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有些喜劇強調“喜劇的核心是悲劇”,結局必須得煽情,沒有了以前的純搞笑節目?

扒皮的大蒜


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觀眾的要求,二是對於藝術的追求。

滿足觀眾的要求能夠收穫更多的錢,能保障創作者的生活需求,所以會有抖音,快手的部分創作,停留在迎合大眾。

對於藝術的要求是創作者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一種表演的方式傳達給觀眾。

但觀眾和創作者所受的訓練和經歷是不同的,就導致創作者想要把自己的東西傳達給觀眾就很難,就導致很多堅持創作的人生活比不上選擇迎合的人。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因為人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看到別人的冒失或是滑稽就會感到快樂,比如小丑。

我喜歡的一位喜劇家,卓別林。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很小就要做事幫助家裡減輕負擔,被發現有表演天賦就做了演員。在淘金者裡他表演吃皮鞋,還吃得津津有味,我看的時候笑得很開心,但回過頭來想,人都餓到吃皮鞋了,這是個悲劇。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才會引人思考。如果喜劇只是喜劇的話,只會讓人哈哈大笑。


無眠的鬼


題主你是想看純粹的喜劇吧,就是單純的讓人笑,開心,畢竟生活已經這麼難了,我看個喜劇就是為了圖個開心,結果你還給我來個煽情,你要真演得好就算了,關鍵還強行煽情,讓觀眾真的是哭笑不得。

之前的喜劇不是這樣的,感覺從歡樂喜劇人出來以後就有了這種模式。估計是發現這種模式比單純的讓人笑簡單,成本低,而且還政治正確,隨便收穫一大片讚揚。

看喜劇還得被教育一頓,人生已經如此艱難,看個喜劇還不忘提醒你人生真的很難,你要振作,希望這類的喜劇以後少點,真的不喜歡。



南山水影視


謝謝!我從來不追劇,因為太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