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願: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上無事

一直以為:大千世界,可以有很多種活法。


有的人踏實工作,朝九晚五;有的人云遊四海,見識世界;有的人不願社交,寧願獨處;有的人則廣交好友,人脈眾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公式,不用作過多評判。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最好的生活就是: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裡無事,便是世上好光景。


01、錢,是壓倒生活的一根稻草


知乎上有人問:“這次疫情,誰受委屈最大?”


一個高贊回答是:其實是那些沒有聲音的人,你跟他們講隔離防疫,但你沒法幫他們交房租水電、一日三餐。


很多時候,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缺愛,也不是缺心眼,而是缺錢。


重慶一位年過八旬的獨居老人,在疫情之下,也不得不出來賣糖葫蘆,每天靠賣糖葫蘆賺二十幾塊錢。


老人每天晚上十一點才回家,到家後下麵條,或是煮稀飯,一頓晚飯就是這樣了。


人生三願: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上無事


二十塊錢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杯飲料的錢,剪一個頭發的錢,

但對沒有子女贍養的獨居老人而言,這就是一天的生活費。

疫情和無米下鍋,對他來說,都是一場生存危機。


天災人禍降臨時,兜裡有錢,就有了化解危機的本錢,就不會一夜之間,自己的生活質量一落千丈,變得難以為繼。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只有真正缺一次錢,才會見識到,所謂人生,有多無奈。


慢慢懂得,既要活在當下,也要有一定的存款。


唯有主動去愛錢、尊重錢,人生才不那麼窘迫,也才能夠去拓寬人生的長度、寬度。


02、身體健康,才是王道


現在很多人都返城復工,重新感受快節奏的世界。


為了生存,為了家庭能過上好日子,人們拼搏得像個不會壞的機器人,彷彿身體的額度還有無限多。


人生三願: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上無事


等賺到錢了,日子好過了,便開始暴飲暴食,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娛樂生活多了,便開始熬夜,想睡多晚,就睡多晚。


人總是這樣無所顧忌,不懂得身體健康的公式,不懂得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怎麼開心怎麼來,怎麼舒服怎麼過。


然而,這世上所有的猝不及防,都是蓄謀已久,潮水過後,就能知道誰在裸泳。


不得不說,一場疫情,給我們大多數人敲響了警鐘,這一次警醒,也讓更多人更注意自律生活、調整生活作息。


叔本華在《人生智慧》一書中寫到:“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愉快情緒,而愉快情緒又取決於我們的身體狀況。”


健康是擁有一切的前提。活在世上,一旦身體壞了,那一切外在的好處都不再具有任何意義。


反之,擁有了健康,即使生活再苦,也有了快樂的源泉,未來才有了盼頭。


餘生還長,要懂得珍惜自己,別再讓自己過得太累,別硬撐,該休息時就休息,管好自己的嘴,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


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輸掉了生命的本錢,也失掉了活下去的底線。


身體健康,才是真正的王道。


人生三願: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上無事


03、心上無事,一切如意


錢鍾書說:“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洗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人生的活法,不必太複雜。若能刪繁就簡,返璞歸真,做好人生的加減乘除法,自然活得通透瀟灑。


胡適曾這樣說:“有些人真聰明,可惜把聰明用得不得當,他們能夠記得二三十年前某人罵某人的一句話。


這樣的聰明太無聊了,人家罵我的話,我統統都記不起了。並且要把它忘記得更快更好。”


深以為然。人生之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真正聰明的人,會善於去遺忘,懂得去放下,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便事事如意。


王陽明被弟子問,您是如何清除心中雜草的?


人生三願: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上無事


王陽明回答說:“雜草有害,當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爾沒有清除乾淨,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是在意心裡就越亂,心中頂著那一塊沒有除掉的雜草,那心中就雜念叢生了。”


是呀,生命中總會出現各種不如意,若把這些包袱都掛上自己的心裡,那就沒有多餘的空間來容納快樂、幸福。


心上無事,一切如意。唯有懂得給生命做減法,不讓心裡沾惹過多塵埃,不裝載過多閒事,才會迎來人生的好時節。


人這一輩子,經歷多了,忙乎到最後,都會發現,榮華富貴從來就不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真正的幸福和逍遙,而是兜裡有錢,身體沒病,心裡沒事。


要想快樂,就不能對生活有太多的妄求,更不要為那些不切實際的願望而苦苦糾結,不肯放下;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活在當下,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才是通往幸福的最佳公式。

人生三願:兜裡有錢,身體無病,心上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