給了亞洲的其他後進國家以深刻的思考和施政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